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夫郎: 2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裴家夫郎》 23-30(第4/13页)

称得上香甜可口。

    比起自家做的米糕,云记的绿豆糕确实更软甜更好吃。

    “怎么样?”裴曜问道。

    长夏老实点头,小声开口:“好吃。”

    裴曜眉梢微挑,随即压下眉宇间的喜悦,眼神转到一旁,状似不怎么在意,说:“行,下回再给你买。”

    堂屋。

    碟子里有六块绿豆糕。

    云记的绿豆糕一封是十二个,点心块不算大,心急的人一口就能塞进嘴里。

    窦金花一边吃一边连连道好:“可真好吃,他爹,快尝尝,曜儿从镇上买的。”

    裴灶安过来尝了一块,老脸上全是笑意。

    以往大孙子挣了钱,就爱买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能看不能吃,这回真是长大了,都知道给家里买点心了。

    即使知道裴曜给长夏一个人就留了一半,老两口依旧觉得大孙子孝顺。

    陈知也吃了一块,他朝院里张望,见裴曜从灶房出来,才又坐正。

    第25章 枸杞

    水田泛出镜面似的光,农人踩进去后,涟漪泛起,泥水翻涌。

    窦金花和裴灶安一人一块田,挽着裤腿弯下腰拔草。

    从泥水里拔出脚往前挪动,和湿泥挤成咕叽咕叽的动静。

    “阿奶——”

    一声呼唤让窦金花直起腰,裴灶安也起身,眯着眼望过去。

    长夏拎了水罐子走来,将水罐放在地头,又把手里的油纸包放在上面,说:“阿奶,纸包里是米糕,我放瓦罐上了。”

    “好。”窦金花答应一声,又弯下腰拔杂草。

    长夏没有停留,沿着来路快步往前,绕回往山上走的路后,就看见陈知和赵琴在说闲话。

    “婶子。”他近前喊了人。

    “长夏作什么去了?”赵琴笑着问道。

    长夏答道:“绕到水田那边给我爷奶他们送水。”

    “还是长夏懂事。”赵琴顺嘴夸了句,她眉开眼笑的,显然心情很好。

    这份喜悦不是今天才有,杨小桃的婚事定下了,已经到了选成亲吉日的这一步。

    她大儿媳嫁进来一年半,这段时间总算有了动静,家中事情都这么顺利,哪有不高兴的。

    三两句闲话说完,赵琴背起地上竹筐,开口:“我先走了,你们忙。”

    陈知和长夏没有立即离开,没多久,裴曜追上来,三人这才往山上去。

    这阵子稻谷未熟,柴豆也尚未到拔杆的时候,地里拔草的活有窦金花和裴灶安每天做着,倒不着急。

    趁今天不忙,陈知想上山摘些枸杞,便喊上长夏和裴曜,三个人摘的多一些。

    刚才长夏往水田送水,裴曜想起弹弓忘带了,折返回家去取。

    这会儿他手里虚虚握着弹弓,一边走一边在地上踢踢捡捡,顺手拾几个小石子。

    陈知说道:“要是能打两只野鸽子,给你阿公阿婆送去,炖了好补补身子。”

    他说的是裴曜外祖父和外祖母,湾儿村附近的十里八乡,都这么称呼外祖。

    “行,我看看,等上了山,找处好地方,先打几只鸽子。”裴曜随口应道,他弹弓准头不错,进山常常有收获。

    长夏视线落在地上,他驻足弯腰,从土里抠出一块光滑的圆石头,不大不小,正好能打弹弓。

    他用手擦擦石头上的土,弄干净了,这才转身去看裴曜:“给。”

    裴曜两指捏起递过来的石子,没有碰到长夏。

    自从挨打后,他确实规矩了很多,即使背着人,也不会再哄着、逼着长夏做什么。

    一个是确实醒悟过来,成亲前还是得本分些,另一个,则是他忽然明白过来,等成亲后,一切都名正言顺,谁也管不到。

    眼下老实一点,总比再挨顿打要好。

    陈知也从地上捡了两个小石子,他直接丢过去。

    裴曜抬手接住石子,跟着继续往山上走。

    山路崎岖,大部分都是往上爬坡。

    山枸杞丛生的地方是一片向阳坡,树木少,视野开阔,山坡不算太陡。

    红彤彤的枸杞垂挂在枝条上,像一颗颗红宝石,将枝条坠得弯下。

    这片枸杞不算多,看枝条的痕迹,是之前有人摘过了,这两天又红了一批。

    长夏干活时不怎么说话,只闷头去做。

    今天上山没带剪子,摘枸杞只要红果子,还是用手快一点,枝条背来背去沉甸甸的,还占地方。

    裴曜在旁边树林里到处张望。

    他眼睛好,看见高高的树枝上,一只麻灰的鸟儿隐在树叶当中。

    这种鸟只是骨架大一点,肉少骨头多。

    搜寻一阵,没看见肉多的鸟,更没野鸽子,他将弹弓别在后腰,过来一起摘枸杞。

    “没打到?”陈知问道。

    裴曜说道:“没什么好的,过会儿上别的地方再找找。”

    他今天起打鸟的念头,其实是闲着没事,手有点痒,想给狗打几只斑鸠煮了吃。

    自从那年裴曜做了第一个弹弓,兴头十足,又有天生的准头,一下子来了劲,天天往山上跑。

    一开始杨丰年和裴荣还跟他一起上山,后来两人就没那么大劲头了。

    他打的最多的就是斑鸠,一家人全都吃的面露难色,从此再也不爱吃鸟肉。

    连裴曜自己到最后都不愿意吃了,又舍不得丢掉,多少是个肉。

    斑鸠不值钱,山里飞的到处都是,拔毛也费事,自家吃不完,陈知今天拿两只给老庄子的本家婶婶送去,明天提两只给老堂叔打打牙祭,碰上裴有糖回娘家,赶紧就给她带几只。

    有时裴曜一天能打十几只,在村里分一分,还有剩下的,裴有瓦便带着七八只斑鸠去镇上卖,他想尽快出手,卖得便宜,倒是赚了将近四十文。

    后来没工夫去镇上吆喝叫卖,家里的活要紧些,裴曜偷闲打回来的鸟就只能给狗吃。

    那时候还没有白狗,老黄狗倒是不挑,天天吃都不腻。

    这一片的红枸杞摘完,三人又往其他地方去找。

    比起乖顺的长夏,裴曜对这一带的山林更熟悉。

    尽管大人打着骂着不让往深林子里头跑,他和杨丰年几个年少气盛,前两年总是偷偷钻山林子里到处探看玩耍,自有一番乐趣,后来还想学采药的挖什么人参灵芝猴头菇。

    人参没找到,倒是在老林子里迎面撞上从树梢垂落的花斑大蛇。

    乍一碰见,碗口粗的蛇躯晃荡,差点没撞到脸上,只抓过小蛇的少年人,个个都吓得脸色发白,还有腿软的。

    幸好都好面子,勉强维持住体面,没有尖叫着落荒而逃,不约而同往后退几步,这才互相看一眼,随即撒丫子就跑。

    怕挨打,这些事他们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