风起长安: 6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风起长安》 60-80(第11/33页)

经长大了,她越来越像你,可我,也变得越来越害怕,我与她之间,越来越疏远,我不知道当年的决定是不是对的,如果我做错了,就请你…请你托梦告诉我。”

    作者有话说:

    清乐大曲名词解释:古代乐教内容之一。艺术性为唐代大曲之最。

    大曲:大型歌舞曲

    《旧唐书·音乐志二》:“《清乐》者,南朝旧乐也…… 后魏孝文、宣武用师淮汉 ,收其所获南音,谓之《清商乐》。隋平陈,因置清商署,总谓之《清乐》。”

    简单一点来说,大概就是收录了唐以前的乐府诗,称为清商乐,简称清乐。

    李忱的那个祝福词是宋词哈,注释一下。

    第68章 长恨歌(二十二)

    ——长安城·南衙——

    上元之夜, 诸军将士为护京城安宁与圣驾安危,在节庆之时仍留守军营,每隔两个时辰一换岗, 连续三日, 无法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

    将士们围着篝火席地而坐,训练的校场成了一个小小的舞台, 休息的士卒在上面进行角力,争相斗勇。

    深夜时, 军中迎来了一个十分受欢迎的舞女,舞台便被空了出来。

    今夜的李十二娘并没有跳她最拿手的剑器舞,身上的衣着也为普通的舞女衣裳。

    六个乐人盘腿坐于舞台下, 李十二娘一边唱一边起舞。

    “长相思, 在长安。”

    诸将士看得入神,听到歌声后, 纷纷议论,“竟是谪仙人的长相思。”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李十二娘情感投入, 体态轻盈, 舞步曼妙, 身躯更是柔软的令人震惊。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将士们目不转睛的盯着, 纷纷惊叹, “没有想到,李十二娘子不禁舞跳得好, 连歌声都如此优美。”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李十二娘的舞步逐渐加快, 将全身心都投入到这首乐府诗之中, 已然将自己当做了诗中人。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将士们手中有皇帝赏赐的御酒,却无暇顾及,目光全在舞台之上,看得如痴如醉。

    李十二娘挥舞着长而轻薄的衣袖,“长相思,摧心肝。”紧攥着胸口,两滴泪水从眼角流出。

    “好!”众将士放下手中的酒纷纷鼓掌,有得则因为此曲太过伤情,而举袖抹泪。

    南衙军中,有许多是来自边镇的精锐士卒,这样的曲,引起了他们思乡之情,掩面而泣。

    “依我看呐,李十二娘子,比那教坊的许贺子要唱得好,李十二娘子才是大唐第一人。”士卒们在私下小声议论道。

    砰!——

    阵阵流光撒照大地,寒风袭来,吹散了李十二娘身上的热意。

    在诸军将士的欢呼下,李十二娘走下舞台,对于每一个凑上前问话的士卒,她都会耐心的回答。

    “李娘子。”一名士官走上前,“左金吾卫中郎将在帐中候见。”

    “好。”李十二娘点头——

    天圣十载春,上元之乐整整持续三日,十四、十五、十六日夜,坊门不闭,金吾驰禁。

    正月十六日夜

    ——永平坊——

    一匹疾驰的快马飞过,使得坊内的十字街扬起一阵黄烟,在一座宅前,陆庆绪勒住了缰绳,“吁。”

    他从马背上跳下,走到一处宅前,敲门道:“七娘。”

    还没等陆庆绪用力,宅门便从内而开,“敲什么敲,是想把我家的门敲坏吗?”

    见是苏荷的贴身丫头,陆庆绪变得憨厚了起来,他摸着自己的脑袋,一脸傻笑道:“七娘在吗?”

    青袖却不想搭理他,“我家娘子不想见你,请回吧。”

    陆庆绪挑眉,略过青袖将目光往里探,“七娘,七娘,今夜是最后一个上元之夜了,等我阿爷生辰一过,我们便又要动身回范阳。”

    陆庆绪的呼喊似乎奏效了,穿着盛装的苏荷从台阶上走下,与十四日夜花萼相辉楼中一样。

    陆庆绪看得入神,也变得越发憨厚,“七…七娘。”

    但苏荷并不理会陆庆绪,且嫌弃他块头太大挡住了大门,“请陆郎君让开。”

    “哦,嗷。”陆庆绪反应慢了半拍,但还是让了路。

    “七娘。”陆庆绪跟在苏荷身后,“今夜…”

    一辆马车缓缓驶近,最后在宅前停下,驾车的正是雍王府的王友杨喜。

    陆庆绪记得很清楚,自己虽有神力,但敏捷与身手都远不如此人,所以上次在朔方被他戏耍了一番。

    “是你!”陆庆绪走上前。

    文喜见状,却不予理会,他从马车上跳下,朝苏荷叉手,“王妃。”

    “王妃?”陆庆绪听着文喜的称呼,怒道:“还未下聘就称王妃…”

    “有劳了。”苏荷点头道。

    陆庆绪的话被打断,他难以置信的跟上前,“七娘,那雍王…”

    “雍王怎么了?”苏荷回过头,眼神冷漠,充满了寒意,吓得陆庆绪不敢再言。

    见陆庆绪不说话了,苏荷才转身上了马车,就在文喜掀帘时,陆庆绪看到了坐在车内的李忱,这才明白,苏荷今夜如此打扮,只是为了陪李忱夜游而已。

    青袖将门锁上,略过陆庆绪时,还不忘讥讽一番,“我家娘子雍王妃的名分,可是圣人钦定,某些人怎么到现在都搞不清状况呢,明明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自知之明,还是很有必要的。”

    陆庆绪将凶恶的目光挪到了青袖身上,吓得青袖加快了脚步。

    “驾!”文喜驾着马车离开。

    只剩下陆庆绪一人在原地,咬牙切齿的盯着马车,“李忱!”

    ——西市——

    四人来到西市,上元之夜的西市,几乎被异族商人占满,一眼望去,汉人的数量远不及诸胡,西市的奇珍异宝也远多于东市。

    苏荷推着李忱走在前面,文喜则陪着青袖跟在后头。

    “西市繁华,但也鱼龙混杂,尤其是在不禁夜的上元之夜。”李忱一边走一边提醒道,“自进入天圣之年,大唐的边境就不太平了,今年突厥人在夜晚上的一番挑衅,很有可能边境又要开战了。”

    苏荷警戒着周围,“的确,适才的人群中,有好几个突厥人,面目憎恶。”

    “快,西市门那边有人打起来了。”在一阵嘈杂声过后,人群尽朝一个地方涌去。

    “这是怎么了?”苏荷问道。

    “应该是又有争吵了吧。”李忱说道,“每年上元夜都会有一些纠纷,往往是街使不能止,死伤难免,不死人,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能惊动西市这么多人,想来发生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