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市井人家: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宋市井人家》 100-110(第4/17页)

叶大富先开口:“怎得带了这么多人来?”

    乡亲们也不见外:“横竖孩子在家里吃口饭,不如早早出门去学个手艺。”

    叶盏弯下腰,看了看那七八岁的小女孩,要是在后世她还是个娇生惯养的小女孩呢,说不定还缠着妈妈要艾尔莎的纱裙,可是在这里却已经是个小大人模样,看叶盏的眼神怯生生,带着讨好的笑。

    叶盏叹口气:“这年纪太小的在家里再多待几年,我要十二岁之后的。”她还没有雇佣童工的想法。

    又担心自己说了这话会导致家长又将女孩儿卖到旁处,赶紧补充:“我这里收徒弟不要工钱,你既然愿意给我交工钱,就将这钱留着将孩子养到十二岁再送来给我,还会按月发钱给她。”

    这话一说,晒谷场上候着的乡亲们沸腾了: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啊!

    历来村人出外学徒都要交钱的,这叶盏居然不收钱,居然还有工钱。

    这还有些犹豫的,当即起身回家去叫自家女儿过来参选:非但能少一个人口粮,还能多一份赚钱的路子,谁会不心动?

    只有那些孩子超过十二岁的乡亲叹气,不过转念一想,叶盏说了十二岁之后还收,只要将女儿养几年,等到岁数送过去便是。

    叶盏又看了看那几个年纪妇人打扮的:“这是……”

    旁边家人赔笑:“家里养的童养媳,养大后我儿去了,留着他在家里吃白饭,便给她寻个活计。”

    叶大富板起脸:“我女儿是待嫁女儿,你送这些人来,好生没道理。”寡妇一来不吉利,二来有了自己主见容易挑事不便管理。

    谁知叶盏摆摆手:“没事,留着吧。”

    她环视了那群女子一眼,高矮胖瘦都有,虽然去了几个年龄尚幼的,却又加了几个家人临时改主意的,便仍旧有十四人。

    叶大富将叶盏拉到一旁,悄悄与她咬耳朵:“先看指甲没污垢的,说明爱干净,再打听家人有没有偷奸耍滑的,再去掉口齿不清的。”这么筛选几个来回,便也能筛选出五六个人才。

    谁知叶盏听完后居然开口:“你们都随我走。”

    “都要?”别说叶大富了,就算是周围村民也都惊了,有人扬声喊:“人贩子来村里挑人都会挑选一二,你怎得一个都不选?”

    还有人问:"你莫不是要带孩子们往见不得人的地方去?"

    叶大富狠瞪了那人一眼,直到那人被怵得后退一步,才转身问女儿:“这人性如此,百里挑一欢天喜地,全都要反而心存疑虑,你怎得不挑挑?”

    “我想着都带了她们走。”叶盏很平静,她来之前还有心挑选,可是见到那些女孩子的刹那立刻改变了主意。

    她们有人头发枯黄,有人眼神木木,眼珠子连动都不会动,有人充满期盼似乎叶盏就如救世主一般,衣服都很朴素,缝缝补补的已经算是好衣裳了,许多人都是身披破烂,褴褛到说不上到底是不是衣裳,如今已经初秋,许多人别说袜子了,连鞋都没有,还打着赤脚。

    看到她们,叶盏忽然想起从前宓凤娘跟她说“从前有穷人家里全家穿一条裤子”的事来,自打穿越到大宋,她一直待在最繁华的都市欣赏这个时代的繁华,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这个时代的贫瘠。

    很难想象,这座村庄离汴京城不过半天车程。

    “可我们用不了那么多人啊?酒楼哪里用得上这么多人?”叶大富懵了,没听懂女儿的话。

    “我若不带上她们,她们就完了。”叶盏可以想象这是这些女孩子最后一个机会,若她不带走她们,她们就会在村庄里早早嫁人生子,或者因为家人付不起高额陪嫁而待在娘家做一辈子奴隶。

