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冤种弟弟,在线捞兄》 80-90(第19/21页)

来,苏轼会将王安石狠狠得罪一番,如今也有心为他多说道说道王安石这人:“六哥,你想错了。”

    “你也好,还是欧阳大人等人也好,觉得我与王安石交好,帮助他,就是支持变法吗?不是的,我只是觉得他是个很了不起的人才,不是我们反对他变法,他就会停止的。”

    “当初王安石变法时,我就与他说过我的态度,我并不赞成。”

    “王安石也知道其实我与他性情相同,决定的事情不会轻易改变主意,如今他知晓我在官家跟前的分量,又怎会轻易将变法一事告诉我?万一我使坏怎么办?”

    苏轼若有所思点了点头:“这样是最好不过了,我巴不得他与你划清界限,他还未入朝,就已树敌无数,我怕他牵连到你。”

    苏辙心里一暖,道:“六哥,你放心,我自己会小心的。”

    “倒是你,如今朝中即将有一场轩然大波,你一定要小心,特别是王安石,少招惹他。”

    一开始苏轼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但他很快就见识到苏辙的话并没有错,王安石刚回汴京并没有忙着休养生息,而是忙着对付起巨鹿郡公与灵寿县主,还是一点都不避讳的那种。

    甚至他还在公开场合说什么虽说当初他遇刺一事是濮安懿王所为,但濮安懿王已经入狱,父债子偿,他不找巨鹿郡公等人报仇找谁报仇?

    可怜灵寿县主谋划了一通,报仇一事刚刚开始,就被王安石捅到了官家跟前。

    王安石做什么事情都非常认真,就连告状一事也不是闹着玩的,人证物证皆呈现于官家跟前,说濮安懿王府一家有谋反之心。

    官家免不得惩治他们一番。

    可怜巨鹿郡公听闻苏辙上次那番话后一直没什么动作,却被灵寿县主牵连,一家子被贬为庶人,发配边疆去了。

    忙完这件事。

    王安石就入朝当他的副宰相去了。

    他对变法的坚持是多年如一日,刚回汴京就与官家说起他的变法之策来。

    这次他呈上去的折子比当初足足厚上一倍,从方方面面囊括了变法,从富国、强兵、选才等各个方面下手,确保无一遗漏。

    到了最后,他更是跪地道:“……臣这些日子好好想了一番,觉得先前苏辙苏大人的话说的很对,当日臣的变法之策并不适合推行。”

    “但这些日子,臣四处走访,更是询问过许多老百姓的意见,所以又重新研究出变法之策,还望官家三思。”

    近来身子好转不少的官家也察觉出朝廷问题很多,再见王安石字字句句言之有理,便道:“这件事你就着手安排好了。”

    末了,官家更是道:“若有什么拿不准的事,就与苏大人多商议一二吧,他也是个聪明人。”

    王安石连声应是。

    很快,王安石就推出了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等十多项变法之策。

    满朝哗然。

    反应最大的是欧阳修,范镇这些老臣,用他们的话来说,变法是完全不可行的,就拿青苗法来说,朝廷向需要的百姓提供低息贷款,出发点虽是好的,可若是老百姓还不上钱怎么办?若是借钱的老百姓突然暴毙身亡又怎么办?若是有官员与老百姓狼狈为奸,坑骗朝廷的银子又怎么办?一个个问题根本不像王安石说的那样简单。

    还有保甲法,朝廷把老百姓编为保甲,互相监督,虽说是为了基层的治安,但给不给这些老百姓工钱了?若是给工钱,给多少才算合适?若有人占了名额不做事怎么办?若是不给工钱,那让老百姓们白白浪费劳动力,老百姓能愿意吗?

    ……

    几乎每一条变法之策欧阳修等人都能找出弊端来。

    欧阳修再次率领朝中文武百官上书,恳请官家三思。

    可惜这次官家似乎站在了王安石这边。

    年迈的欧阳修便带着文武百官跪在城门,请官家三思。

    秋雨萧瑟,淅淅沥沥的雨水打湿了欧阳修等人的衣裳,头发,欧阳修,范镇这些老臣们一开始身姿跪的笔挺,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的身子就矮了下去,可见是身子有些受不住了。

    内侍不知道第几次出去劝他们离去,但欧阳修却跪地道:“官家一日不改变心意,我们就一直长跪不起。”

    内侍微微叹了口气:“欧阳大人,您说你们这又是何必呢?官家的脾气您应该比谁都清楚,这件事,官家是心意已决……”

    欧阳修没有接话。

    他的眼神看向前方,用沉默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内侍没办法,只能折身回去。

    大殿内。

    官家与苏辙相对而坐,虽说桌上摆着棋盘,但官家的眼神却时不时落于窗外,瞧见欧阳修等人这般坚决的样子,更是眉头微皱。

    内侍一进来,便低声将方才之事都道了出来。

    官家长叹一口气,看向苏辙道:“……这件事你是如何看的?”

    “变法,难道真的不可行吗?”

    别说官家看到这一幕觉得痛心,就连苏辙隔着雨帘,瞧见范镇的身躯摇摇欲坠都觉得有些不忍,直道:“官家,不管何朝何代想要推行变法都是建立在鲜血与泪水之上的,有人喜欢改变,可有人一心守旧,新与旧的对抗,本就是多年来无法改变的问题。”

    “可朝中大臣反对的态度这样强烈,可见这变法之策多少是有点问题的。”

    “微臣觉得,若能将这些问题解决,想必朝中反对之人就能少许多的。”

    官家是知晓苏辙性子的,知道他这样说大概是心中已有了论断,正欲开口时,却听见外头传来一阵喧嚣,其中似有人高声喊道:“不好啦,不好啦,范大人晕倒了!”

    苏辙跟在官家身后出去,果然见着范镇已晕倒在地。

    可即便昏迷不醒,范镇却仍是眉头紧锁,迷迷糊糊道:“官家,变法不可行啊!”

    “官家,三思啊!”

    ……

    欧阳修从前曾是帝师,最擅洞察官家之心思,见官家如此,更率着大臣道:“还请官家三思啊!”

    第90章

    一个个大臣脸色坚决, 因跪地时长久了,面色有些苍白,却无一人没有说放弃。

    苏辙看到这一幕都觉得动容。

    北宋之所以繁荣昌盛, 正是有这样一帮忠臣爱国的大臣。

    也是因为如此, 所以苏辙不忍放任多年后的大宋沦落至那般境地。

    他的眼神落在人群中的苏轼面上。

    没错。

    苏轼也是其中一个。

    似是察觉到有人看向自己,苏轼微微抬头,可在与苏辙四目相对时, 他又连忙低下头。

    他可是记得苏辙说过的, 王安石这人肚量不大,不要轻易得罪王安石。

    但他今日还是来了。

    苏辙的眼神并没有落在苏轼身上太久,因为这时候官家是骑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