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明一家人》 50-60(第6/18页)
示范了一下如何正确的“人工呼吸”。
“要温柔,知不知道,要缱绻,要缠绵。”
“温柔”两个字赵小照认识会写。
但“缱绻”太超纲了,他现在还只认识“钱”和“犬”。
“老爸。”赵小照鄙夷,“你这才猥琐吧。”
“我和你妈这是两厢情愿,不然哪来的你。”
“那我和富贵也会生小宝宝吗?”
赵富贵:……你要对本喵喵做什么……
——我还是个孩子啊,我卖艺不卖身的!
赵鸣低头也要给他来个“人工呼吸”。
“不要不要。”小照捂着嘴,“我是妈妈生的,我只要妈妈亲。”
“你明明是我俩一起生的。”
小照一脸“你少糊弄我”的表情。
“那你再生一个试试,要是我是你和妈妈一起生的,那怎么我在妈妈肚子里,妹妹还在妈妈肚子里。”
小照啧啧,“爸爸,要你有什么用。”
赵鸣:你说他傻吧,你起码知道妈妈才能生娃。
——但你要说他聪明吧,他居然想和咪咪也生一个?
第54章 文正 一 流芳百世不至于,青史留名定……
有宋以来, 文臣仰望的最高标准是八个字——生封太师、死谥文正。
一词定褒贬,想知道古代大臣有多大贡献,看他的谥号就行了。
而对于文臣, 最顶级的谥号莫过于“文正”。
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 是文人道德的极至。
司马光曾赞誉“文正”为谥号中的极品,奠定了其在后世的无上地位, 牢固且无可争议。
有明一朝, 得到“文正”的一共只有五个。
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刘理顺。
其中,方孝孺、倪元璐、刘理顺都是南明追谥的。
正经大明年间,1644之前, 就只有俩——李东阳和谢迁。
而这两位竟都是弘治一朝的内阁首辅, 难不成, 在朱佑治下, 班子竟然是如此的星光熠熠?
要知道,在大明论谥号,杨世奇才是第二级的文贞, 王阳明和刘伯温是第三级的文成。
张居正竟然只是第四级的文忠?
——你李东阳、谢迁, 何德何能能排在这些人的前头?
张宛:“你俩也配?”
而北宋的文正——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八人。
王安石的谥号就比较有意思了,他单谥一个“文”字。
那几个不熟的且放下,就范仲淹、司马光, 你俩和他也差不止一个档次吧。
赵鸣:“你也配?”
你翻开履历,李东阳谢迁名臣也是名臣,但着实没有名到这个程度。
这李谢二人着实也没有什么突出到匪夷所思、可以获得这一重大荣誉的地方。
看来弘治朝,不仅皇帝这个“中兴之主”的水分大,大臣们“文正”谥号的水分也大。
整一个水漫金山,互相吹捧。
张宛看着镜子里, 自己的肚子越来越圆。
这也没法产检,太医也完全不懂个屁,不过——
“我怎么觉得这肚子,比之前生赵小照的要大?”
“有吗,我看差不多啊。”
“你瞎啊。”张宛琢磨,“这应该是个公主啊,难道是个金刚芭比?”
她给赵鸣出了个主意。
“你就跟李东阳或者谢迁说,如果他们听你的话,乖乖配合,死了之后,你就给他一个文正。”
他还不得为你冲锋陷阵、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明朝的文臣,没有军功,爵位是封不了的了,只能指望谥号了。
生前身后,不就这点意思么。
“那万一我死他前头呢,这空头支票可不就是不算数了。”
朱佑才二十多,他俩都四五十了,按说不应该啊。
但实际上,还真就这么回事。
哎,命短的苦啊。
“谢迁和李东阳又不是赵小照,那么好糊弄的。”
说到这儿,他叹了口气,“现在小兔崽子也不好糊弄了。”
次日,谢迁来见皇帝。
赵鸣也不跟他兜圈子了,开门见山。
“谢卿,朕觉得如今宗室人口实在太多,郡王遍地都是,这么多人不事生产却要吃饭,长此以往,如何养得起。”
宗室人口过多,是明末几个要命的大问题之一。
实在是因为,朱元璋对自己那些儿孙好的过份了。
宗室爵位有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个等级。
他把自己的儿子都封了亲王。
亲王所生的嫡长子为亲王,其他的都是郡王,按照这个方式递减。
俸禄也不一般,亲王1万石,郡王2千石,镇国将军1千石,辅国将军800石,奉国将军600石,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
之前咱们怎么算的来着,正七品的县令,年俸禄不过90石禄米。
连奉国中尉的一半都不到。
大明官员:……太祖爷爷,您是不是太双标了……
而且,大明不愧是姓“朱”的,也太能生了。
洪武年间,宗室人口仅有58人,嘉靖年间直接涨到了3万。
《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二十三年宗室总人口为15.7万。
要说,怎么同样是大一统王朝,人家就没有如此严重的宗室问题呢。
唐朝,那是因为每隔几年十几年,就要搞一次政变,突突突一片宗室成员。
比如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就把除了自己亲生儿子之外的近支宗室,全都给物理消灭了,剩下的那都是硕果仅存。
而宋朝,宗室管理更严格。
亲王的嫡长子只能承袭郡王爵位,每传一次降一等。
两宋三百年,世袭罔替的爵位只有五个,其中一个还是衍圣公。
而且,北宋皇子也不会直接封王。
先给个外官、节度使当当,再从郡公、国公、郡王一级一级慢慢升到亲王。
就算是亲王,封号也是从小国开始,慢慢加到大国。
你要是死的早,有可能连郡王都没捞着。
后面的清朝也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只有八个,别的都是降爵。
而且就算是皇子,别说亲王了,爵位也不一定能封上的。
乾隆继后所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