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在恐怖游戏匡扶汉室》 24-35(第13/22页)
这人却称太祖为本初,便说明太祖在装袁绍身份,那他是不是该自称袁叡?
这,这……岂有三姓天子之理?
曹叡还没考虑好,就又看见了曹丕,当即撇下了心中犹豫,来到曹丕面前恭敬拜下,道:“父皇。”
“?”曹丕看着眼前这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仔细盯着看了又看,看出了一些相似,正是他时间在线只有十五岁的曹叡。
曹丕不由愣住,道:“叡儿?你……你为何称他太祖?”
“……”曹叡不言,他更想知道太祖到底在想什么。
尽管沉默,但曹丕和曹植已经推测出了几分,再加上先前这位“袁绍”对曹操话题的反应,是相当可疑。
司马懿笑了笑,看戏。
曹家子辈对曹操的态度,那是又敬又怕,其中曹丕最惧之,唯独曹冲与父亲最为亲近。他永远记得,曹冲夭折后他正安慰伤心的父亲,父亲却怒视他道:此我之不幸,而汝之幸也!
父亲甚至觉得,他的心里在欢呼雀跃。
自从宛城之战,曹昂战死后,父亲对他的眼神就充满了厌恶,他越是优秀,越是努力往上,父亲越是厌恶。
他时常想,是厌恶他独自纵马逃走了吗?那个时候他只有十岁啊!
在那件事之前,父亲也曾像培养兄长曹昂那样教他,所以他六岁能张弓,八岁能骑射,十岁能在叛军之中骑马出逃。
他没有得到夸奖。
哪怕在父亲死后,他登基为魏帝后,他仍旧恐惧着,仿佛父亲临死前的眼神都在感叹:如果当年死的是曹丕,而不是曹昂就好了。
贾诩说废长立幼,可见刘表袁绍子嗣之争,所以在他和子建之间,父亲选了他。
但是弟弟曹冲在时,父亲根本没有这样的顾虑,他和子建是没有半点机会的。
此时,他看着眼前手握青龙刀的红衣少年,根本无法和那个不怒自威,睥睨天下的一代枭雄联系在一起。
哪怕少年看他时也带着几分反感,可和父亲那长年累月积攒下厌恶相比,已经显得足够好了。
“父亲?”曹植已经上前一步,与曹操和侄子曹叡相认。
子建也得宠,虽不及仓舒,与他相比也是天上地下。
只是这么一会的犹豫,曹丕又惶恐起来,因为曹植比他先了。
身穿天子冕服的曹丕慎重拜下,冠冕上的九色毓珠摇晃碰撞,显露着他大乱的心境。
“父王!”
又想起刚才商船上的种种对话,眼下比起见到父王更糟糕的事情是,这个少年的父王他要匡扶汉室。
年轻的魏帝抬首,寒眸中透露这下意识的讨好与骨子里的倔强和不甘,道:“既然父王组建联盟匡扶汉室,可朕、我此时汉帝已经禅让。我魏联盟愿做附属,以父王之志为先。”
如果真如先前所有,所有人都能有改变的机会,那么他们只是毫无关系的个体,借联盟彼此利用而已。
再向此间未知的汉帝称臣有何不可,一切终究,还是要以回归本身世界后的情况来说。
曹操后退一步,心想此子能屈能伸,难怪能成大事。
既然魏联盟愿意做附属,当然再好不过,他也不可能强求这个曹丕回去后还还政于刘协,那样恐怕只会天下再乱一次。
魏联盟盟主都这样了,何况眼前站了个爹,曹植也愿意加入匡扶汉室的行列。
他所争的只是魏公继承权,将来就算父亲称王,那也是魏王继承权。如果说是称帝……他感觉自己做不出来逼迫刘协让位的事情,倒是愿意继续广结名士,招揽贤才,治理魏地,若朝廷需要人才,他还挺乐意推荐的。
另一个魏帝曹叡则想得更透彻,既然大家互不冲突只是合作关系,联盟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看戏着的司马懿咂咂嘴,觉得没意思,便不再观望,也上前作揖道:“在下司马懿,字仲达,幸……”
“老贼!”他话还没说完,刚才还平静淡然的曹叡突然暴怒,竟是直接抽剑要砍。
【作者有话说】
鱼脍:生鱼片——
甄宓二曹的三角恋是后世杜撰的故事,就是流传太广了,就算11岁的曹植早熟,甄宓也不会炼铜——
曹丕《典论·自叙》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骑射矣。以时之多难,故每征,余常从。
能十岁就随军学习,曹操当时应该是想和曹昂一起培养的,但凡曹昂是正常战死,或者当时曹丕不在宛城,或许父子二人的关系都能好很多。曹植更像是曹操故意用来鞭策曹丕的,看中的曹冲死后还赐死了和曹冲关系好的周不疑,原因是以后曹丕驾驭不了周不疑这样的大才。
第30章 幽灵海盗船
年轻人身体挺好,就是老了会头风
在曹叡的时间线来看,司马懿是个被埋没的人才,是大魏的顶尖忠臣。
虽然太祖和先皇都强调不给他兵权,都否则必成后患。
但当时蜀地诸葛亮北伐屡次犯境,朝中一时无人能应对,人心惶惶,他就大胆启用司马懿,还给了兵权。
司马爱卿没有让他失望,面对被诸葛亮挑拨的叛乱紧急情况敢不惧天子猜忌先斩后奏,以国家安危为首。
而曹叡明鉴忠奸,嘉赏司马懿,更让司马懿肝脑涂地报效天子厚恩,绝无二心。
哪怕后来听土夫子说司马家篡权时,曹叡都是不信的,后人所言和自己亲身经历当然是信自己。直到他解锁了司马懿的人物生平,看到了他在洛水河畔放屁。
“阁下为何对我刀剑相向?”此时的司马懿还不知道自己和曹叡的关系,毕竟在他的时间在线曹叡还没出生,曹丕都只有十五岁。
已经知晓他是魏帝,如今是汉臣的司马懿没有称以陛下。
曹叡被曹丕和曹植两位长辈拦着不敢放肆,一旁曹操则是你们干嘛拦他的表情。
“司马懿!”曹叡是真的很伤心,伤心的不仅仅是最后的结果,更多的是过程。
其实司马懿也像他所说的那样,做到了肝脑涂地以报天子厚恩。在曹叡在世期间,他像辅佐刘备的诸葛亮一样忠心,听闻曹叡病重更是夜行四百里入京,跪在榻前泪流满面。
记载中的自己,明知将死,忍着一口气等司马懿来,见到了他交代后事才无所恨而去。
君臣如此,夫复何求。
可是等到曹芳继位,他就不像刘禅的诸葛亮那样继续当个执掌大权的忠臣,没多久就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再到后来因曹爽试图专权多次打压,他韬光养晦,一朝反击成功夺权,自此专权。
臣负君。
“……”司马懿一脸莫名其妙,观此人仪表不凡是个大丈夫,怎盯着自己哭了起来?好像自己做了天大的错事,辜负了他一般。
司马懿比较看得透,从知道不同时间线的人来自不同的世界开始,他就对人际关系无所谓。只以他自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