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市井人家: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宋市井人家》 140-150(第11/16页)

见后大为讶然的反应。

    裴昭面露意外,但很快就恢复平静:“好。”

    两人出了宓家宅邸,眼看天色渐晚,裴昭开口:“我家有位远亲小娘子,如今正好十五岁,想要学习厨艺,不知你酒楼里可缺人?”

    “自然欢迎她来。”叶盏收徒弟很热心,不过她很怀疑裴昭这样门第的亲戚怎么会做厨娘,因此多问一句,“我们学徒前半年每月只有几十文,后面学了技艺才有赏钱加工钱,她可愿意?”

    “她走投无路自然是愿意的。”

    叶盏放下心来,看来是真的需要帮助:“那她来便是,我定然会助她自立自强。”

    “嗯。我就知道你会收下她。”裴昭停下脚步看叶盏。

    他的目光自然是钦佩、欣赏,可叶盏在那背后读出了侵略性,他目光灼灼,眼中闪着一层湿润的水光,定定盯着她,肩膀打开,双臂自然垂下,整个人姿势呈现出自信和坦然,就像雪里的云豹在打量猎物,目光沉沉,透着势在必得的自信。

    叶盏不自觉往后退一退,心里有点纳闷:小裴大人素来彬彬有礼,怎么会有这么进攻性强的一面?又一想,或许天下的男子在面对心上人时,都没有什么温良恭俭让。

    这么想着,她好容易散了烟粉的两颊又染了温度。

    裴昭没有就此作罢,他继续往前一步。他的步子比叶盏步子大,一退一进,反而让两人的距离更近。叶盏几乎能感受到裴昭身上玄绿暗纹缎衣上的热气,她今天以来第一次看清楚上面的图案:原来是竹子竹叶。

    翠竹青青停僮葱翠,竹叶梢头袅袅青烟氤氲叆叇,蔓延成一片竹海。

    飘荡着茫无涯际的雾气,随着裴昭的心脏跳动而蓬□□伏,几乎要逼近叶盏心迹。

    叶盏口干舌燥,似乎心里也有什么游丝飞絮随着竹林起伏。寸地尺天之间,似乎只余了两人,与这一隅青青竹林。

    其实他们的距离并未突破礼仪的规范,但叶盏没来由得慌乱。她艰难动了动脚,想往后退一步。

    裴昭却并未任何逾矩举止,只是从怀里掏出一串手链递过来:“辽国土产,想着赠予你。”

    不知为什么叶盏大脑很空白,只是木然顺着裴昭的手看过去:

    手链是珍珠串成,浑圆,在夕阳下温柔泛着温柔内敛的光泽,一派闻融敦厚的样子。

    “莫非……不喜欢?”裴昭见她没反应,看她脸色。

    叶盏一笑,裴昭没了刚才略地攻城的式遏寇虐感,才像她熟悉的那个裴昭:“不是,喜欢。”

    她大大方方抬手,接过珠串。

    裴昭看了看她手握着的地方。

    那里还沾染着他的体温,适才还被他攥在手里,如今沾染了他温度的手串已经被她妥帖握在了手心。像是……两人的手指间接通过手串……握了握。

    只要一想到这个假设裴昭就感觉胸膛下某个地方就狂跳不止,温热的血立刻变得滚烫,冲刷着血管,想有什么猛兽几乎就要从深厚的胸腔下喷薄而出。

    叶盏没留意,还在欣赏手串:“好看。”这不会就是后世绝种了的东珠吧?

    “过几天我还要……提亲。”裴昭吸了一口气,似乎在努力遏制着什么,“你可愿意?”?

    叶盏放下欣赏珠串的手,她不是拒绝过这人了么?

