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靖康之耻后的帝姬: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穿成靖康之耻后的帝姬》 120-130(第6/17页)

    邢秉懿叹了口气,看向韩世忠,道:“经过了金贼破我河山,我相信文能定天下,却无法相信,文能守天下。官家尚年幼,我的身子不好,不知还有几年能活了。郡王爷国士无双,英勇过人,我想将官家托付给郡王爷。请郡王爷做官家的太傅,教官家如何排兵布阵,领兵打仗。”

    韩世忠万万没料到,邢秉懿非但没提让他领兵打仗之事,却是前来托孤,请他重新出山,出任官家帝师。

    帝师比起宰相的官职更炙手可热,一旦官家亲政之后,韩氏一族的富贵,至少会再绵延一朝。说不定,他还能被封为亲王,或世袭罔替。

    邢秉懿没等韩世忠回答,转眼看向梁夫人,眼眸里迸发出激昂的神采,声音不高不低,真挚而热烈:“北地攻破庐州,徽州应当很快会失守,常州府则是守护临安的最后一道关口。我想请夫人领兵守卫常州,我会亲自前去督战,与夫人一起驰骋沙场!此次一战之后,以后大宋的兵马大元帅之位,就交给夫人了!”

    梁夫人神情震动,难以置信看向韩世忠,两人皆一时相顾无言。

    *

    庐州自古以来富裕,被北地兵攻破之后,与襄阳那样,若不是还在修葺的城墙,半点都看不到打过仗的痕迹。百姓喜气洋洋,到处泛发着勃勃生机。

    岳飞一路过来,看到与大都截然不同的景象,难以掩饰的高兴。

    庐州府共有七道城门,岳飞从拱城门进去,沿着正中宽敞热闹的正街,一路直到府衙。

    赵寰难得没在前衙处置公务,在后衙的花园里,研究那几颗茶树。

    岳飞被周男儿领着前去,看到赵寰正在摘茶叶嫩芽,他顿了下,上前见礼,笑道:“赵统帅好雅兴。”

    赵寰将茶叶扔在竹篮里递给周男儿,招呼岳飞坐,道:“岳枢密使辛苦了,来,你尝尝庐州的茶。听说这茶叶极为稀少,在清明前采摘,称为明前茶。先前我采的茶叶,只能算作雨前茶了。”

    岳飞见茶盏里,碧绿的嫩茶叶随着水起伏,茶绿杯白,只一看就令人心旷神怡。他端起茶盏尝了口,坦白道:“闻起来有股子清香,只我吃不出好坏,觉着这茶水淡了些。”

    时人惯吃各种擂茶,茶汤,味道浓烈。岳飞跟着赵寰一起,学会了吃清茶。但他的清茶要放大半杯茶叶,冲泡得极浓,吃起来都发苦了。

    赵寰哈哈笑起来,道:“明前茶采摘头茬最嫩的茶叶,吃起来是淡了些。茶叶贵,头茬的茶叶,更是一茶难求。遇到雨水多了,天气干旱,明前的茶叶,就得卖出天价。”

    岳飞深知赵寰并不讲究吃穿,哪有闲功夫琢磨茶叶好坏,定是为了庐州府的民生。

    赵寰道:“庐州富裕,南边朝廷盯着庐州府的赋税,差点没将庐州府上下的地都刮走一层。庐州府现在就是表面光鲜,内里都被掏空了。建康,平江,扬州等地,恐怕皆如此。不然,朝廷哪来的赋税,养活那么多的官员,皇亲外戚,各地的废物兵丁。”

    岳飞听说了赵寰在襄阳撤兵的举动,他不禁拱手,感慨地道:“赵统帅真是不容易,那些兵丁十足混混无赖,成日惹是生非。当年我真是被气得不行,想尽办法才将他们降住。”

    赵寰无奈叹气,道:“没法子,大宋就是一艘破船,到处都是漏洞。与其修补,不若造一艘新大船。”

