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太妃要躺平: 210-22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红楼太妃要躺平》 210-220(第11/20页)

,油里面一炸,略撒一点盐,那就非常好吃,对于这些移民来说,口感可比那野牛肉和火鸡肉强多了!

    原住民瞧着移民们啥都吃,那真的是惊得目瞪口呆。原住民虽说人数不算多,但对他们来说,影响人口的是恶劣的气候,比如说严冬和夏秋季节的飓风,和部族之间无休止的征伐,糟糕的医学,而不是匮乏的食物!

    殷洲这边真的是天选之地,各种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就算是个懒汉,也很容易在冬天到来之前存储足够的食物,前提是他不要被骤然降临的寒潮冻死。

    所以,这边真的是食物异常丰富,就缺人过来。

    殷洲那边可不知道自己给中原那些士绅带来了多少困扰,随着大量人口的到来,他们开拓的脚步也加快了。好地方就这么多,不趁着别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赶紧将地方占下来,之后可就晚了!

    徒嘉珩如今已经不像是之前那般近乎淳朴温厚了,人都是逼出来的,自己独当一面干事,身边还有母族的长辈帮着叫道,见识的事情也多了,他便是原本是个傻白甜,如今也差不多成了白切黑。

    若是圣上见到自个的儿子变成如今这个样子,当初也不用各种纠结。

    跟徒嘉珩比起来,徒宏憬这个做王叔的这会儿却是异常活跃起来。

    他在江南占据的利益也很大,甄家孝敬他的钱财都是从江南而来,而许多大臣围绕在他身边,为的其实也是利益。他们借着徒宏憬这块招牌,私底下不知道做了多少事情。结果如今人家来了个釜底抽薪,他们一下子就被架在空中了。

    这会儿,大家私底下一合计,既然圣上不想让大家伙好好活了,那自然就是桀纣之君,大家赶紧换人才是。徒宏憬就是个很好的选择,起码这位肯定是不会支持徒嘉珩这个侄子开拓外藩的。他便是想要搞,也得等到自己儿子长大之后再说,如此一来,他们这些人可就有转圜的余地了。

    因此,一夜之间,徒宏憬那边愈发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如今的权贵,多数都是大地主,很多人家的财富来源都是土地和人口,如今移民弄得如火如荼,圣上快刀斩乱麻,直接将漕帮都给干掉了,不免叫许多人心中都生出戒惧来。毕竟,今儿是漕帮,明儿个是不是轮到他们了呢?

    像是民间一些小的靠着糊弄愚夫愚妇而生存的教派乃至地方上的一些帮派,如今都已经混不下去了,这些人想要弄点黑手套都不行。因此,其实不少勋贵也是心中有怨。

    圣上自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政治这种事情,那就是永远不要让自己变成少数派,拉一派打一派,那是正常操作。而且最好不要皇帝亲自下场,皇帝要做的就是做裁判,然后背地里头拉偏架,吹黑哨,总之,要一直将局势控制住。

    想要对付徒宏憬乃至背后的江南士绅,那么最好的牌就是徒宏轩。

    徒宏轩之前就曾经找太上皇显露过自己也想要出海的意思,只是太上皇当时不置可否,徒宏轩又觉得,圣上如今要全力支持自己的亲儿子,因此甚至没有求到圣上面前。

    如今那就不一样了,徒宏轩背后代表的是大量勋贵,那么,完全可以让徒宏轩拉拢相当一部分勋贵与江南士绅对抗。

    尤其,江南许多士绅也是在南洋那边占据了利益的,只是这里头存在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很多根本就是开国那会儿,太祖太宗许诺给那些人的好处,原本其实是一部分勋贵占据了大头,但是随着朝廷逐步收回那些勋贵手里的兵权实权,以至于这些利益渐渐就落到了南方士绅手里。

    横竖朝廷从中得不到太多好处,那不如直接做点幕后交易,将这些好处还还给那些勋贵,让勋贵跟南方士绅互撕,圣上就可以稳坐钓鱼台。

    因此,圣上又设了一个小宴,宴请了徒宏轩,表示,老弟啊,你当年的委屈,朕是知道的,只是,父皇一力袒护,我也是无可奈何。甚至,朕这些年也没有少受气。如今,那位还在私底下活动,想要搞事,那怎么能行呢!

