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二臣贼子》 80-90(第6/19页)
看看?”景平道。
太子示意侍人去拿来:“只剩下一点了,”他见景平拿起块蜜饯,先凑在鼻子边闻,而后放进嘴里尝,问道,“这蜜饯阖宫都爱吃,有何不妥吗?”
他身居宫闱,自然听过阴险肮脏的手段,可这东西豫妃做了好多,铺天盖地满宫都喜欢,早反复查验过多次,没有问题。
景平顶着一张木讷的脸答道:“没有不妥,下官去太医院看过殿下近日用的药方,方子也很好。只是殿下近来常用过人参,这山楂不要吃了。”
他言罢,与太子闲聊嘱咐几句,便辞别离开了。
景平骑着马,往王府闲遛。
他心下激动不已——他尝出山楂蜜饯浸过五弊散的药汁。
但每颗果子上的药量微乎其微,被蜜饯浓重的气味掩盖,若不是他一再试毒,对那几味药基十分敏感,也是不会察觉的。
寻常宫人依靠银针查验,更是绝无可能发现不妥。
这毒是另外一种方子,与李爻所中的不同。
蜜饯是豫妃做的,可当年李爻出事时,她还不知身在何处——
只怕她背后之人,才是害晏初身体的罪魁祸首!
景平眸色阴冷,马上要揪住你了。
第084章 血口
李爻自鄯庸关启程, 伤重不能太快赶路。
这日行至天色将晚,索性在官道上拐了个小弯,去信安城修整, 正好去看看郑铮。
在官驿落脚时, 郑铮还没回来, 李爻将戎装卸下, 换上一身寻常衣袍。
眼下无事,他去院子里透气。
李爻是个稍有精神头就待不住的人,他仰头——驿馆的四方院子, 透着四方天, 在他看来跟坐牢似的。他想起这是景平的家乡,便吩咐人不用跟着,独自出门遛遛。
经郑铮费心多日,信安城大街上游手好闲之人少了太多。李爻一路走一路看, 见百姓忙于生计,日子都更有了盼头。
不知不觉, 他遛到了府衙门口。
太守胡晓已经被下狱了,继任老爷尚未到职,郑铮暂借了此处办公。李爻拿出腰牌, 向衙役道明来意。
值守的衙役们活几十年, 尚没跟郡王对面说过话, 不大敢相信地打量眼前这华发常服的公子, 诧异于这么大个人物, 不仅不带随侍还这般平易。其中一人挺机灵, 回神比较快, 言说郑大人昨日一早去了郊外的修路现场。
李爻有点悻悻,但府衙曾经是信国公府, 是景平小时候住过的地方,他心底腾起牵念。
还是想进去看看。
衙役似是听闻过贺世子与康南王牵绊很深,见李爻望着楼院发怔,便道:“郑大人或许快回来了,王爷不如进门喝茶等等,”他又压低了声音,“府宅最后一进院子多年没有挪动过,听闻世子的房间曾在那里。”
李爻目露笑意,随手一摸,摘下腰间一块玉牌递给衙役:“多谢,请兄弟们喝茶。”
他进了院子就不让人跟了,行至院尾,见那是个不大的小院,已经堆满杂物。
景平是世子,该是住正屋的。
李爻径直过去——屋子没锁,门上只有个搭扣。
他推门而入,一股潮尘味道扑面而来。这门太久没被打开过了。
他轻咳两声,拿出面罩戴上。
天还没彻底黑下,天光透过窗棂,朦胧地散进屋里。
房间里有玩具,小木马、桌椅小凳、退色的皮球、小布老虎……落了厚厚的灰尘,它们保持着当年的模样,证明这里曾经有个快乐的小男孩跑来跑去。他有开心、有难过,小小的人儿已经自有喜怒哀乐。四方墙壁恍如隔绝了时间,保护着小主人童年狭逝的弥足珍贵。
李爻忍不住细细地感受,“听”每件玩具讲述过往。
忽而,他瞥见桌、柜的夹缝里掉了个薄册子,想捡起来,却因为夹裹板直,弯不下腰。
他只得缓缓将桌子挪开,蹲下捡。
李爻觉得有趣,心下满是期待:这是小景平的习字簿么,倒要看看这小屁孩小时候的鬼画符什么样。
而他翻开的一瞬,又恍然大悟了——本子该是小景平故意“藏”在那的,因为扉页上歪歪扭扭写着“宝藏簿”三个字,后面还不甘心地补写道“玉尘的”。
景平说过,他生在个大雪天,所以小名叫玉尘。
李爻更好笑了,又往后翻。
第二页笔道依旧歪扭,难得的是表型很准,能看出画得是院子布局,某处标注着“×”,表示宝藏在这里。
李爻好奇心起。
他这么大个人,找小孩子藏的东西当然简单,很快在隔壁书房柜子最矮的抽屉屉子和底座的夹缝间觅得了“宝藏”。
宝藏是一把不及巴掌大的木剑,做工很粗糙,上面刻着同款歪歪扭扭的字,正面“斩妖除魔”、背面“太平盛世”。
李爻皱眉笑了,那小小孩的宏愿期冀渗他在心里,说不出是何滋味。
他毫不客气地将小宝剑据为己有,不舍地流连到天黑,才回驿馆了。
李爻这日终归是没能等到郑铮回来。
第二日一早,他听说老师住在灾建区了,便命人备好早饭,亲自给送过去。
老师、学生二人在荒郊野外草草吃了一顿早点。
李爻受命还朝,不便多留,见郑铮精气神不错,满腹心思都在整建道路上,道了“珍重”与他分别,往都城方向继续赶路了。
三日之后,王府收到了王爷的家信。
信使交信给门房时,景平正要出门。
他听说是李爻来的信,眼冒贼光,看过信皮,确定那不是一封专门写给谁的信,便迫不及待地拆开。
李爻家信中文字简略,只字没提自己受伤,只说过不得几日就能到家,最要紧的一件事,是想吃玉米菜肉饺子。这是一封不让老管家措手不及的贴心馋嘴信。
景平笑着摇了摇头,再捻,发现后面还有第二页,上书依旧是寥寥几句话“未知景平归否,他有伤未愈亏气血,宫中送来的好药只管让他拿去补养,”写到这,李爻笔锋顿了一下,后又写道“想来他或许吝于使用,便告知是我说想见他好气色,饭食也嘱咐厨房多些温补。”
信末没有款,只有“均安”二字。
景平心里暖融融的,会飞了似的,将王爷要回来了的消息在府里奔走相告好几圈,千叮咛万嘱咐厨房的大师傅太师叔想吃饺子,最后去药房扒拉出合适的药材,给自己掂配出一副温补方子,着小侍醒上药,才出门忙活去了。
隔日,终于要上大朝了。
皇上顶着一张色如菜瓜的脸登殿,丝毫没预料到朝上将掀起一场针对他的血雨腥风。
他让群臣奏事。
三法司联合上奏,信安城震后重建困难,不全因民众信奉离火教所致。
这事是赵晟与三司的几位预谋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