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经营小吃街养夫郎: 2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我靠经营小吃街养夫郎》 23-30(第3/11页)

寒就不离不弃地跟在他身后。

    他做什么陆轻寒就做什么,算账、炸东西,这些他早就教给陆轻寒了,陆轻寒也是第一个出师的。

    可现如今呢,白日里家中会时不时地出现学徒的身影,陆轻寒每到这时就会回避。要么是去看书,要么是去侍弄花草。

    像今天这样前来认真听课的陆轻寒的确少见。

    简时安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鼻子,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挥去他的不自在。

    “李秀,接下来到你了。你说说你想用铁板烤制什么?”

    简时安其实并不知道,他刚刚认真教导学生的行为在陆轻寒的眼中是多么耀眼。

    都说认真工作的人最帅。生在古代的陆轻寒没听过这种话,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的心里产生这样的想法。

    你要说他没有在听吧,可简时安的话语一直往他的耳中钻,就差要住在他的脑海里了。

    可你要说他在听吧,想要让他复述出简时安的话他又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原因无他,他眼中的简时安与旁人眼中的简时安是不一样的。

    对方自信认真的模样像是沐浴了天上的金光似的,举手抬足之间都有那么一份韵味。仿佛只要他往锅台旁这么一站,这世上就没有能难得倒他的事。

    不仅如此,这个人的讲解细致到位,无人看到的细节都会被拎出来重点强调。任何问题都跳不出他的掌控范围,这好像给人一种错觉:

    简时安就是这个领域的天神。

    陆轻寒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过于夸张。可无论他再怎么提醒自己,华丽的词藻总是一个劲儿地往简时安身上堆砌,再多都不嫌多。

    这就是简时安,他喜欢的人。

    烦闷的午后在简宅是不存在的。

    简时安总会在清晨时就提前做好下午茶所需要的解暑茶品。

    他的水果茶至今都在被商贩们惦记着,甜滋滋的口感比任何口味的糕点都要来得绵密。

    秘诀就在于眼前的这一丛小麦苗。

    “麦苗又可以收一波了,到时候我给你熬制一些麦芽糖,留着你没事的时候解解馋。”

    简时安伸出手轻轻拂过这一小丛麦苗,翠绿色是生机勃勃的象征,在这里也是甜蜜的象征。

    制作麦芽糖需要选用到当季出的新小麦,这样才能保证小麦种子在泡水的环节当中损失较少。

    简时安早在一周前便将泡发好的小麦均匀地铺洒在“培养皿”中,现下就等着丰收了。

    他的“培养皿”可不是现代实验室里的那种培养皿,这只是他为了方便随意取的名字。

    不过名字随意,可这件物什却不随意。

    在现代,他自己尝试催发麦芽时都会在网上买好专门用来培芽的培育盆。培育盆上装着一层密密的塑料网格,每个网格的空隙都是经过严格控制的。

    在保证种子能够顺利通过网格发芽的同时也能在最大限度地规划好空间,每一个孔都是均匀分布在塑料网格上。

    到了古代,简时安可不能再使用塑料网格这种东西了,他找来了“陶瓷网格”来代替塑料网格。

    所谓“陶瓷网格”其实就是他自己去了陶瓷铺子定制的一片陶瓷。在还没烧制的陶片上均匀地扎了孔,这些孔大而疏,完全没有现代那般密集。

    这是为了防止在火烧制陶片时热胀冷缩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他生怕自己的孔扎得太小,以至于烧制成功后小孔被陶片热胀效应而挤得面目全非。

    为了多养些麦芽,他特地多做了两块陶瓷片,生怕等到自己做麦芽糖稀的时候麦芽不够。

    除却必要的陶瓷片,他还给这些麦芽做了个底座用来盛水。初期每隔一两个时辰就要喷一次水,到了后期麦芽出了小头、长出小根后,就要定时换水了。

    确定好小麦的生长完全符合需求后,简时安又回到库房抓了两斤糯米。按照他印象中的配方,两斤糯米配一百克小麦种子的麦芽。

    古代的计量单位与现代不同,斤与克在现代可以用称来称重,可到了古代,简时安实在是闹不懂这些称重工具。

    好在他还记得现代与古代的换算公式,大概古代的一斤约等于现代的一点六斤。按照这个公式来计算的话,他只需要抓取一点二五斤的糯米,也就是一斤四两。

    做好算术题后,简时安找来了陆轻寒。

    “轻寒,我想要一斤四两的糯米,你能不能帮我称一下?诶嘿,你也知道我看不懂这杆称。”

    简时安没卖过菜,自然也就不会看称砣,每当这时他便会请教陆轻寒。可每每请教归请教,自己硬是不凑上去学习看称。

    他乖巧地站在一旁,等待着陆轻寒将自己需要的东西拿给自己。不学习,绝对不学习如何看称!

    他可是有家室的人,遇事找夫郎是他做人的完美准则。唔,根据印象中的恋爱教程,他这样做算不算得上是小鸟依人呢?

    第25章

    小鸟依人这种事先放在一旁。简时安将家中能找到的最大的炖锅搬了出来,为的就是方便他的后续工作。

    称好的糯米需要先用清水洗净泡发三小时,在古代就要用掉一个半时辰。简时安趁这期间将那口炖锅拎过来放在水井边洗刷。

    古代的水自然不像现代那样取用方便。这里没有自来水也没有水龙头,有的只有一口老井。

    多亏了简家祖上的阔绰,为了方便族人取水,先辈们干脆在院子里打了一口井。于是这便使简时安得了这么大的一个便宜。

    寻常的百姓家里哪有井,不都是要跑到河边或者固定的井口去打取一天的生活用水?再或者几家凑一凑钱,在离家不远的空地上打一口井。

    而简时安可以不用考虑出门打水这件事。他在家就可以用得上干净的井水。

    同现代不一样的是,古时的井水还是干净的。从上往下看,借着阳光的劲头儿,他还能看得出井水的清澈。

    不过打取这井水也是有技巧的,可别看绳桶法简单就认为能够可以轻易取到水。

    放绳的力度首先就要控制好,不能这边刚放下绳子,那边桶就蒙地栽进水中。这样伤桶也伤水,桶底的杂质很有可能流进井水里,从而污染水源。

    也不能放得太轻。这样一来反而水没取到多少,力气都白花了。

    简时安也是研究琢磨了半天才掌握好打水的力度,约约莫五六分钟就可以打上一桶水。可就这样他的取水速度都不如陆轻寒的快。

    他这回没要陆轻寒上手,毕竟家中留存的水已经足够洗净糯米了。白胖胖的糯米粒正在大盆里泡发着,就等三小时一过便可开工。

    简时安摇着绳子旁的把手,将取水桶往下降,待到听见一声沉闷的“咚”,他便知道水桶挨着水面了。

    紧接着便是漫长的等待,等到绳子又向下沉了一截后,简时安这才不急不慢地将把手反着摇。

    果不其然,他这次的掌控时间很好,八分满的水桶给了简时安极大的自信。他麻利地将水桶从绳子里取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