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 4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风起长安》 40-60(第8/31页)

“好像,是这个理…”崔裕逐渐被女儿说服。

    郑夫人却说什么也不肯让自己的女儿做妾,她一把扯过丈夫的耳朵,“好什么好,让自己唯一的女儿做妾,这是生父能干出来的事?”

    “阿娘~”崔瑾舟扯着母亲的衣袖。

    郑夫人也颇为无奈,“光我们同意也没用,此事你应该你去问问你阿兄,看他答不答应。”

    “好。”崔瑾舟简单的收拾了一下。

    崔裕本想拦着,却被妻子阻止了,他看着女儿离去的身影,“你明知道十三是不可能委屈他这个妹妹的,雍王府的婚事是降制御赐,自然也不可能退婚。”

    “妾当然知道十三郎不会同意,但他一向疼爱瑾舟,若是他知道了此事,会坐视不理吗?”郑夫人有着自己的考量,“周王的意思,是请过了圣人的,所以夫君不好拒绝。”

    崔裕知道妻子是在为自己打算,但他仍不同意妻子的做法,“现在时局如此紧张,右相处处针对东宫,皇子的处境比我们这些宰相好不到哪儿去,十三若插手此事,会与周王的交恶的。”

    郑夫人叹气,“妾身何尝不知道,可眼下又有什么办法呢,周王是皇子,夫君不敢拒,但瑾舟那性子,夫君又不是不知道,她不想嫁,难道要硬逼着她嫁吗?”

    “十三郎处境再不济,他也是圣人的儿子,是蓁蓁的儿子。”

    崔裕挑眉,紧握着拳头,暗恨道:“若是没有当初之事,三娘怎会撒手人寰,我崔氏又岂会落的如此田地。”

    “靠一个女人起来的门第,迟早会衰落的。”郑夫人提醒道,“崔氏与郑氏能屹立千年不倒,靠的可不是往皇帝的后宫塞女人进去。”她看着崔裕手里的书,“是夫君手中的书,是读书人的风骨。”

    崔裕抱着手中的书,“如今朝中,尽是张李党人,哪还有文人风骨可言。”

    “总会有的。”郑夫人安慰道,“妾倒是觉得,东宫太子怯懦无用,余下皇子各怀鬼胎,唯有雍王,能看出来有明君的影子,且不似表面一般仁义,这恰恰是帝王所需,仁可以驭心,狠可以摄人。”

    “你能看出来,难道圣人看不出来吗?”崔裕说道,“可那又能怎样呢,当年的大皇子,仁孝聪慧,可仅是狩猎伤了半边脸就无缘储君之位,英年早逝,更何况十三还是残废之躯,坐立都要靠人搀扶。”

    郑夫人对李忱的身体,也觉得很是惋惜,“罢了,咱们还是管好当下,怎么将这门亲事,委婉的推了吧。”

    崔裕长叹一口气,抬头看着南方,“不能得罪周王,崔家想退婚,就要看十三,有没有万全之法了。”——

    ——雍王府——

    “郎君,长平王来了。”文喜入内道。

    “长平王?”这次长平王李淑突然到访,这是她没有预料的,“让他进来。”

    长平王李淑脱去乌靴踏入李忱的书房,文喜则把守在门外,将打开的门扇重新拉拢。

    无聊之余,文喜坐在门口的石阶上,倚靠着红漆大柱擦拭自己的佩刀,手中一个没拿稳,擦拭的白布掉了下来,掉到了皮靴的筒口上。

    文喜赶忙拾起,低头看时,发现门口摆放的两双靴子竟差不多长,“还是大王与长平郡王这些文人爱干净,不像护卫营里的武士,脱了靴子,就剩味儿了。”

