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金瓯(科举):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固金瓯(科举)》 80-90(第1/27页)

    第081章 第81章

    景元十二年春, 天大旱。

    贯通淮、黄两大水系的纪州地旱情尤甚,新科状元郎谢宣上疏朝廷请求外放纪州,主兴修水利, 开垦农桑事宜。

    一时激起千层浪,盖因大齐自开朝以来,从未有过状元郎刚一及第就外放的先例,人人都为翰林官的位子争破了头,还头一次见有人主动舍弃在翰林院的官位, 下放到灾情严重之地。

    景元帝也一时摸不清头脑, 他将颜斐叫来,将谢宣的折子摆到颜斐面前, 问颜斐知不知道此事?

    颜斐如何能得知?!只得在御前小心陈对, 出了上书房后, 他直接回了家, 命人将谢宣叫到他府上,他到底要问问谢宣究竟想要干什么?!

    谢宣出了翰林院后, 没有回宁国府, 径直跟着颜府的马车来到了颜家,去见见师父罢。

    颜府,枕浪阁。

    谢宣跪在师父面前,面对师父的质问一言不发,沉默良久后, 他才轻声说道:“翰林院修撰是官,权知纪州事也是官, 在朝在野都是为国尽忠, 宣无悔矣。”

    “你是无悔了,你父祖只得你这么一棵独苗, 如今他们为国事奔波在外,将你托给我照看,你少年意气,欲要做些实事我不反对,京郊府界处亦有不少缺,你看着中意哪个?我为你安排。”说着颜斐从袖中掏出一张吏部职位空缺表来。

    谢宣接过,似是极认真的观览了一番,又不露痕迹的将其推到了书案上,他摇了摇头道:“富贵非吾愿,若是如此,我还不如在翰林院待着,何苦折腾这一遭?”

    颜斐气急,他潦草的饮了一口冷掉的茶水,拧眉道:“不满意?”

    谢宣连忙低头说道:“多谢师父好意。”

    颜斐又从袖中掏出另一张吏部职位空缺表,是江南繁埠之地的缺,上面的任一职位放到外面都是被抢破头的存在。

    谢宣瞄了一眼,岂会看不出师父的试探之意,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道:“弟子身微基浅,当不得如此大任。”

    “就必须是纪州了?”颜斐问道。

    谢宣闭口不言,保持沉默。

    颜斐仔细打量他半晌后,方才开口问道:“兴修水利,开垦农田这种话你不必对我说,你去纪州到底意欲何为?”

    谢宣不答反问道:“师父,您当年为何反对蔺相的新政?”

    “鬼蜮伎俩,与民争利,有辱圣贤之道。”颜斐淡淡答道,“你自幼长于乡野,当是知道的,无论是青苗法还是市易法,害的不少百姓倾家荡产,流离失所,此法存在不容于天。”

    “可新政还是存在了十几年,师父可知为何?”谢宣问道,然而他未等颜斐回答便又说道,“说句大不敬的话,官家需要新政,需要充实国库,以资西伐北上之事,收复幽云十六州,一雪前耻,扬我国威。”

    “这与你一门心思去纪州有何关联?”颜斐皱眉问道。

    “关联是师父不赞同蔺相的新政,弟子亦觉得新政有诸多弊端,弟子想找个合适的地方,将心中设想一一实现,而纪州之地是不二之选。”谢宣平静的答道,不卑不亢。

    颜斐捋须,沉思片刻后说道:“你起来吧,莫跪着了。”

    谢宣闻言站起,仍立于书房听训。

    颜斐道:“既然你如此执着,为师便成全了你就是,纪州之地民风彪悍,此行你多加小心。”

    谢宣立马跪拜道:“谢师父。”

    等谢宣出了颜斐的书房后,颜斐这才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主子可是在担心宣哥儿?”伺候在一旁的老奴问道。

    “看来我是真的老了。”颜斐意味深长的说下这句话,摇了摇头继续道,“我一生有十个亲传弟子,只有末了这个最得我意,然而我亦有自知之明,他不是我教出来的。”

    “许是家学渊源也说不定,谢侍郎便是风骨俊秀舒雅之辈。”老奴道。

    “谢壑?他与此子亦迥然不同,谢宣亦不是他所能教导出来的。”颜斐叹道,“那孩子主意太大,天性如此。”

    谢宣出了颜府,骑马往宁国府的方向走,半途中甚至绕路经过了应国府,乍然看到楚家门口挂了一只别具一格的风筝,他心神一颤,勒停马匹,命守门的小厮将风筝取来。

    楚家的小厮都认识谢宣,亦明白自家小主子的风筝就是留给谢宣的,听到谢宣的吩咐后,便一溜烟的取下风筝,小心翼翼的递到谢宣手中。

    “她可曾说了什么?”谢宣问道。

    “回谢公子的话,主子说望君此去一路平安,唯愿三年不与君相见。”楚府小厮恭敬回道。

    谢宣点了点头,没说什么,径直擎着风筝就回了家。

    用过午膳后,谢宣将风筝挂在了书房,保证一抬头就能看到,如此过了数日,他还是忍不住叹道:“真是一只丑风筝。”

    “还行吧,我觉得这只风筝像大雁。”系统替风筝说好话道,“大雁不都这样吗?你见过格外俊的?”

    谢宣找来竹篾和纸笔浆糊,闲情逸致的回道:“如今只能妇唱夫随了,随它丑便是。”然后自己仿照着墙上那只风筝开始另外扎了一只,大雁就要成双成对的,孤雁西掠不够吉利。

    他手中正忙活着,传来一阵敲门声,伏远山在书房外说道:“主子,奴才有话回。”

    “什么事?”谢宣问道。

    “应国公打发人来说,主子权知纪州事的事儿成了。”伏远山道。

    “嗯,知道了。”谢宣放下手中的竹篾,后背重重的靠在椅背上,终于松了一口气,良久才回道,“你去收拾行礼吧。”

    “是!”伏远山告退。

    谢宣把玩着手里的竹刀,抓紧时间将手底的风筝扎好。

    迟意和裴翎得知谢宣的决定之后,忙到宁国府来找他。

    迟意道:“不是只有名次靠后的才外放出去做官吗?怎么还有主动求着去的。”

    裴翎道:“还以为能跟你在翰林院共事呢,你倒好,自己先跑了,说说吧,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比起把我蹲在翰林院里修史,我更想外放做些事儿,你们知道的,我是个闲不住的人。”谢宣笑道,“听说纪州盛产甜杏,我想过去尝尝。”

    迟意和裴翎双双鄙视道:“你就馋吧!”

    晚间三人喝得酩酊大醉,裴翎大着舌头说道:“其实我也想外放。”

    说完,他摇了摇头笑了笑,东宫和裴家,又有哪个肯将他放出去呢?

    迟意醉眼惺忪,他道:“我也想,可叹我连个同进士出身都不是,还有得考呢,哎。”

    谢宣仰面躺在竹椅上,望着闪烁的群星兀自发呆,大齐众臣若群星闪耀,可无一人能够光耀星海。

    等送走迟意和裴翎二友之后,谢宣寻到他阿娘面前请罪,若说自请外放纪州这事儿,他自问仰不愧天,俯不怍人,唯有愧对阿娘。

    阿娘生养他一场,他却不能时时尽孝于前,着实凄哀。

    惠娘看着跪在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