    叶大富咂摸一回女儿的话,沉吟了片刻到底点点头:“也罢,不是人人都能嫁给地主。”他家从前在村里算是地主,生活自然好些,但这些百姓们自然也不一定有运气嫁给地主,倒不如都带到汴京去:“也给你们姐俩积些福德。”

    叶盏便转头向那些人开口:“这些人我都带走,但只能保证每个人能吃饱饭,其中表现良好者才能得工钱,而且不是每个人都会保证做厨娘,我观察一段时日,若是其中资质不够者会推荐她做旁的体面营生,当然若她不愿,也可自行回家,你们自己看看,愿意就跟我走。”

    乡亲们面面相觑,可很快就想明白了,这也划算,横竖家里不用养女儿了,还能叫女儿去汴京城里走一趟,学些城里的见识回家再嫁人也能多些筹码。

    因此都点点头:“可以。”

    叶盏便雇了一辆车,带这十五个小娘子走,她们还要收拾包袱衣服,却被叶大富拒绝:“还是莫要了,回城给你们寻些家里旧物用旧衣服穿。”

    能省下东西来,村人们自然感激不已,纷纷感激叶大富:“好人,厚道人,发达了也不忘记提携乡亲们一把。”

    叶大富摸摸鼻子,他倒不是忽然转性变大方慷慨,而是担心这些孩子们身上有虱子,回头从衣服上传染到自家人怎么办?

    带着这些人回到了汴京。

    宓凤娘先是惊讶:“乖乖,怎得来了这么多人?”

    再听说叶盏的想法后便也不责骂了,转而指挥她们:“各个都随我去香水行去。”

    直接带着她们去了阮家香水行,开了个包间,拿出叶家村的土话,命令她们脱衣服。

    这些小娘子有几个认识宓凤娘,又听到熟悉的家乡话,抵触心便不大,再加上被宓凤娘颐指气使的气场唬住了,乖乖脱了衣裳。

    宓风娘又花钱请了香水行里剃头发的女师傅,给她们剃了光头,当中有人要闹,立刻被宓凤娘吓唬住:“头上有虱子,要被官府杖责的。”小娘子们一下就噤声了。

    随后宓凤娘将她们脱下的衣服扔了去,又吩咐叶盏两姐妹回家拿些家里不用的衣裳:“先前我存旧物你们还嫌,如今倒看看,都用上了吧?”就连玉姐儿叶璃小时候穿过的衣裳如今都能用上。

    那几件衣裳自然不够,叶盏又去寻了蓬蕊、沈娥、杜月娘,听说衣裳是给乡下来的学徒们穿,沈娥拍手笑:“可好了,我正愁没借口买新衣裳穿呢。”

    几人拉拉杂杂也寻了十几套衣裳出来,叶盏便捧着送去香水行。

    香水行里阮夫人大开眼界:“洗了好些热水才有清水流出来。”她怀疑这些小娘子好几年没洗澡了。这话刚说出口,一帘之隔有位小姑娘不好意思笑:“哪里是好几年,是打落地到现在都没洗过。”

    十几人洗澡倒麻利,有了宓凤娘教导,她们又大的带小的,便都相帮着将澡洗完了。

    当中还有要哭的,觉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随意剃发,却看见了新衣裳,立刻就不哭了:村里的女孩子要家境又受宠的才能几年穿一件新衣服,哪里能有这么光滑还有绣花的细布衣裳穿?顿时早就将不乐抛之脑后。

    还有人哭,原来农村有种习俗,说不能轻易洗头,否则死了以后要在地府喝完自己的洗澡水洗头水才能投胎,被阮婶子骂了一顿:“我这条街都是洗澡的香水行,常有每天都来洗的客人,照那个整治法光是我这条街的客人就能把喝水的地方堵死,谁也别想投胎,这几年都别想有婴儿投胎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