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市井人家: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宋市井人家》 130-140(第6/17页)


    "没有。"小娘子声音带着笑意,“堂哥如今放着钟鼎之家不当去当盆菜世家女婿,从簪缨之族变成庖厨之徒。我看他持盈保泰佩金带紫颇为自得呢。”

    盆菜?

    盆菜世家?满汴京城也就她们叶 家酒楼有盆菜,莫非这人跟自己家有些渊源?

    室内几个小娘子一时安静下来,都竖起耳朵听起了外面的话。

    那一行人见楼上安静,还当没有什么客人,说话便也毫不客气,本来他们这些世家子弟有时候会将刻薄当犀利,喜欢逞口舌之快。

    “婶娘也是无奈才应下了这门亲事,否则堂哥天天在家闹。”

    “那也难怪。”少女娇俏笑,“堂哥那样放浪恣意,长辈总以为他以后不是吃五石散就是醉眠妓子家,如今不过是求娶个民间厨娘,已经算让长辈们满意了。”

    玉姐儿脸色顿时变得煞白,将厨娘与妓子相比,这是极大的羞辱。

    “也不知道小娘子姓甚名谁,这般看不起人?”叶盏才不管那么多,问旁边伺候的小二。

    小二不敢隐瞒:“是闵家!”

    屋里的小娘子们齐齐倒吸一口凉气,哪里有那么巧的事情?这人八成就是闵穆堂妹。

    玉姐儿面色更加苍白。

    “厨娘怎么了?”叶盏瞥见了玉姐儿的脸色,第一个冲出去,“莫非你家饭菜都是地里庄稼自己乖乖儿切段炒熟送进人嘴里的不成?”

    那娇俏少女没想到原以为没人的包间里冲出个人,吓了一跳。

    叶盏连珠炮一般:“既然照你的说法,那么伊尹、易牙这些人都是下等人?比不得你?”

    说着还上下扫视她一眼:“我明日就去府上拜会,好让人知道贵府上下知道贵府连宰相都看不起。”

    她几句话就说得那小娘子面色苍白,谁敢背负这么个名声呢?赶紧道歉:“是我不好,您不要放在心上。”

    叶盏几句话逼退了无礼的小娘子,可回到屋内见玉姐儿还是脸色不好。

    姐妹几个对视,叶盏小心翼翼劝她:“谁家都有几门糟心亲戚,别放在心上。”

    玉姐儿摇摇头:“她说的是实话。”

    正因为是实话,所以才更扎心。

    这下玉姐儿也没什么买东西的心情了,将东西退了,索性回到酒楼里闷声做事。

    当天闵穆来酒楼,只见玉姐儿不理会他。

    闵穆一头雾水,还是叶盏告诉了他缘由:“姐姐不让我告诉你,恐怕伤了你们亲眷间颜面。”

    闵穆当时就怒了:“好个十六堂妹,处处坏我的事!”说完后赶紧对叶盏赔笑脸:“还请二姐好好帮我哄着玉姐儿,莫让她生气伤了身体。恨我就打我骂我生气,都使得,只一桩,莫气坏了自己。”

    当天那闵家十六娘就哭哭啼啼来叶家请罪。

    她家应当是闵家分家出去的旁支,否则也不用说“回闵府”,既然要仰仗主支的权势,自然姿态要做足。

    玉姐儿倒好脾气,没为难十六娘,笑着接受了她的道歉。

    闵穆更是自打之后就在亲戚跟前放出狠话去,说家里亲眷若有人再贬低自家未婚妻,便一概翻脸断亲。

    这消息传到酒楼,几个姐妹围着玉姐儿羞她。

    玉姐儿脸红了一大片,赶紧拉叶盏衣袖转移注意力:“明天打春牛了,我们去瞧热闹。”

    打春牛是大宋立春日的传统民俗。

    冬至节后辰日用土在桑木骨架上塑一个高四尺的泥牛,等立春这天,从官家到各级州府都会亲手鞭打春牛,寓意春日到来。

    听说官家还会赏赐金银做的幡胜给王侯功勋世家,以示亲近。

    叶盏在这时才知道过年时贴在门楣上飘飘随风的镂空花纸叫做幡胜,

    民间也会卖小春牛,小小一个,花装栏坐,身上还会画四时八节的花纹,由大家买回去玩。

    这天民间流行贴春幡装点雪柳,迎接春日。

    这样的大日子,叶家酒楼也随之推出了新品——鞭打牛宴。

    这是何物?食客们都纳闷:“难道你家酒楼也有泥土做的春牛?”但那是泥做的,万一和食材混合在一起,太脏了吧?

    “自然不是,您点了就知道了。”伙计卖个关子。

    点了后,先上面做的馒头牛,看着倒挺活灵活现,身上用各种颜色捏着花纹,看着一盘子馒头牛都不重样,旁边还贴心放了一根獐子肉干做的”鞭子”食客可以拿着獐肉鞭子抽馒头牛。

    最吸引人注意力的是一个大麻球,麻球圆圆胖乎乎的,上面插着个牛脸。

    “这种画法却没见过?”食客自诩自己书画造诣颇深,但仍旧没见过这样的画法:牛的脸圆乎乎,眼睛特别大。

    这是叶盏特意用后世的卡通画法画出来的。

    “大大的圆鼓鼓肚子,倒也贴切。”

    食客们用小锤锤麻球牛,敲着敲着“咔嚓”一下芝麻球就碎了。

    原来这么大,里头却是中空的,薄薄一层圆外皮,

    敲开后里面又脆又爽,芝麻粒满天飞,掰开的脆响满屋回荡。

    送进嘴里,“脆脆的。”脆生生的薄片碎在嘴里,混合着芝麻粒的香气,酥香极浓。

    “这是怎么做的?”

    “这么大一个圆球,内里却是中空的?”食客们好奇。

    这却简单,是糯米粉加了热糖水,再发酵静置,裹上白芝麻后就开始不断下锅炸。

    徒儿几个跟着学习这技艺,纷纷哀嚎:“可不是轻省活计。”

    一手拿着铁做的超大漏勺在油锅里不住转动,一手拿着长筷子防止麻球掉落,还要一边提防油太热烧焦了麻球,一个麻球做下来胳膊、手腕、大臂都痛得发酸。

    也就是叶家酒楼上下有三十号人,一人做一个也能有三十个,否则一般的酒楼还真吃不消。

    叶盏也做得腰酸背痛,好在这麻球利润极高,只是简单的油和面混合就能因为稀奇卖出远超过原材料的价钱。

    当然也依赖于如今人力成本不值钱,要是到了后世人力成本高企,这道菜便也随着雪衣豆沙等功夫菜一样逐渐没落从菜谱上消失了。

    叶盏还想做一个仙桃奶冻,可惜没有巧克力,便只能遗憾作罢。

    还有一个泥牛,却是面糊做的,里头包裹着的是小鹌鹑,外面还包一层荷叶,显然这是用叫花鸡的做法做的鹌鹑牛。

    立春是个大节日,客人们原本就喜欢往家买泥土做的牛以迎接春日,没想到叶家酒楼的打春牛套餐三个菜,全部是春牛,又能吃又能玩,看着还很有趣,于是纷纷掏钱购买。

    这份别出心裁的牛宴在立春这天卖得飞快,人人都喜欢,特别是其中硕大的芝麻糖球,着实好玩有趣,拿来哄家里孩子最合适不过。

    因着是城里独一份,旁家酒楼只有羡慕的份:现在要模仿也来不及了。立春就这么一天,除非明年立春再出来跟风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