    据说,父皇其实有意将南洋之地作为徒宏憬的退路,但朕琢磨着,他与国无功反倒是有过,这样的人真要是叫他做了南洋那边的国主,回头还不定做出什么危害社稷的事情来,所以,依朕的意思,这南洋那边,还是要叫老弟你这样的妥当人去管着。

    虽说因为殷洲那边的事情,朝廷暂时抽不出太多人手来,但是老弟你的本事,朕是知道的,朕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一番话弄得徒宏轩心潮澎湃,谁想要做个混吃等死的废物呢,若是能自己另开一国,虽说只能称国主,不能做天子,但总比如今这个情况来得强!

    他立马对着圣上各种拍胸脯,打包票,表示,自己一定鞠躬尽瘁,任徒宏憬如何折腾,自己也不会让他得逞。

    他这会儿满心都是能报复徒宏憬的快感,前脚刚刚一出宫,后脚就请了自己外家还有西宁东平两个郡王府的人到了自个王府,说了圣上的许诺。

    徒宏轩外家也就罢了,原本就是西宁郡王的部下,因为生得英伟高大,人也勇猛善战,被西宁郡王看上了,嫁了女儿,但是,之后北边多半时间都比较太平,徒宏憬的外祖便是有十分的本事也发挥不出三分来,轮到徒宏憬的舅舅,也就是占了皇子外甥的光,在兵部混了个闲职,手里头半点兵权都摸不上。

    而西宁东平两个郡王府,两府下一代连王爵都保持不了,偏生他们族人众多,还有许多旧部,这么多年光是维系这些,就不知道费了多少代价。这会儿一听徒宏轩说的事情,也是两眼放光!

    那些士绅安逸惯了的,只想着守着土地赚钱,但是他们这些人,别说是祖上了,便是这一代,还是战场上杀出来的杀胚,这么多年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早就憋得不行了,如今可以出去开疆拓土,给自家真正创下传上好几代的基业,哪有什么好犹豫的。要是放不下中原这边的富贵,直接分支便是了。留一支在中原袭爵守住祖坟祠堂,其他的尽可以出海,到时候开枝散叶,岂不妙哉!

    尤其,徒宏憬也是大方,直接表示,自己做了国主,手下功臣便如春秋战国时候一般,予以实封。横竖南洋地方很大,徒宏憬琢磨着,便是封个公,又能分封多大的土地!不给出点实在的好处来,谁去对付那些土著还有鸠占鹊巢的西洋人!

    东平郡王府这边,跟徒宏轩这个女婿还是很亲厚的,徒宏轩身体不好,虽说至今就跟乐安县主生了一个儿子,但也没有别的侧室姬妾,虽说听说这家伙好男风,养了不少戏子做内宠,但是这些戏子又没个名分什么的,卑贱之处比起府里的丫头都不如,也不会生下什么孩子,府里头还是乐安县主一家独大。

    徒宏轩对岳家也素来亲近,如今有好处还肯拉着他们,他们琢磨一番,便说道:“虽说南洋那边不比殷洲,以前就有许多汉民渡海而去,但咱们要是想要在那里站稳脚跟,还是得多带一些人口过去才行!”

    “咱们几家动员起来,能拉出上万人已经是顶了天了,毕竟,总不能不留人守着祭祀,所以,还是得多拉一些人才好!”几个人一合计,开始盘算哪些姻亲故旧可能会加入进来,另外就是,该如何应付江南那边的士绅。

    东平郡王府跟荣宁二府是故交,因此,便想到了贾家头上,不光是贾家,还有史家呢!史家出了名的人口多,多到史家顶着个侯府的名头,多半的钱都拿去支应宗族了,自家反倒是过得捉襟见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