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女帝我来当: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50-160(第14/19页)

 司马懿本以为有人在和他说话,转过头一看,却发现旁边不远处有一个长身玉立的郎君站在那里微笑和人说话。

    此人穿着一身儒服,宽袍大袖,头上又带着一顶冠,应该是士族出身。

    “老人家是怎么猜到的?是因为我的服装和昭国服装不太相同吗?”

    少年郎的语气很是温和,挑着担子的老人家瞬间就笑了。

    “这倒不是,你们这些读书人基本都是这种穿着,昭国的服装并不统一,从服装上并不能判断出身地点。

    但是从眼神上却可以判断,若是昭国之人,一般不会在城门外逗留许久,认真观察长安城,因为当地之人都已经习惯了长安的繁华壮丽。

    但外地人不一样,每次外地的读书人或者商人过来,都会在城门外面震惊许久。

    老人家这话说得有些不好听,但我觉得你们这些读书人应该最开始是瞧不起我们昭国的,没想到我们昭国也能如此繁华美丽。”

    说话的老人家挑着的担子里面,放着的是一些玉米。

    这是近几年传到关中的一种粮食,而老人家很显然要挑到城里面去卖。

    这样一个普通的老人家,提到昭国之时难掩骄傲之情。

    即使是面对他们这些士族子弟,明明应该有阶级区分,却没有丝毫惧怕。

    至少在关东之地,那些农户们见到他们这些穿着儒袍的读书人,都会下意识退后避让。

    根本不敢上前来攀谈,更别说这种下意识地炫耀了。

    不过少年郎的脾气很好,他甚至还微笑点了点头。

    “老人家你说得没错,我确实是外地之人,刚刚也确实很震惊,之前也觉得长安不会有多少繁华,但现在却觉得自己见识颇为浅薄,让老人家见笑了!”

    此言一出,老人也笑了起来。

    “你倒是个有见识的郎君,有礼有节,老人家我先走了,你再慢慢看。”

    这话说完,老人带着一脸笑意往进城方向排队了,而刚刚说话的少年郎却感叹出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昭国真是令我大吃一惊,果然兄长让我来是对的,只有亲眼见到,才能明白许多事情是其实是想象不出来的。”

    此言一出,一旁的司马懿突然兴起了结交的心思,他觉得此人气质不凡,必定也见识不一般。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在下河内司马懿,表字仲达。今日初临长安,未知阁下如何称呼?”

    “在下琅琊诸葛亮,字孔明。想必方才吾与那位老者的一番交谈,被君听到了。

    今日抵至长安,吾着实震惊,昭国与吾之所想大不相同,不知君有何感想?”

    两个人作为外地人长途跋涉来到长安,自然是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更何况又这么巧在城门外面相遇,所以彼此之间都想结识一番。

    等到诸葛亮与司马懿进入城门之内登记好信息之后,两个人已经互相各称表字,约好了明日见面。

    毕竟二人一路风尘仆仆,现在身上都沾染着泥土的气息,不好好沐浴一番,都不好意思在长安这座充满着香气的城市游览。

    至于二人住的地方,区别倒是很大,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

    按照长安的传统,东贵西富,所以东边的里坊主要居住的是达官贵人。

    而诸葛亮去的是西边,他投靠的是自己亲人。

    他的兄长诸葛瑾于半年前来到昭国,目前打算参加昭国今年秋季考试。

    至于诸葛亮为何在此时到来?这自然是因为诸葛瑾到达长安之后,他在信件当中告诉诸葛亮。

    长安城极其繁华,他决定以后在昭国出仕。

    并且他还极力邀请诸葛亮亲自来长安一趟,让诸葛亮亲眼看看长安是什么样子。

    至于司马懿,他投靠的不是亲人而是故旧,这一个故旧就是杨修了。

    当年杨秋占据关中之地后,长安朝廷的大臣们全部都关到了一起,后来更是统一关到了一处监狱进行劳作。

    反正杨秋也不要他们的命,谁愿意投降,谁就先放出来,

    杨彪作为弘农杨氏的族长,大汉朝曾经的三公,董卓朝廷曾经的重臣,他自然是无法投降的。

    那岂不是抹黑家族名声,让天下人耻笑。

    不过人都是会变的,随着关东之地出现两个汉天子,大家都称自己是正统,彼此之间战乱不休的局面持续到三年以上之后。

    弘农杨氏也不得不为自己家族的发展而考虑了。

    而此时的昭国经过三年休养生息,关中之地已经被治理得非常繁华。

    再加上随着长安城的修建,更是能够看到昭国的强大。

    于是就在去年长安城修好之后,弘农杨氏与昭国做了一个交易。

    杨彪低调投降不进行宣传,对方自囚于家族,而弘农杨氏愿意退出弘农郡,把家族迁徙到长安附近,以此彻底让出函谷关的控制权。

    虽然昭国占据关中之地后,早就让昭国的军队控制这个地方了。

    但是弘农杨氏毕竟在这个地方生根繁衍了几百年,你都不能想象他在这个地方有多大的能力。

    整个家族退守到长安周围,以此换取杨家子弟参加昭国考试的机会。

    因此就在去年秋季,杨修参加了考试,成功荣获了第一名。

    而目前杨修在长安廷尉府担任侍郎。

    “仲达,多年不见,今日见你甚是欢喜。这乱世之中,时常听闻故人在战乱中丧生,好在我们还能相见。”

    杨修见到司马懿非常激动,毕竟是年少时候的朋友。

    过去这些年,关东之地因为战乱丧失了太多人,常常令人伤感。

    此时已经天黑了,司马懿是在上午到达,所以他已经沐浴一番换了一身新衣。

    两个人坐在会客堂里面聊天,下人们开始摆上美酒佳肴,司马懿此刻也是颇为感叹

    “德祖,年少之时我们还约定,以后要一起在官场上一展宏图,做出一番大事业。

    然而谁能想到大汉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如今还成立了一个昭国。来之前我怎么都不会想到,关中这个地方已然如此繁华,长安更是让人惊叹。

    那位昭王实在是雄才大略,竟以一个女子之身做到了这种程度,而她现在还如此年轻,实在是让我觉得,恐怕天命真的在一女子身上。”

    这话刚刚说出口,杨修就赶紧开口了。

    “大王确实厉害,但你若在外面感叹一女子能够做到如此程度,长安之人恐怕会怒瞪于你。

    女子怎么了?女子厉害就很稀奇吗?这种话在长安的大街小巷就能听到。你也应该知道,过去几年,每年秋季考试都有很多女子获得官身。

    在昭国,女子做官是一件平常事。你若在那里惊叹,外人会觉得你没见识,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