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固金瓯(科举)》 50-60(第6/30页)
“……”金长庆沉默片刻后,指了指麻袋里的辣椒问道:“我在丰乐楼的这段日子,可以用它研制新菜吗?”
谢宣病色恹恹的点点头道:“可以。”
金长庆道:“你去前堂略坐一会儿,刚刚没看你吃什么东西,想来是胃口不佳,我做些开胃好克化的汤面给你吃。”他最见不得小孩子弱弱的模样。
谢宣领着楚怀秀回前堂等着了。
一炷香后,一碗酸辣可口的汤面被端了上来,面条细如龙须却又不失爽弹,青色的葱花点缀在红色的辣油上,旁边还卧着一只煎得金黄的荷包蛋,整碗面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醋香味儿。
谢宣鼻子失灵了,什么都闻不到,但醋香霸道,直往他鼻孔里钻,他断断续续能闻到一些,当下不再犹豫,挑了一箸面条便吃了起来,有淡淡的酸辣味。
醋香打开嗅觉,那辣椒的鲜香味也随之而来,一酸一辣,呛的谢宣忍不住打起了喷嚏,他一连打了几个喷嚏,鼻子眼瞬间通了。
他继续吃面条,这时面条的鲜、香、酸、辣味儿尽情的被他捕捉到,他好久没吃的这么香了,嗦面的动作急了些,吸溜吸溜的!
金长庆看他吃的欢快,自己也十分满足,这可是连皇帝老子都没吃过的病号饭,自然是香的!
一碗面连汤带水的都被谢宣吃光,他放下碗筷,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意犹未尽,好吃!真好吃!好吃到让他连阿爹阿娘都忘了想了。
一想到这人要在丰乐楼待到他去汴京,他就止不住的高兴,他决定要每顿饭都在丰乐楼吃了!
第053章 第53章
景元四年春, 熙州民暴乱。
带头闹事的人是因青苗法失地的农民,初春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去年秋季的青苗钱刚刚还上, 今年春天又打不过锣鼓来了。
地越种越少,债越欠越多,人越来越穷。
熙州冬天的寒意一直蔓延到初春,料峭的春风将人吹的瘦骨嶙峋。
衣衫褴褛的老农脚踩着草鞋,行了几十里的山路到达了熙州府, 问熙州知州讨要个说法:当初迁民时朝廷允的承诺三年免租免役为何不兑现?官府抑配青苗钱导致百姓失地, 百姓没了田地以后要如何过活?为何去年已失地的农民今年还要被强借青苗钱?
本来一路也闹不到府城里去,只是县衙不作为, 百姓心中的郁结无处发泄, 这才憋着一口气往府城赶!
一开始只是零星三五个人, 短短几日府城外已经纠集了上百人。
熙州的常平、广惠两仓因过度换取青苗钱的本钱而空虚了, 乱民一起,官府连开仓济民都做不到。
最后是知州去城里各大富户家中游说, 这才借来了粮, 开始于城门外面施粥,已经失了地的农户被一一编入军户,地暂且分不到了,只得给上司家里种地,勉强供给吃喝。
谢宣与楚怀秀跟在闻人驰身边, 怔怔的看着这一切,老农那古铜色的面庞上沟壑纵横, 像一陇陇失去的土地, 透着沉重的悲戚。
旁边有将士们在拖拽着乱中被踩踏而死的尸身,埋在黄土地下, 来年又是新的养分。
有的被枭首挂于旌旗前,以儆效尤。
混乱的局面在知州一通恩威并施的操作下,渐渐平息下来。
被招安的乱民蜷缩在城墙根下等候着一碗被人施舍的,掺了沙子的薄粥。
滚烫的热粥需要溜着边喝,没一会儿功夫就见了底儿,腹中有粮,心里不慌,有的甚至交头接耳道:“你们说官府会重新分给咱们田地吗?”
“呵,想什么呢?”有人摇了摇头嗤笑一声。
“实在不行再闹一闹呢,兴许再闹一闹就妥了。”
“你看旗杆子上挑着的那几颗人头,再继续闹下去就是我们的下场。”那人讽道。
“真他娘的什么世道?!”
楚怀秀看着面容麻木的乱民,她低声问闻人驰道:“师父,这些不都是大齐百姓吗?为何还要暴动?”
闻人驰沉默良久后回道:“大抵是肚子饿吧。”
谢宣看着不远处的粥棚,叹道:“这些粮食也只是顶一时之饥。”
颜斐身边的弟子以为他年纪小被乱民暴动吓住了,不由安慰他道:“不过是些庶民罢了,被官府安抚住就好了。”
谢宣闻言没有说话,官府的官员远远不如失地的百姓多,若不是熙州城外设有军营,这股乱民最后会演变出什么祸事来真不好说。
乱民对官府的质问震耳发聩,谢宣也想知道为何想种地的农民,地反而越种越少?
颜斐叹了一口气说道:“这都是青苗法的弊处。”
“即使没有青苗法还有富户的盘剥,师父,其实他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谢宣低声问道,“为什么普天之下不能耕者有其田?这样大家都有地,都能吃饱穿暖,也就没有人枉顾性命去做这刀口舔血的买卖了。”
“这天下耕地是一定的,自然有的人有,便有的人没有了。”楚涵刚从外面回来,随口答道,他又扭过头来对闻人驰道,“你运过来的粮食我都安排出去了,不过……真的不跟上面说一些吗?”
闻人驰摇摇头道:“几袋粮食的事儿,太麻烦了。”
楚怀秀在谢宣身边低声道:“师父连夜从兴庆府弄来好几大车的粮食呢,若不是将人召到兴庆府去太扎眼,恐汴京那边起疑心,师父八成会将这些乱民招走,本也是失地的农民,看着怪可怜的。而如今师父连做个好事都偷偷摸摸的,哎。那些粮食我今早去看过了,师父恐怕又得节衣缩食了。”
能被安抚住的事便不是什么大事,从熙州知州到熙州大营的统领都是短暂的慌了一下,等局面控制下来,他们又镇静了,依旧例处理各项事宜。
颜斐一本参青苗法的折子递到御前,引起了轩然大波。
朝中就青苗法的废立产生了极大的分歧,景元帝生了废除青苗法的心,直言想不到青苗法竟扰民至此,颜斐身为三朝元老,虽远在熙州依然牵挂庙堂,着实不易,他亲自下旨命颜斐回京觐见。
天边的荒野染上嫩青的草色,熙州的冰雪融化殆尽,乍然升起一抹生机,然后凑近看去,并不见什么绿色。好在熙州的路通了,天气也逐渐暖和下来。
颜斐预备带着谢宣往东走,朝两京的地方走去。
谢宣心中很是舍不得。
楚怀秀十分大方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是汴京人哎,只要你一直在汴京,咱们早晚有再相见的那一天。”
谢宣点了点头,他又朝闻人驰看去,但见闻人驰沉默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话都没有多说。
“师父,我还能再见到你吗?”谢宣问道。
“嗯,有缘自会相见。”闻人驰道。
谢宣挥了挥手,朝众人作别,一行人都走出去好远了,他突然嘚嘚嘚的又跑了回来,将闻人驰拉到一边悄然问道:“师父,我都要走了,你还不肯告诉我假如你是熙州牧你会怎么处理这次乱民暴动事件?”
“为师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