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太妃要躺平: 210-22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红楼太妃要躺平》 210-220(第12/20页)

的。

    如今既然要拉人头,哪里少得了这两家。因此,隔了一日,东平郡王妃就跑去荣国府与贾史氏叙话了!

    自从贾代善去世之后,贾史氏的交际圈子就窄了许多。

    没办法,以前贾代善在的时候,贾史氏出去,那几乎就是众星捧月,便是那些正经的王妃,也都得给她面子。但是贾代善一死,贾赦之前也没支棱起来,荣府爵位爵产分开继承的事情在外头又变成了笑话,贾史氏就变得宅了起来,除了年节的时候去亲戚家乃至下面的管事家吃年酒,等闲根本不出门见客!

    如今东平郡王妃亲自过来拜访,只叫贾史氏觉得三伏天里吃了冰水一般,那叫一个爽!

    贾史氏当下就先拉着一众孙辈出来见客,东平郡王妃也是体面人,做事颇为讲究,早早就准备好了见面礼,连硬是凑过来的宝钗也没漏掉,更别提旁人了。

    佳婉作为郡主,身份上头跟东平郡王妃也算是对等,但毕竟辈分小了两辈,东平郡王妃拉着佳婉的手,很是夸赞了一番,表示要不是自家当时没有合适的,肯定也要上门求娶云云。

    瞧着贾史氏喜欢孙辈,对着玫姐儿,探春乃至黛玉都是各种大夸特夸,只弄得几个女孩子都有些脸红。

    最后还见了一下贾宝玉这个凤凰蛋,又赏鉴了一下那通灵宝玉,然后夸赞了一把,只哄得贾史氏眉开眼笑,谦逊不迭。

    张氏在一边瞧着东平郡王妃这般,就觉得有异,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除了当日贾代善去世,东平郡王妃这么多年也就来了这么一次,如今上门就是一箩筐的好话,还不知道有什么想法呢!

    等着几个孩子退下了,东平郡王妃就说起了正事。

    言语间她还有些愤愤不平,说道:“原本咱们几家,都是跟着太祖太宗皇帝火里来火里去,水里来水里去拼出来的,结果这些年,咱们几家低调下来,原本的许多好处反倒是叫那帮子士绅给夺了去!弄得咱们这样的门第,竟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贾史氏忙说道:“娘娘此话从何而来?”

    东平郡王妃笑道:“老姐姐,别的也就罢了,你们家我却是不信!别的不说,你们家辽东那边的商路,如今是断了吧,光是辽东那边的庄子,一年可没多少收成!也就是老姐姐命好,你们家恩侯将这家业支撑起来了,要不然,还不知道如何呢!”

    贾史氏听着便有些不自在,她一直偏着贾政,对于贾赦各种看不上,觉得他堕了祖上的威名,但到头来,竟还是贾赦撑起了门楣,还是被外人说起来的。

    东平郡王妃叹道:“如今天下承平,咱们这些战场上杀出来的人家难免要被人排挤,甚至为着子孙计,都得叫下面子弟读书科举,我这几年看下来,许多老亲家都是大不如前了,偏生那些人得了便宜还卖乖,咱们家的孩子也是好好考出来的,却还各种看不上,弄得孩子也跟着委屈!咱们这代人也就罢了,该享受的也享受了,但是子孙后代又该如何?难道过个两三代,就跟寻常百姓一般,靠天吃饭不成?”

    贾史氏听着,也是深有感触:“娘娘说的是,您瞧瞧咱们家,这孙辈都是读书去了,家里宝玉是个秉性弱的,也被他老子强逼着读书,为这事不知道病了多少场,还有……”她想到贾珠,一时间免不得潸然泪下。

