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火葬场实录: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陛下火葬场实录》 30-40(第10/15页)

戏丛间,灵动活泼,颇有生趣。

    山路并不难行,还未到黄昏时分,她已站到了寺门前。

    寺门掩映在两株三人合抱的榕树间,“千佛寺”三个大字古朴而又劲逸,匾额上已有几道细细的裂痕,但无损其庄重。

    有小沙弥早已等候在此,引嘉懿郡主入寺歇息。

    以往每年秋天,靖平王都会来寺中礼佛,祭奠亲族。故而寺中专意为靖平王府辟了一处禅房,就在后山。

    小沙弥引着路,絮絮叨叨说起这些琐碎小事。

    禅房一进院落,收拾得干净整洁,在这山中别有一番雅趣。

    顾瑜安择了东厢房来住,原本便是计划在这寺中住上一两日。

    檀佳在屋中整理行囊,平淮绕着院子检查一圈,神情严肃起来。

    相隔不远,那一处院落有重兵把守,等闲人靠近不得。

    “贵客是昨日来的。”小沙弥只知这一点,余者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不妨事。”瑜安道。佛门清净地,如此大费周章的来客,身份必定不寻常。

    话虽如此,瑜安没有什么探究的心思。

    在禅房中休息了半个时辰,小沙弥来引郡主去拜见千佛寺中的法镜主持。

    “师傅刚诵完晚经,现在宝殿中。”

    夕阳的余晖洒落寺间,倦鸟归巢。

    大殿中,法镜主持好似沐浴在佛光中,“笃”“笃”的木鱼声回荡在寺间。

    “主持。”瑜安合十行礼。

    昔年顾家族人亡故,正是法镜主持应小叔叔所求,为他们超度了亡魂。

    法镜主持在寺中已过半生,身披旧裟,望着面前年轻的女施主,神情慈悲。

    他与顾王爷乃忘年交,一年一年,他见证着那家族覆灭、失魂落魄的少年,逐渐长成一代战神,居功至伟而主不疑。

    许是王爷心诚感动上苍,佛祖赐了亲人重回王爷身边。

    “明日老衲会为施主开济善堂,还请施主今夜好生歇息。”

    千佛寺中为顾家人设灵祭奠,即使先帝下旨重修顾府祠堂,王爷依旧年年来寺中祭念亲族。

    “多谢主持。”瑜安诚意道了谢,未多搅扰主持清修。

    ……

    沿着来时的路往禅房去,人间四月,后山的桃花灼灼盛放。

    瑜安存了些赏景的心思,不过要去往后山,虽有小径,却因那处院落的贵客而封行,须得绕路。

    她不免遗憾,今夜怕是赶不及了。

    转身之际,忽听得一道熟悉的声音:“郡主请留步。”

    层层暗卫退开,见到朝宸宫的总管,瑜安算是知晓比邻而居的那位贵客是谁。

    天边霞光绚烂,为绮丽桃花更添一抹艳色。

    此处乃绝佳赏景之所,桃花花瓣飘落,恍若仙境。

    “你在此处作甚?”萧询望向专心赏花的人,开了口。

    瑜安依言答了,不过此话,她倒是更想问萧询。

    大抵是猜到了她的心思,年轻的君王道:“朕来寺中请一道愿罢了。”

    推行新税制在即,以两税代租庸调,已万事俱备。

    瑜安点了点头,没有多接话,并不过多关心萧询之事。

    “陛下,郡主。”

    脚步声近前,御前的侍女奉旨取了一件天水碧的斗篷来,萧询道:“山风凉,若要赏花,还是加件衣裳。”

    侍女上前,瑜安谢绝了他多余的好意:“不必了,也到了回去用斋饭的时辰。”

    “也好。”萧询颔首,“往这边走。”

    他起身带了方向,回身看她。

    走亦不是,留亦不是,瑜安犹豫片刻,还是抬步跟上。

    斜穿过一条小径,饭菜的香气渐渐浓郁。

    坐在寺中的小饭堂,小沙弥为二人端来了饭菜,原本是已装了食盒,准备送去他们院中。

    他们面前的菜色一般无二,一碟蒸豆腐,一碟葵菜烩茄子,一盅冬瓜汤,虽都是些素菜,但寺中烹饪得极好。

    山中泉水蒸煮出来的米饭,带着桃花的香气。

    豆腐鲜嫩下饭,烩菜的酱汁亦不错。

    只不过瑜安从不喜茄子,先将葵菜挑了几筷子出来,将茄子拨至一边。

    差不多吃了七八分饱,她盯着碟中剩下的茄子,佛门圣地,浪费蔬食终归不妥。

    犹豫的当口,对侧的君王却取走了这半碟烩菜。

    大约是在军中待过,萧询于饮食上没有她想象的那般挑剔。

    用过饭,二人同行一段,各自回禅房。

    “陛下,”高进入屋请示,“是否要起驾回宫?”

    天色已暗下来,若要下山须得快些。

    “不急。”萧询淡淡道,“再多留一日便是。”

    第37章 狼狈

    瑜安从济善堂出来时, 下起了绵密的小雨。

    顾氏玥安的牌位盖了红绸,几位沙弥诵经祝祷一夜后,为她将牌位捧出。

    而后, 她独自一人留在济善堂中,一一叩拜过顾氏先祖。

    清烟袅袅,往事零零碎碎在她脑海中闪烁,时断时续, 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顾氏冤案, 她为旁观者听起时尚且愤慨。这些年小叔叔背负深仇踽踽独行, 又是何等难挨?

    时至今日,她尚能离开, 可记忆中的至亲之人,都变作了冷冰冰的牌位。

    天渐渐暗下来, 瑜安倚在檐下, 望细细密密的雨帘, 仿佛永远不会停歇。

    山间春景,此时此刻宛若一幅水墨画,在不停地晕染、流动。

    她望着天边光亮一分一分退去,撑起了身侧的油纸伞。

    雨帘蓦地隔开一道, 雨丝落在伞面, 声音泠泠动听。

    行了一段路,雨势毫无征兆转急,济善堂与禅房尚隔着大半座寺院。

    寺中小径已积了几处水洼, 庆善泉水汩汩流出, 行走需格外留神。

    瑜安月白的裙摆沾染不少泥泞, 手中的油纸伞在风雨中更显单薄。

    细雨如织中,高进撑了伞迎上前:“郡主来避避雨罢。”

    寺中的茶室建于庆善泉旁, 置身其间,可听山中鸟鸣,泉水泠泠作响。

    小小一方茶室中,瑜安在蒲垫上跪坐下。

    萧询方烹完一道茶,取了茶夹,将白瓷红梅的茶盏斟至瑜安面前。

    茶汤鲜亮,清香如兰。

    瑜安饮了些热茶,春雨绵绵,雨势并无停歇之势,却合帝王心意。

    室中氤氲茶香,瑜安怔怔望窗外雨景出神。

    此处位置选得极佳,雨声回响,汇入泉中,自然之音若天籁。

    茶盏中添了新的茶。萧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