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朕皇陵远亿点: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离朕皇陵远亿点》 110-120(第12/21页)

咬住这块骨头。

    毫不掩饰的目光灼得赵珩头皮发麻。

    片刻后,姬循雅才笑了起来。

    “既然陛下想要,”姬循雅道:“臣自然要奉上的。”

    这便是,允许赵珩去见太后的意思。

    帝王紧绷的呼吸骤然放松了,心绪一上一下刺激太过,方才对于姬循雅的怨恨在对方难得宽容中居然意外地消解了几分,随后才意识到自己想法之可笑,忍不住狠狠掐了下指尖。

    姬循雅不急着拆发冠,目光却慢悠悠地扫过赵珩全身。

    他毫不意外地看着帝王的身体愈发紧绷。

    落到腰间时,姬循雅五指抬起,仿佛确认着什么似地摸了下。

    皇帝强忍着挣扎的欲望。

    姬循雅看他身体绷得愈发紧了,轻轻一笑,道:“陛下,不要怕臣,臣并无冒犯龙体之意。”

    赵珩闻言险些嗤之以鼻。

    这话姬循雅还是拿去哄鬼吧!

    姬循雅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他安抚般地揉了揉赵珩,却只换得对方更加警惕,“臣将身上的玉解下来给陛下可好?”

    赵珩道:“戴将军的发冠已是不该,怎可再让将……”

    迎上姬循雅的视线,赵珩缓缓噤声,他深吸了口气,道:“多谢将军美意。”

    姬循雅解下腰间玉饰。

    不是玉佩,而是一枚色艳若血的环。

    赵珩目光一滞。

    是……这个?

    他心绪莫名,下意识地伸手接过,却被姬循雅错开了手。

    “将军?”

    赵珩的目光此刻真真切切有些茫然。

    姬循雅俯身,轻声道:“陛下太心急了,”他爱怜地揩过赵珩的喉结,“还是今晚,再将这枚玉环戴给臣看吧。”

    何谨当然听不见姬循雅的声音,只在悄然抬头时,看见了赵珩由红转白的脸色。

    是惊怒、是耻辱、更是,愤恨。

    ……

    两个时辰后,长信宫。

    赵珩更衣的时间本不长,奈何每一件事都要姬循雅亲自经手了他才算满意,因而耽搁了好一会。

    赵珩来长信宫时正是午时。

    日光盛极,既是至阳又是至阴时。

    庭院由重兵把守,裹挟着落叶的风吹过人面,诸守军却巍然不动,形同石刻铜雕,一派威严肃杀之感。

    众侍从压下心中恐惧,迎赵珩入内殿。

    姬循雅没跟来。

    自封闭皇宫后,许多机要事务必须姬循雅亲自出面料理,他并无太多闲暇逗弄皇帝取乐,更何况,他也没有跟着赵珩的必要。

    其实众人也想得明白,恐怕在那位手握重兵,权倾朝野的姬将军看来,无论是皇位,还是皇位上的那位陛下,都早已是他的掌中之物,帝王没有反抗之力,只有顺从逢迎以保全性命一条路可以走。

    赵珩踏入内殿。

    迎面,一股苦得人反胃的药味扑面而来。

    赵珩脚步顿了顿,而后步履沉重地向内走去。

    床帐低垂,内里人面模糊不清。

    赵珩只能隐隐看见一个影子,他沉默了下,问身边侍人道:“这是怎么了?”

    侍人悲戚地回答:“太医说了,娘娘忧思过度,五内郁结,又……”她顿住,不能说也不敢说,但显然原因就是姬循雅封宫,形同谋逆的举动刺激到了太后,“太医给娘娘开了药,用后不得见风,只得暂且如此。”

    赵珩抽了一口冷气,忙上步。

    “太后。”

    只两个字而已,声音却已哑得不能听了。

    纵然知道赵珩看不清,太后听到他的声音还是闭了眼。

    她未回答,两行泪倏然滚落。

    “你来了。”太后嘶声道。

    赵珩道:“是。”沉默片刻,“竟不知,太后竟病成了这个样子,是我不孝,令太后徒增烦忧了。”

    太后苦笑道:“事已至此,本就不是人力可勉的,皇帝也不必太过罪己了。”

    不必太过罪己的意思是还得罪己。

    其实倘若皇帝是个平庸的守成之君,面对这种局面也无能为力,但若皇帝平庸良善,也不至于令时局恶化到今日这般田地。

    皇帝无言反驳,只垂首,悲恸闭目。

    太后道:“皇帝,我就要死了。”

    赵珩大惊失色,“御医医术高超,定然能治好太后的病,便是宫中的大夫不好,朕便广选名医,来为太后诊治!”

    太后轻轻摇头,“身上的病好治,心病却难医。”

    再开口,她的声音带了几分更哽咽,“皇帝,我就要死了。我十六岁入宫,至今日,已逾二十载,哀家享天下养,本,无甚遗憾之处,只是……只是……”

    赵珩心中一凛,忙握住了太后伸来的手。

    二人隔帐相对,似乎都看见对方眼中闪烁的泪光。

    “只是我大昭三百年江山,竟要断绝在贼人之手,”太后泪如雨下,“哀家有何面目去见先帝,我儿,百年之后,你又怎么该面对历代先君啊!”

    第116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后语调悲戚, 声声泣血,说至最后,尾音透出一股凄厉, 听得人既肝肠寸断, 又觉毛骨悚然。

    诚如卿言, 赵珩深以为然,他们怎么有脸去见朕!

    自赵启往上数四代帝王,有一个算一个,赵珩都恨不得将其吊房梁上打死,奈何这几个皇帝死得最早的投胎转世都该好几次了,他又不能去挖皇陵, 只得暂且忍着。

    赵珩扶帐, 垂首嘶声道:“一切皆是朕之过,致使国都沦丧,权臣窃柄,”精致的帐幔被他攥入掌中,拧做狼狈不堪的一团,“累及太后与朝臣宗亲, 与我一道受辱。”

    赵珩思绪转得飞快,心道他这辈子最大的过错就是立国,他二百多年前不建立昭朝, 如今昭朝岂不是就无亡国之危了?

    这个荒诞念头险些把赵珩逗笑了。

    他对面的太后闻言第一反应居然是她这个儿子也算有了点长进, 知道是自己的过错,而不是扯出一堆诸如被奸臣蒙蔽,内侍篡权阻塞皇宫内外联系的鬼话。

    皇帝认错的态度很真挚, 可惜百无用处。

    太后眼中若有泪光闪烁,“我与皇帝是母子, 宗亲亦是皇帝至亲,怎能说是累及?”她温言安慰了一句。

    此时此刻,此种境遇,皇帝闻言大抵会十分动容。

    赵珩也表现得很是动容,哽咽道:“是我无能。”

    隔着帐幔,皇帝的身影朦朦胧胧,唯见他双肩轻颤,似乎在强忍泪意。

    太后等了片刻,只等得赵珩压抑颤抖的气音,也不见后文,她不虞地扬眉,静默片刻,骤然开口,“皇帝,事已至此,哭泣又有何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