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冤种弟弟,在线捞兄》 80-90(第18/21页)
着,似乎就吃习惯了。
与此同时,杏花楼也推出了这道菜,名叫“金玉满堂”。
杏花楼如今可谓是大宋最出名的酒楼,再加上苏辙有意推广这道菜,一开始故意造势,在杏花楼门口张贴告示,说谁若是能猜出这道菜是什么东西,则免单。
这等福利,杏花楼可是前所未有。
一时间,众人纷纷去凑热闹。
不过两三日的时间,就有人猜出这道菜是炸蝗虫,不少达官贵人自恃身份尊贵,不肯再点这道菜。
但杏花楼又故意放出消息,说每日这道菜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很快,汴京便以吃炸蝗虫为时兴。
蝗虫数量虽多,但却经不住数亿老百姓这样个吃法,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蝗虫的数量就少了一大半。
又过了大半个月,北宋境内竟找不到蝗虫。
蝗虫似成了传说一般。
苏轼每日用饭之前都是翘首企盼,看到桌上有炸蝗虫这道菜就欢天喜地,若是没看到,就长吁短叹,直说这道菜已是他最喜欢的一道菜了。
苏辙笑道:“六哥你这话说的不对,最起码在吃食方面,你还是很博爱的,之所以这样爱吃这道菜,是因为最喜欢它时它突然没有了,以至于你心心念念。”
“若真的每顿饭都有这道菜,我看你不见得爱吃。”
说着,他更是劝道:“等吧,等到明年兴许就有得吃了。”
“呵,八郎,你可别骗我!”苏轼吃不上炸蝗虫,只能就着扎小鱼儿过过瘾,直道:“就如今这架势,大家看到蝗虫像疯了似的,谁都想将它们捉回家炸上一盘,就算明年我们能吃上这道菜,只怕次数也是屈指可数。”
他想了想,认真道:“明年夏日咱们先下手为强,多去城郊转一转,兴许能发现很多蝗虫。”
别说他了。
就连宫中的官家都还觉得这道炸蝗虫不错。
官家乃天子,虽吃到这道菜的时间晚,却也偶尔能用的,时不时将苏辙留在宫中用饭,直到:“……想当初欧阳大人等人想尽了无数法子,唯独没想到过这个法子。”
“当初人人都嫌弃蝗虫多,如今却嫌弃蝗虫太少。”
“朕真是万万没想到啊!”
他是心情大好。
他可是听苏辙说过的,比起野菜来,蝗虫还是很有营养的。
苏辙笑到:“万物皆可食,若来日再闹蝗灾,老百姓们就不必怕了。”
官家颔首称是。
没过几日,王安石就已返回汴京。
王安石来汴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前来杏花楼用饭,二话不说,开口就道:“上一盘‘金玉满堂’。”
他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有他的变法大计。
所以等着他发现这道菜是难得美味时,酒楼饭馆已没了这道菜,他想着汴京的杏花楼总该有吧。
谁知厮儿却道:“您来迟了,我们这儿早就没有这道菜了,您不如用用别的……”
王安石大失所望。
他想了想,则起身去了苏家。
王安石身边的随从刚说明来意,就被人请了进去。
谁知刚走到一半,他迎面就碰上了正欲出门的苏轼,苏轼虽与王安石没打过几次照面,但对这人是印象深刻,也是认识王安石的。
当即,苏轼就冷哼一声,看都不看王安石一眼,径直走了过去。
王安石却扬声喊住了他:“子瞻,你这是做什么去的?”
“我听子由说过,你很懂吃,我想要问问你,如今哪里还能吃到炸蝗虫这道菜?”
苏轼一愣,继而道:“王大人今日来找八郎,难道就是为了这事儿?”
第89章
王安石反问道:“不然呢?”
他虽一心只有变法, 却也不会着急到刚回汴京就来找苏辙说这件事。
更何况,他并不知道如今他的变法之策苏辙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可不敢贸贸然将自己的计划告诉苏辙。
苏轼:“哦。”
两人是相对无言。
王安石笑道:“你该不会以为我是来找子由说起变法一事的吧?如今这件事且不着急的, 以后慢慢来就是了!”
有道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但他却不是个肚量大的,谁对他好,他记着, 谁若是对他不好, 他一样也记得。
他记得清楚,当日欧阳修率文武百官反对变法,其中就有苏轼:“我比苏大人略年长几岁, 看在子由的面子上,有些话就先提醒你一二,变法一事我是势在必行,谁来了都不管用, 劝你三思而后行。”
他在苏轼面上瞧见了几分怒色,却丝毫不在意, 直道:“你是子由的兄长,我可不想因为你, 影响到我和子由的关系。”
这话说完,他转身就走了。
他身后的苏轼气的够呛,指着他道:“招财你看, 你看他这人……官家怎么会重用这样的人?朝廷是无人可用了吗?”
招财低声道:“少爷,这位王大人为人处世暂且不评, 但我却听人说起过的, 说他很是厉害,想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
王安石前去苏辙书房时, 苏辙正在看书。
瞧见客人来了,他站起身道:“王大人。”
从前王安石是白身时,他管王安石叫王相公。
如今王安石是官身,他管王安石叫王大人。
他的态度很是明显,不愿与王安石有过多来往,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王安石挥挥手道:“不必这样客气,我都与你说了多少次了,管我叫介甫就行了。”
说着,他更是道:“对了,子由,炸蝗虫你们府上可还有?”
“我方才去了杏花楼一趟,杏花楼也没有这道菜了。”
“王大人来迟了。”苏辙笑道:“我们府上也没这道菜……我差人去杏花楼说一声吧,若杏花楼得了蝗虫,就给您将这道菜留着。”
王安石想了想,还是道:“算了,不必麻烦,不过一道菜而已。”
“我是朝廷命官,哪里能做出与老百姓抢吃食的事情来?”
接着,他便道出自己一路上的见闻,说他从老家一路走来,不知道多少老百姓都夸赞起杏花楼来,说众人能品尝到如此美食,皆是归功于杏花楼。
苏辙耐着性子听着,时不时附和两句。
王安石是个大忙人,略说几句话,表达了自己这些日子对苏辙的感谢之情后就走了。
王安石前脚刚走,后脚苏轼就就来了:“八郎,王安石找你当真只是为了炸蝗虫?”
正好好看书的苏辙又被人打断,索性放下书本道:“不然呢?六哥觉得他是为了变法一事来的?”
苏轼点了点头。
苏辙知道在不久的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