    南边的兵虽弱,但官员却全身长满了心眼,极难对付。比起打西夏金国,要难上百倍。

    岳飞以前在南边时没少与他们打交道,能深刻体会赵寰的难处。她干脆不破不立,更不惜会被文人写成暴君,也要将腐朽的衙门官员,统统换掉。

    换掉官员容易,留下一堆烂摊子,还得赵寰去收拾。

    赵寰看着那几颗茶树,道:“我打算将庐州的茶叶打出名气,茶税重,燕京收取的赋税,重点落在茶税上,百姓就能好过不少。”

    岳飞已猜到赵寰要在庐州的茶叶上打主意,他不懂这些,便没多说,回禀了些大都的情形,自责地道:“可惜完颜亶他们逃走了,大都周围到处都是山林,雪快没入膝盖,我就没敢贸然去追。”

    赵寰在岳飞的来信中已经得知,她认真听着,道:“无妨,我已经给鞑靼的塔塔尔部去了信,派了寒寂出去,北边还有前辽的百姓,他们报仇的时候到了,完颜亶他们休想过安生日子。”

    岳飞放下心来,喜道:“那就好,我就担心金人逃走之后,不出几年又会重新崛起。”

    赵寰道:“他们休想崛起了,倒是要防着鞑靼。鞑靼与金一样,顽强得很,生来就好战。不过,只要我在的一天,他们就休想作乱。我将岳枢密使叫到庐州来,令你作为主帅,沿着洪州信州台州一路打过去,最后抵达绍兴府。”

    岳飞肃然领命,问道:“赵统帅可是要回燕京了?”

    赵寰摇头,道:“我先去楚州扬州建康,南边估计会调重兵,在常州布防。林大文他们会领兵,攻打舒州徽州,就不费力气了。你从西边打过去,也易如反掌。”

    如此一来,临安面临多面夹击,不但手忙脚乱,还会被团团包围在了中间,四面楚歌,成为了孤城。

    赵寰笑吟吟道:“打下州府容易,治理却麻烦,北地的兵精贵得很,不能用得狠了,莫急,得慢慢来。我打算边打边治,以百姓的安宁祥和为首要。”

    岳飞一听,脸颊情不自禁抽搐了下。

    北地缓缓逼近,打得越慢,对百姓来说,有北地安抚已收复州府百姓的政令在先,他们压根就不会惊慌,日子照过。

    对临安朝堂上下的官员来说,就好比是钝刀子割肉,估计从此再也不得安眠!

    第124章

    邢秉懿离开后, 梁夫人再没了收拾行囊的心情,与韩世忠坐在那里,齐齐陷入了沉思中。

    良久之后, 韩世忠开口喃喃道:“我始终未曾弄明白, 当年岳鹏举为何会投靠了北地。虽说他极力主张抗金, 北地恰好如了他的愿。可这些年下来,他手上的兵都被瓦解了,再也没了岳家军。高鸟尽, 良弓藏, 他如何能甘心?”

    梁夫人道:“岳鹏举升任了北地枢密使,前些时日打大都,由他领兵为主帅, 北地并没将他藏起来。何况,哪个朝廷也容不得武将手上有自己的兵马,就算他再忠心耿耿, 难保底下的那些人, 还有儿孙会心生野心。我觉着,他这样才好呢。”

    “也是,朝廷在太平时日, 武将就得歇着了。”韩世忠叹了口气,将手上的茶盏放下, 感慨万分道:“当年太.祖也如此, 底下跟着他起事的那群人, 手上的兵权都被夺了回去。唉,南边且不提, 一团乱麻。只北地的做法,我倒有些看不懂了。说看重兵力吧, 襄阳的兵,他们说不要就不要。说不看重兵力吧,偏生他们的兵又能打仗。”

    梁夫人也想不明白,沉吟了下,问道:“你当年为何从军?”

    韩世忠一下楞在了那里,他当年从军,当是好男儿为了建功立业。当金人打来时,他自义不容辞抗击金贼。

    北地正义军崛起之后,金人被赶回了更北之地,他则在湘湖一带平叛。

    金国已灭,他也建功立了业,身居高位,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邢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