    “王叔。”书房内,李淑叉手道。

    “你来找我,莫不是圣人把十七送到东宫去了?”李忱说道。

    李淑点头,“原本东宫与卫氏的危机解除之后,太子殿下不想与太子妃和离,但卫舅父的两个弟弟知道卫舅父贬官后,向圣人诉冤,并想让太子殿下出来作证,圣人知道后大怒,将卫氏一族全部贬谪,就在昨日,宫中突然传来昭仪徐氏的死讯,昨日章韬光还把十七叔送到了东宫,说是圣人的意思,徐氏被废赐死,其子交由东宫抚养,太子殿下知道这是祖父想借徐氏敲打太子妃,但卫氏一族已经遭到严惩了,殿下念及旧情,本想就此作罢,但是太子妃却逼殿下上奏离绝,好让殿下与卫氏脱离关系,内侍省的人已经把太子妃的册、宝收回,今日一早,太子妃就被送出东宫了。”

    “太子妃的打算是?”李忱问道。

    “出家。”李淑道。

    李忱再次叹了一口气,对于东宫的结果,她却并不意外,“卫氏三兄弟,加起来还不如太子妃一人,太子妃睿智,有她在,能帮到兄长不少,如今她不在了…”她停顿下,转而问道:“十七还好吗?”

    李淑摇头,“自从十七叔来到东宫后就一直在哭,怎么都不肯吃东西,所以阿爷让李淑来找十三叔。”

    “崔娘子,您不能入内。”门外传来了文喜的声音。

    “让开!”崔瑾舟踏入书斋,“阿兄说过的,雍王府对我永远没有门禁。”

    作者有话说:

    宋以前,没有圣旨哈,规格最高的就是制书,其次是敕,诏,令。

    所以诏书尾端经常能见到,奉敕如右,符到奉行。

    苏荷很有军事才能,主场在后面战乱,其间会有小插曲。

    李忱的喜欢明显一点,作为一个内敛的人。

    咱这个,作者菌目前是把国号改成了北唐,所以此唐与历史上的唐无关(否则就必须得按历史走了。)

    第46章 秋风赋(三十二)

    就在崔瑾舟与文喜争执时, 书房的门忽然被拉开。

    长平王李淑从屋内走了出来,长平郡王出现在雍王府,这让崔瑾舟感到十分意外, “长平王?”

    “崔小娘子。”长平王作揖道, 随后穿上靴子又回头向屋内叉手,“李淑在东宫等候王叔。”

    “你怎么会在我阿兄这里?”崔瑾舟问道。

    长平王回身与崔瑾舟再次对视一眼, “我来找王叔是有一些宫中的琐事要谈。”

    崔瑾舟没有继续追问,而是踏进了书房, 长平王便也从雍王府离去。

    “阿兄,”崔瑾舟入内,匍匐在在李忱膝前, “阿兄, 阿兄~”拽着她的衣袖撒娇道:“周王向阿爷提亲,说要娶我过门, 阿兄可要帮我。”

    李忱猜到了崔瑾舟的来意,端起桌上的一杯茶,不慌不忙的说道:“那你想阿兄如何帮你?”

    崔瑾舟直起腰身, 眼里的焦急一扫而空, 笑嘻嘻道:“只要阿兄把我纳进雍王府, 那周王自然就没法娶了。”

    “咳…”正喝茶的李忱,忽然被呛住, 她赶忙放下茶杯, 覆手重咳了几声,“你这是什么法子, 要我帮你, 就是纳你进王府?”

    崔瑾舟点头, 并保证道:“阿兄放心, 我保证不会妨碍您和嫂嫂恩爱的。”

    “胡闹,女子一生一嫁,你怎能将终身大事,如此儿戏处理。”李忱轻斥道。

    “阿兄如今怎变得和阿爷一样了?”崔瑾舟撅起嘴,“阿兄又不是旁人,我想入王府,那定是思量过了的,难道阿兄真要让我嫁给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人吗。”

    崔瑾舟不认识周王,故而上次及笄礼并未将其认出,“周王的婚事,暂未听宫中提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