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50-160(第15/19页)

得你心胸狭隘。

    更别提这话涉及到大王了,长安之人对大王甚是崇拜,容忍不了周围有人嘲讽辱骂,有人直接对你动手都有可能。”

    这番话一说出来,司马懿忍不住想要问一问这位旧友的想法。

    “德祖,你可曾见过那位大王?她究竟是怎样的人?另外,长安城内可有什么避讳?

    我今日结交了一位朋友,约好了明日见面,你跟我讲讲在长安的注意事项,免得我犯错。”

    这本来就是杨修准备嘱咐朋友的事情,毕竟昭国和关东之地习俗已经差异巨大,若不做个提醒,可能会闹出笑话。

    “仲达勿要着急,我先从长安城的规划开始讲起……”

    两个人秉烛夜谈的时候,诸葛亮在梳洗一番用完暮食之后,也随自家兄长去了卧房里面说话

    至于为什么是卧房,自然是因为诸葛瑾颇有些拮据。

    在长安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花钱租住一个单人间,已经颇有些价格昂贵了。

    更何况诸葛瑾还要平日里面花钱结交朋友参加些许宴会,还需要买书籍了解一下昭国过去几年考试的内容。

    所以居住房屋这事上自然是能省则省了,诸葛亮到来也只能和兄长住在一起。

    此时,诸葛瑾也在对自己这个兄弟介绍长安城的规划。

    “整座长安城都进行了全新的规划,面积比原来的长安城要大三倍。基本上所有的地方都推倒重修了,而长安城是依照里坊制来规划的。

    整个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中心,直接把整座城市划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其中,每个坊大小不同,不过都在二十公顷以上……”

    西汉时候的长安,鼎盛时期城市人口也只有二十多万。

    那时候城内主要居住的是达官贵人,普通百姓是很少的,就算居住的有,那大部分也是普通侍卫奴婢家属,大量的平民百姓其实是居住在长安周边的陵邑里面。

    然而昭国规划的长安城不一样,扩建了三倍以上的城市,不只是面积增大了,还扩建了许多平民百姓居住区。

    目前长安只有五十万人口,但这还没有到它的极限。

    因为长安城内部的一些里坊区,虽然规划修好了城墙,但其实里面还没有开始修建完毕,目前还在缓慢修建之中。

    当然,这缓慢的修建主要是等待买主。

    目前有大量的豪强士族从关东之地投奔而来,好多人都在长安花了大笔钱购买宅院,买下了位置可以自己出钱修建规划。

    可以说,长安现在的繁华程度完全不缺买主。

    若待在长安,你会发现天底下有钱人居然这么多,想要竞争下一块地修个宅院,有时候还得打通一下关系。

    听完兄长对长安的简单介绍,诸葛亮问出了一个许久的疑问。

    “兄长,昭国建都长安,其建设规模比前汉时期的长安扩大了三倍。前汉时候的长安,还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修建了若干宫殿,花费多年才筑起长安周边城墙。

    然而昭国却在短短几年之内就修建出如此大规模的城市,我今日看到普通农户脸上洋溢着笑容,城里也很是繁华。

    似乎建设这么大的城市,居然没有劳民伤财,也没有民怨沸腾,这让亮有些困惑。”

    第159章

    “你不是喜欢管仲吗?管子曾言,若岁凶旱水泆,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者为庸。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策也……”

    当年管仲辅佐齐桓公的时候,有那么一年,齐国发生大旱,百姓流离失所。

    管子所提出的解决方法便是修筑宫殿,从国库当中拨款,雇佣穷苦百姓前来劳作。

    如此一来,宫殿不仅能够修成,百姓也能够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进而解决温饱问题。

    这实际上就是通过修建基础建设来发展经济的方式。

    大量的工程建设使得穷苦百姓不但可以获得就业机会,还能够通过工钱增加消费,从而促进经济活跃起来。

    诸葛亮自然立即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只是过去十年,他见到的是关东之地百姓战乱所承受的苦楚,见到的是大量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悲惨,就连军队都有人相食的情况。

    所以哪怕已来到关中之地,发现了昭国繁华,他的思维也还没有转过弯来。

    只觉得百姓参加这样繁重的徭役,肯定会荒废农事,怎么会没有民怨呢?

    然而经过兄长点拨,他几乎立即想明白了原因。

    “兄长,所以昭国的传闻是真的,粮食这几年都是高产,路上几无饥饿冻死之人?

    而修建长安之事,工匠们都得到了丰厚的工钱,且并不耽误昭国农事?”

    诸葛瑾笑着摇头。

    “粮食高产这事儿确实是真的。你明日去长安城的米行、布行逛一逛,看一看长安城的物价,就能知道长安人的生活情况。

    至于是否有饥饿冻死之人,说实话,昭国这么大,总是有一些人照顾不到的,所以这话有些夸张。

    至于参与修建长安城的工匠们,我能肯定工钱丰厚这事儿是真的,因为我真的和长安城参与修建的一些工匠们聊过。”

    昭国粮食高产,兵甲锋利,难怪能拨出大量的钱财修建长安城。

    只是,诸葛亮还有一个疑问。

    “据说前面几年,长安城并没有大肆修建,反而是在地龙之后,仅仅两三年的时间就修好了,为何会如此之快?”

    这个问题,其实当初诸葛瑾来到长安之后也思考过。

    “其实这事儿兄长也还没弄明白。毕竟兄长年初而来,还没有进入官场了解更多消息。

    你也看到了长安有多巍峨壮丽,想必跟昭国这几年重视培养的工匠有关?长安朱雀大街上铺设的水泥路,据说是这几年研发出来的。

    那水泥路平整、光滑、坚固,马车行驶在上面没有丝毫抖动。这样的路若是修遍天下,恐怕整个天下就要变样。

    因此兄长猜测,昭国重视的工坊,这几年必定有一些新东西,在修建长安城这件事上出了大力气。”

    当天晚上,诸葛亮与司马懿几乎彻夜难眠。

    翌日,二人从各自居住的地方出发,然后纷纷前往了凌霄楼。

    长安太大,两个人都还不熟悉,也只有这个长安的地标建筑适合作为两人会面的地方。

    当然,初次来到长安的士族子弟,基本都会选择来这里。

    因为这个地方更好结交士族子弟,打听长安情况,迅速融入长安圈子。

    双方约定了上午巳时见面,也就是早晨的九点左右。

    但实际上,两个人都提早出门了,因为他们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先行观察一下长安。

    长安实行了宵禁制度,钟鼓楼和重要街道上的街鼓都会按时通知时间。

    所以想要精确了解时间,其实每天都有人在鼓楼上通知,真正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