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妈才是重生文大女主》 80-90(第29/33页)
…我能加你为好友了吗?”
钟麦看见男生眼中的好奇,心中微动。
她闪过一瞬的挣扎,但最终,她深吸一口气,还是轻轻地摇了一下头。
“不可以。”她拒绝了江驰。
江驰显然没料到,她会是这样的回答,有点傻眼。
“为什么啊?”他不理解,“你不是不生气了吗?”
钟麦的情绪已经完全平复。
她平静的说:“因为没必要,我们以后不会有交集。”
“怎么没有交集?”江驰诡辩道,“我们加了好友,不就能一直有交集了。”
钟麦盯着他,淡声道:“我马上念高中了,而你还是一个初二的小鬼头,我们有代沟,做不了朋友。”
“那黎越呢?为什么黎越可以?”江驰很不服气。
黎越和他当然不同,她和黎越什么过去都没有,可以坦然的做朋友。
但对江驰,她不能确定。
万一他们产生交集后,现在的江驰和从前的江驰越来越像怎么办?
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快乐是真的,可,他们之间的分歧也是真的。
诚然,重活一次,她和妈妈的关系已有了质的飞跃。她已不再是从前那个,敏感易碎,害怕亲密关系的林麦。
但她依然,不想要孩子。
钟麦治愈自己,改变母亲,就已经耗费了近两辈子的力气。
她没有勇气也没有信心,再去创造一个新生命了。
江驰却是一定想要小孩的。
他要爱情,更要家庭;他做丈夫,也想做父亲。
上辈子,江驰什么事情就理解包容林麦了,唯独这件事,他不能。
那是他无法打破的底线。
江驰的底线无法逾越,钟麦的决定亦绝不会变更。
既然重来一次,也未必能有改变。
那最好一开始就不要重来。
钟麦告诉他:“因为黎越和你不同。”
江驰默然。
他误解她的意思,问:“你喜欢黎越,是吗?”
钟麦眸光闪了闪,没有肯定,亦没反驳。
她只是对少年微微一笑,说:“江驰,我走了。”
*
春熙火锅北京分店开张前。
钟慧仪给曾静打电话,邀请她开业当天到店来吃饭时,才知道《舌尖上的烟火》竟然已经定档。
历时一年半,从夭折到重启,如今这档纪录片终于能问世了。
播出就定在6月22日,夏至的当晚。
“不过计划有变。”
曾静说:“由于去年拍摄的素材风格,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春熙火锅‘的素材不能按计划播出了。”
去年,曾静被央视的橄榄枝砸中,以为一跃飞升。
但真正过去后才知道,其实央视的纪录片,近几年也是有关经济和互联网相关的题材,更受欢迎。
她的美食纪录片项目虽然得到肯定,被频道成功通过,但给她的时段并不好。
是放在深夜,用来填档的那种时段。
不过,对曾静而言。
进央视频道填档,也好过她在蓉城时,被排挤做冷板凳,连项目都没得做。
曾静是新人,肯吃苦,她便按照钟慧仪的建议,领着团队满中国的跑。
专往镜头拍不到的偏远地区走,西北荒漠、西南山区、沿海小渔村,别人不去的地方她去,别人不拍的小人物她拍。
大江南北,曾静到了当地,都找本人街头巷尾的群众打听,他们平时吃得最多的东西是什么。
她真正做到了,只拍当地特色且最常见的美食。
拍着拍着,或许是旅途叫人平静。
最后回到北京剪片子的时候,领导和她一起通审近万小时的片子,整个镜头叙事都非常远离城市,显得宁静悠远。
如此,最开始在蓉城这个省会拍的火锅,反而显得突兀和喧嚣了。
“把火锅这个素材全部剪掉。”领导这样要求。
曾静心一跳:“可是,这是我做这个专题的起点和初心。火锅集中了酸甜苦辣,虽然比起其他的美食,它显得喧闹了些,但以动写静未尝不可!”
“不行,太割裂了。”领导很坚定。
曾静也很坚持:“我坚持要加。这样,您给我一次机会,我把它剪进正片你看看再决定,可以吗?”
因为她的据理力争,才终于为春熙火锅赢来一线生机。
钟慧仪听到这里,心中微微一纠:“那,最后结果怎么样?”
“火锅的素材最后用上了吗?”她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她听曾静的描述,感觉这档《舌尖上的烟火》,风格上实际和曾经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国》更相像了。
非常有潜力!
北京分店开张在即。
万一《舌尖上的烟火》真的红了,那简直比什么广告都有力。
钟慧仪当然不想错过这趟便车。
幸而,她是幸运的。
电话那端,曾静的声音几分激动:“用上了!我把它剪到了最后一期播放,放心吧,春熙火锅压轴。”
钟慧仪双眼放光,真诚地道:“谢谢你,曾静!”
“不用谢,这个纪录片能问世,也离不开钟老板你的点拨。”
曾静扬唇:“钟老板,我们7月1日北京见。”
钟慧仪跟着微笑:“好,希望那天,我们两个人能同时喝一杯庆功酒。”
“借你吉言!”
电话挂断。
翌日的深夜,两个女人隔着上千公里的距离,同时坐在了自家的电视机前。
《舌尖上的烟火》正式开播。
钟麦最近学习任务重,已经提前开启,晚上零点睡,早上六点半起的准高中生作息。
透过门缝,她看见客厅亮起微弱的光。
想起分店开业在即,她以为妈妈是压力大睡不着,便推门而出。
结果门一开,发现妈妈竟然在看电视。
“什么节目这么好看?”钟麦到妈妈身边坐下。
跟女儿没什么不能说的,钟慧仪当即表示:“03年版《舌尖上的中国》要开播了。”
啊?
钟麦一脸迷茫,《舌尖上的中国》她拿来当过“电子榨菜”。
“什么意思?”她疑惑说,“我记得《舌尖》是10年后的纪录片吧。”
钟慧仪就把自己建议曾静拍摄《舌尖上的烟火》的事,给女儿大致讲了一遍。
钟麦:!!!
“我就说我妈妈是天才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