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风华: 25-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东京风华》 25-30(第6/10页)

是一阵融进雨中的水声。

    四人同时顿住脚步,管事愕然地张了张唇,低声喃喃道:“李河家什么时候住了人”

    一语未了,那大汉似乎是注意到了他们这边的动静,偏过头,和楚安隔着夜色和雨幕对视一眼,下一秒,提起裤子,拔腿就跑。

    楚安立马意识到不对,正要去追,身侧的流衡已经丢了雨伞,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少年身姿矫健,没几下便把大汉制服。流衡的膝盖死死压在大汉的背脊处,将他胳膊以一个正常人无法做到的姿势往外用力一翻。那大汉的头重重嵌进泥泞中,疼得龇牙咧嘴,浑浊的雨水趁机涌进唇齿间。

    短短几秒,楚安看得心惊肉跳。

    王爷不在,这孩子跟脱了缰绳的野马一般,下手丝毫不留情。

    “狗兔崽子,放开你爷爷!”大汉嘶喊道。

    流衡面无表情地加重力道,硬生生地把大汉的两条胳膊咔嚓折断,夜幕里,又是一阵凄厉的鬼哭狼嚎。

    楚安连忙走过去,一边给流衡撑伞,一边半蹲下身,审问大汉:“你是谁?为何会出现在李河家里?”

    大汉听到李河这个名字,惨叫声明显一顿。

    楚安趁机掏出腰牌,怼到大汉眼前,沉声道:“老实交代。”

    大汉惊慌失措道:“不关我事啊!都是李河让我干的,都是他,贵人要杀要剐,只管冲着他去,我就是、我就是拿钱办事,仅仅替他看着人。”

    楚安皱眉:“看什么人?”

    大汉颤颤巍巍道:“就、就在他那破屋里,床塌下有个暗道,里面关着一群因吴中水患流浪至此的难民。”

    管事没能反应过来,恍惚道:“关着他们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

    杀人,剔骨,制瓷。

    一股宛如毒蛇般的冰冷凉意,顺着楚安的脊骨攀爬至四肢,他愤然起身,让管事和王常景看住大汉,自己和流衡冲进破屋,找到了大汉所说的暗道。

    狭道逼仄短小,楚安把蜡烛从灯笼里取出,拢着火,率先走了进去。没一会儿,绕过一处拐角,幽暗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昏黄烛光。

    看清里面的场景,楚安的双腿牢牢地钉在原地,浑身血液陡然凝滞,愤怒得牙齿都在打颤。

    狭道的尽头,是一个近乎封闭的坑洞。二十几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全都一.丝.不.挂,布满淤青。他们脖子上被拴了一根粗短的铁链,而铁链的另一端被嵌在石缝中,完全限制了他们的活动。

    地面上,是随处可见的粪便和食物残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呕吐不已的恶臭。

    如今已是夜深,好多人都已熟睡,有几人睁着眼,望了过来,神情麻木,对这两个陌生人丝毫没有任何反应。

    像是早已丢弃了求生的本能,所有意志深深地烂进绝望中,不见天日。

    楚安红着眼眶,一阵来势汹汹的酸意涌上,饶是他极力忍着,那既滚烫又冰凉的泪水还是滚落下来。

    他侧过身,看向流衡,哑声道:“去找些衣服来。”-

    看完信后,车厢里的三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畜生。”顾九硬生生地从后槽牙间挤出两个字。

    高方清收起一贯的散漫,头倚着厢壁,看向沉沉夜色,不知在想些什么。而沈时砚收好信件,淡薄的唇瓣紧紧抿成一条锋利的直线,片缕月光跃进车厢,在他的眼底投出一片混沌阴影,寒芒破出。

    “快。”

    一声令下,马鞭高高扬起,重重落下,车轱辘飞速转动,驶向张家村。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三人在村口处下了马车,借着月色,走到李河的住处,却发现房门虚掩着,人并未在家。

    三人推门而入,顾九走到木桌边,用火折子点燃蜡烛,幽幽光线映亮了四周的黑暗。

    高方清看了眼床榻上半掀的被褥,猜道:“人应该是半夜出去了。”

    这个时辰能去哪?

    顾九蹲下身,看到原本黏在地面上的石蜡全都消失个干净,又连忙去木架旁边看那竹桶,亦是如此。

    顾九敛眉,应是上次那话让李河做了准备。

    她微抬下巴,视线从原来滴着石蜡的地方,投向位于正上方的房梁。

    顾九看了眼高方清:“高少卿,你能跃到那上面看看有无凝固的石蜡吗?”

    话音落下,高方清借着墙壁,一个翻身跃起,如顾九所愿跳到梁木上,点点头。

    果然。

    顾九抿抿唇,对沈时砚道:“阁楼走水时,李河确实不在修内司。但是,那大火也的确是他放的。”

    说罢,顾九转身从李河屋里搜出一把蜡烛,一一点燃,置于房梁正下方。然后把竹桶里的杂物倒出,唯独留下一捆绳子。她走到房梁下,用绳子穿过竹桶两侧的烂洞,系上一个死结,用力将竹桶抛向房梁,让高方清接住,悬在梁上。

    顾九把绳子一段系在桌腿上,吹灭桌上的蜡烛,扔给高方清,让他点燃后,用绳子压住,横放在房梁上,一滴蜡油摇摇欲坠,掉入竹桶中。

    “就是如此,”顾九淡淡道,“李河用竹桶盛了易燃的油,结合王常景说的,他听见一声闷响,应是李河又在阁楼上撒了硝石,只不过为了避免惹人怀疑,控制了量。”

    “当房梁上的蜡烛慢慢燃烧,火焰随着蜡烛的缩短,逐渐靠近压住它的绳子,最终麻绳被烧断,致使竹桶失力掉落,里面的油倾洒而出,触碰到摆放在地面上的燃烛,火势便立即滔天。”

    “上次我们来此处时,地面上那些密密麻麻的石蜡,应该就是李河在家中提前演练时,所留下的痕迹。”

    顾九道:“只要反复实验,再控制好绳子和蜡烛的粗度,就能粗略估计出竹桶会什么时候掉下来。”

    邵副使临死前紧紧攥住绳结扣,也许就是想告诉他们,这场谋杀和绳子有关。

    “阁楼走水那晚,李河应该是提前布置好这些后,折返回张家村,再悄悄弄破东家老妇的房顶,一边借此制造不在场的证据,一边凭着房顶的高度,观察阁楼那边的情况。”

    顾九看向沈时砚:“王爷可派人去问问汴京城所有卖油和蜡烛的铺子,李河布置这些,肯定会大量购买这两样东西。”

    尤其是蜡烛。

    李河不可能在家中演练时往竹桶里放油,但蜡烛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还有邵副使摔的瓷器,”顾九沉了沉声音,“并不是李河所说的青瓷,而是那个画有徐氏的骨瓷。”

    邵贾前往柳家湾调查骨瓷一事,回到汴京后,又继续调查,察觉到这可能与李河有关。凭邵副使那脾性,以及和李河的关系,自是当面质问。而李河知道徐氏的病情,于是烧制了印有徐氏画像的骨瓷,想以此来堵住邵贾的嘴。

    可李河还是低估了邵贾心中的原则感和正义感。邵副使把骨瓷摔得粉碎,两人彻底撕破脸。但至于为何邵贾拖了一天,没有自己上报官衙,可能是李河卖惨或是说了一些别话来拖延时间,并趁机准备谋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