    东平郡王妃也想到了这个,贾珠死的时候,虽说他们府上没有主子过来,却也是叫王府长史送了奠仪的。

    两人一番推心置腹的模样,东平郡王妃瞧着贾史氏情绪上来了,才说了开发南洋的事情。

    “老姐姐,辽东那边的商路,如今咱们这些人是沾不上手了,但是南洋可是好地方,咱们家这么多年,也多亏了还占了一点份子,要不然一家子都要喝西北风去了!”东平郡王妃也不再拐弯抹角,“殷洲那边太远,这去了之后,想要回来,只怕也是难,南洋却不一样,若是顺风,十天半个月也就到港口了,跟骑马下江南差不多。当初下南洋的那些人都发达了,据说弄得那些西洋人都眼红,挑拨着土著跟南下的汉民斗!如今圣上有意叫顺王做那样藩篱,顺王不比那几位,朝廷能支持得有限,咱们若是叫下头的族人子弟跟过去,那就不一样了,真要是成功立国,顺王愿意给予实封,那就是子子孙孙,代代不绝的富贵!”

    贾史氏听得也有些心动,只是又叹道:“这家里的事情,我一个老婆子也做不得主,还是得等到老大回来才行!”

    东平郡王妃笑道:“那我就等老姐姐的好消息了!咱们两家祖上的时候就并肩作战,如今又能同进同退了!”

    贾史氏忙说道:“那是自然,这样的好事,娘娘愿意提携,我们家自然是不能怠慢了的!”

    送走了东平郡王妃,府里头一下子就沸腾起来,连着一帮小辈,也都开口便是出海,闭口便是分封起来。

    第216章

    探春已经偷偷摸摸找了赵姨娘, 说到贾环的前程问题。

    “姨娘,环儿的前程你可想好了没有?”探春避开了王氏在正院的时间,悄悄按照之前与赵姨娘约定好的时间地点跟赵姨娘凑到了一起。

    赵姨娘拿了几样针线给探春, 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几双绣花的袜子,还有之前贾政给了赵姨娘半匹纱做里衣, 那纱颜色挺好,是那种比较粉嫩的蓝色, 赵姨娘便留了一些下来,浆洗过之后, 给探春做了几支绢花。

    听到探春这么说,赵姨娘不以为然道:“环儿也是荣国府的子孙, 还怕什么前程!以后咱们二房分出去,家里的家当也有咱们环儿一份呢!”

    探春见生母短视如此, 不免有些恨铁不成钢, 忙说道:“姨娘,你也想得太好了!太太什么人, 能叫环儿分走多少家当!咱们家里头,珠大哥还留了个兰哥儿,跟大嫂子母子两个将来肯定要分一份的,二哥就更不用说了!说是家产诸子均分,实际上, 民间谁家真的这么分了?何况,咱们二房将来分出去,能有多少家当也还说不准呢!环儿如今看起来, 读书上头天分也不算高,人也不肯用功, 指望环儿科举出仕是不能的了,将来难道他就得跟廊下那些族亲一样,靠着一点家产混日子吗?”

    赵姨娘是荣国府的家生子,还是中下层的那种,当年她姐姐给贾政做了姨娘,他们家才算是日子好过了一些,对于贾家的富贵,那是素来深信不疑的。但是,荣宁街上许多贾家的族人,根本就是前几代被分出去的旁支,这些人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他们也是看在眼里的,有的还不如府里头略体面一些的下人呢!

    若是贾环以后也落得这个地步,赵姨娘一想便不寒而栗。

    想明白之后,赵姨娘忙问道:“姑娘来找我,可是有什么想头?”

    探春压低了声音,说道:“之前东平郡王妃来咱们府,说起了海外移民的事情,准备去南洋那边,咱们家的人,只要去了,便有一份产业,甚至将来还有爵位。环儿虽说如今年纪还小,但是,他身份在这里,只要肯跟着出去,府里头便是为着荣国府的体面,也得给环儿将人口还有一应物事给配齐了,到了那边,只要略立下点功劳,环儿便是爵爷了,不比留在府里来得强?”

    一听要出海,赵姨娘就大摇其头,忙说道:“环儿才多大点年纪,一向有弱得很,我连让他出府都舍不得,何况是出海呢?他豆丁大的人,就比刀高一些,还立下什么功劳?别还没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