    “昨天瞧见你被人挟持,我……”裴昭神色也变得凝重,“我就想好好护着你。”看到叶盏劫持那一刻他周身的血都凉了,原本他一直想尊重叶盏意愿,可那一刻他想的是管她愿不愿意他就要将她留在身边寸步不离保护她,永生永世都不要让她离开他的视野。

    还没等叶盏回答,裴昭又接着开口:“昨夜我想好了,你不答应也罢,我还会一遍一遍求。”他也是昨天才想明白,原来极致的爱会让人性情大变:谦和者变得霸道,霸道者变得胆怯,毫无道理可言。

    那叶盏会生气吗?

    裴昭看着叶盏脸色,试图捕捉到她的任何情绪:万一她生气呢?

    但让他意外的是叶盏并未斥责他,而是笑眯眯答:“那你就来求吧,看看我什么时候应了下来。”

    裴昭眨眨眼,随后也跟着笑了起来:“好。”

    家里宓凤娘嘀咕了一句:“倒是个上进的。”她倒不是贪慕高枝,实在是这孩子瞧着上进又扎实,做事沉稳,甚得中老年人喜爱。

    “难说。”叶大富难得的敢跟妻子唱反调,瞧着玉姐儿不在跟前就道,“那闵家小公子一开始不也千好万好?”

    这些富贵人家公子哥他是一个都瞧不上眼。

    “说起来闵家小公子得知盏儿被劫持后还特意派人来送了礼压惊。”宓凤娘叹气,“可惜他那个娘……唉,算了,也不怪他娘,怪两家门第不同。”

    都是做娘的,她也不想为难闵夫人,人家不想儿子低娶也是题中之义。

    “管他什么人,反正不能让女儿伤心。”叶大富可不怕那个。

    第148章 第 148 章

    叶盏被坏人劫持一事在附近街坊中引起了轰动, 种种消息甚嚣尘上。

    宓凤娘天生好人缘,早在事发当晚就已经与各路情报站说明了始末根由,将那杀千刀的劫匪骂了一万遍。

    来酒楼的食客们也议论起此事, 不过不是因为叶盏,而是这桩案件着实太过骇人视听:

    那些匪徒是辽国奸细,混杂在普通市民当中,这次眼看朝廷要与西夏联手, 辽国奸细便趁机损毁粮仓,伪造出西夏人动手的虎踪猫迹, 为的是制造两边仇怨,好叫结盟受损。

    这件事发生后百姓果然受到挑唆,义愤填膺冲到藩坊暴打西夏人,还砸了两个西夏店铺, 两边结盟之事顺势停了下来。

    幸好裴昭在看到现场后并未草率结案, 而是选择了认真再次审核, 从细枝末节发现疑点——现场遗留的西夏人用具里有一件是西夏人祭祀所用,极为圣洁,绝不会随便遗落。

    这一推敲就发现不对, 顺着祭祀用品售卖商人找到了辽人购买的记录。这件事就一下清晰明了:原来是辽人从中作梗, 想模仿西夏人,奈何对西夏文化只了解皮毛所以才将祭祀用品丢下。

    裴昭探查清楚后, 直接昼夜赶路到了辽的地界,将逃窜的犯人抓捕归案,甚至神不知鬼不觉将他带出辽的边境。

    甚至在回京后还立刻捣毁了辽奸细的一个窝点。

    案件水落石出,朝廷和西夏重新开始修好结成。虽不算永结同心, 但也彼倡此和其乐融融。

    这下裴大人可算是立了大功,直接升职, 升为了开封府推官。

    开封府推官掌刑狱讼诉,虽然职级不高,只是从六品,但是开封府里除了开封府尹、开封府判官这两人之外的第三把手。

    这是什么概念呢?宓凤娘以前对外宣称自己与长公主旧识,如今开始转口宣扬自己与小裴大人熟悉得很:“那孩子常来吃饭,最喜欢咸口的,我腌的茄瓜他能吃半盘子呢!”

    一番春秋笔法,一下隐去裴昭是来酒楼吃饭,听上去似乎是来宓家吃饭,是相熟世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