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爆红的我怎么输啊!: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开局爆红的我怎么输啊!》 100-110(第6/25页)

往热情地为薛霁真介绍精心定制的餐食,从开胃菜到饭后的小点心,下午茶和宵夜等等都有专门的菜单可供选择。考虑到薛霁真已经在为进组做体能恢复训练,连补充营养餐也加入其中,详细到每样都还有备用方案,一应食材只管三个原则:新鲜;健康;薛霁真爱吃的。

    与其说是管家准备的,不如说是贺思珩准备的。

    他在薛霁真的问题上,一向是亲力亲为。

    这样轻描淡写的郑重,其实早前就有一些迹象,但更多的深意是薛霁真后来才想通的,他就算再宠辱不惊,也难免觉得夸张。

    “雨停了。”

    吃完后,贺思珩没话找话。

    “嗯。”

    其实昨晚后半夜就停雨了,太阳一晒,地面就干了。

    两人隔着半个身位出发去马场,隔着老远就闻到清新的青草香,马厩外面,雪美昂着脑袋,十分享受的在梳毛,疾风从他的豪华大单间里探出一个大脑袋,自顾自地发出一些怪叫,师傅哭笑不得喊他“安静”。

    “雪美,好宝宝,你还是这么漂亮。”

    雪美睁着水润的大眼睛看了薛霁真一会儿,这才蹭了蹭他的手心。

    她肉眼可见的心情愉快,睫毛末端在阳光下呈现出浅金色。不一会儿,她就闻到了熟悉的小苹果的香味儿,薛霁真也不舍得叫她着急,从口袋里掏出苹果,就这么喂给她,雪美则不急不缓、十分斯文地独享了一个苹果。

    另一边,不争气的疾风叫得更凶了……

    贺思珩还在听师傅汇报最近的情况,大到日常训练,小到他们一天噗噗多少,说雪美、疾风是多么懂事的好孩子,如何如何优秀。

    可此刻,他只想多看几眼薛霁真带笑的侧颜。

    很自然的,脑子里就回想起昨晚和江锐启的“争执”——

    贺思珩记得自己当时毫不留情地指出,对方喜欢的学妹或许是个独身主义,那句“40岁不结婚就找你生baby”不见得是多真诚的认可,没准只是借你的种生个孩子养养。毕竟郭令芙女士就是这样活生生的例子,不是每个女人都需要婚姻,尤其是女强人。

    江锐启当时怎么说的?

    他说:“可她想跟我生孩子,这是她亲口说的!”似乎要争这一口气,江锐启甚至还恢复了一瞬间的清醒,利落地反击,“你想和薛霁真要个孩子还没有呢!”

    当时的贺思珩没能堵回去,回家路上,才想起:

    我和小真,不是没有孩子的。

    我们甚至还有两个呢!

    *

    痛痛快快玩儿了两天,薛霁真才和郑致羽见了面。

    似乎脑力工作者都避免不了早生华发,论年龄,郑致羽比王珏还小好几岁,但他的两鬓已经有了些灰白的样子,见薛霁真多看了一眼、目露关切,郑致羽还很一本正经地解释:“你别担心,我身体好着呢,开机发布会之前我会去做染发焗油。”

    人家是美容嫩肤一条龙,他是染发护发一条龙。

    薛霁真有被他的幽默逗笑:“哦,那很好啊!”

    郑致羽和他见面第一时间不是讨论剧本,也不是讨论复原后的船厂配上了多么多么牛逼的拍摄设备,而是先问了刚刚首轮完播的《底色》。

    “我们港岛这边播得慢一些,还没大结局。”

    毕竟电视剧走版权也需要时间。

    郑致羽也注册了内地视频平台的账号,港岛的电视台播得慢,他就在线上看,看到一些特别有想法的点就攒着,好等薛霁真过来再跟他一起讨论。

    为什么是薛霁真呢?

    因为沙驰接受采访时称,《底色》原片有足足28集的分量,删删改改才成了现在的集数。

    郑致羽就想知道删减部分具体有哪些内容。

    这份好奇心,和普通观众没什么区别。

    事实上,有很多牛逼的博主已经根据原著系统地分析过,精准推测出了六成的删减情节,平台上还有剪刀手“还原”了一些内容,那质感、剪辑都是仿着《底色》原片来的,甚至请了声线相似的人来配音……

    薛霁真也不怕和郑致羽透露一些。

    毕竟很多幕戏他也是的的确确拍了、最后没播的。

    牵涉到一些原则规律郑致羽消化不了的,薛霁真还停下来跟他解释,后者听得如痴如醉,直呼原作者高才,能在不压线、不被请喝茶的情况下,写下这样一本浑身长满敏感点的小说。但郑致羽更佩服沙驰——

    “沙驰还是沙驰,只可惜内地收得太紧,这个不让拍、那个不让播,他的才华能施展的空间太有限了。”

    “但凡换个导演来拍《底色》,都不会是这个效果。”

    有那么一瞬间,薛霁真觉得郑致羽是沙驰的事业粉。

    他甚至还很关心沙导的下一部作品,连声追问:“有了《底色》,现在是不是很多本子找他去拍啊,有电影项目吗?有的话我也可以去参与下。”

    这话让薛霁真简直不敢接。

    您这咖位,沙驰那咖位,先不论谁主谁副,就算是小银幕剧集,也得是像当年《玉门雪》级别的项目才能同时聚拢郭令芳、康师民两位大导联合执导,不然的话,那不成了大材小用?等比例换到大荧幕,得是大几亿的投资才请得动你俩……

    可话又说回来,沙驰的确有新项目。

    “他自己有原创本子,但拍过了《底色》后说是想换换口味,所以年前的时候接触了丰立文学奖的一部书在着手改编。”

    丰立文学奖,郑致羽也知道。

    他有一部电影也是改编自早年获奖作品。

    除开编剧们自己的原创剧本,再除开这些年兴起的各种类型网络IP,导演们还有一个高质量“素材库”就是主流文学奖。哪怕只是入围提名的作品,那也有它的过人之处。

    “我猜猜,是《滴绿》?”

    薛霁真一噎,随后叹道:“你也太了解他了!”

    郑致羽哈哈笑了两声,很受用这份夸奖,说道:“早两年呢,还没接触小江总这个项目的时候,其实我也动过念头拍这本书。我觉得很有深意,很刺激,同时也有那么一丝丝禁忌感,如果能拍出来一定不得了!但现实总是很打击的,我需要赚钱养家,这种本子拍出来赚不了太多钱。”

    更重要的是港影式微、市场萎缩,没有公司会冒险承制。

    内地就不一样了。

    有沙驰这样坚持用心打磨作品、不变初心的导演,也有某种程度上既严苛又放松的审核标准,还有一批飞速成长、学会欣赏和批判的观众。《滴绿》这种本子,如果有幸碰到好导演、好演员,很大概率会成为影史经典……

    郑致羽感慨完,照例八卦多问一句:“他喊你了么?”

    说着,他自顾自的打量薛霁真:

    这小子小半年没在线下见面,给人一种蓦然长大的感觉,身上依然有一丝丝微妙的天真青涩感,但更多的是初熟的气息,配上那双似清冽似含情的眼睛,就成了导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