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长孙逃荒记: 5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农门长孙逃荒记》 50-70(第13/22页)



    “从东阳郡去往别的郡城的客船其实还是比较少的,说起来,若是贤侄愿意多费些银钱的话,与其坐快十天才会来往一趟的客船,倒不如去坐商船。

    码头上来往的商船出现的频率倒是要更高一些,而且,也时常会有客人托关系乘坐商船去旁的地方,这些商船上的人本身也很乐意顺手赚点儿银钱,毕竟,这些都属于不用上交给主人家的收入,便可以顺其自然地流入他们自己的口袋之中了。

    当然了,真要说起来,最符合贤侄口中要求的大概便是相距大约一千余里的衡池郡了,据说,那里气候宜人,就连国子监的大人们在告老还乡以后也会去那里养老定居呢。

    我呢,好歹也在码头上做工了这么多年,与这来来往往的商船上面的管事多少也混了个眼熟,既然贤侄都已经开口了,那我自当尽心竭力,出面为贤侄担保,只是不知这船票大致需要多少张呢?”

    王七口中的衡池郡,本就在周长宁的考虑范围之内,那里不属于任何一位王爷的封地,更加靠近南方临海一些,与东阳郡的气候差异也不至于过大,等到自家去了那里定居之后,也不至于因为不适应而产生什么水土不服的反应。

    此外,对于王七更加倾向于让他坐商船,脑海中细细一想,周长宁也就想明白了其中关窍所在,太平盛世中都免不了江面上会有水匪的存在,更何况是朝廷的心思压根儿不在这里的现如今呢?客船虽然条件更方便些,也能让人住得舒服,但是到底不比商船上面人多,甚至还有商户人家专门养起来的护卫在。

    出门在外,一时的方便重要,还是自家人的身家性命更重要些,这个选择题的答案,连想都不用想,周长宁便可以下意识地做出决定了。

    自然,王七能够给他推荐衡池郡,也让周长宁对此人更加放心了许多,心里大概盘算了一下,道:“小侄一家需要十一张船票,此外,因为祖父还未曾与族人提起过此事,不知王叔能否尽力帮忙周旋,届时商船上面若是有空位的话,可否允许族人们先上了船再补上船票呢?”

    对此,王七也只能说一句“我尽力而为吧”,毕竟,他和商船上面的管事交情也相当有限,并不敢在周长宁面前打包票。

    “那便提前先谢过王叔了,小侄一家人此前也少有坐船的时候,对这船票的价格也不甚了解,这些银票便先交予王叔,若是仍旧不够,怕是要劳烦王叔先行垫付,小侄定会随后补上的,也不会让王叔白忙活一场。”

    周长宁说着,将手中的银票推了过去,家里要准备的许多东西虽然需要花费一点儿银两,但是相比起他一次性从齐钧那里得到的一千两银子来说,着实可以称做九牛一毛了,因此,他在从家中出来的时候,便带上了其中的一部分银票。

    王七也并未推辞,接了过来,毕竟,一次性想要拿出十一张船票的银钱,对于他来说,也是会造成不小的财政压力的,当然了,他本人更满意的则是周长宁的最后一句话。

    须知,王七难道是什么老好人吗?那当然不是了,如此费心费力,除了秉持着“多个朋友多条路子”的心态、想要交好周长宁之外,更多的自然还是因为其中有利可图了,周长宁能够如此上道,也算是省却了他再去想方设法明说暗示的功夫了。

    第六十三章 离去

    事实证明, 周长宁托王七来解决船票的事情,算是找对人了,对方本来就是在码头上常年做活的人, 和来往东阳郡的商船打交道的次数多了, 总会积攒下来几分人脉,这个时候,可不就派上用场了?

    隔了不过短短三日, 周长宁再找来的时候, 王七已经将事情办妥当了:“贤侄,这是你要的十一张船票,加上其中上下打点的人情花费,总共花了不过九十两银子, 这是剩下的银钱, 另外,你说的那件事情我也和方家船上的管事说好了,你们若是还有人要登船的话,届时可先上船后补票。”

    周长宁也是在码头上做过两天苦工的人,对于客船的价格还是知晓一二的, 九十两银子, 其中还包括王七在中间截留的一小部分,每张船票的价格的确要比客船贵上一些的。

    可是换个角度来想一想,客船可并没有那么多守卫的家丁, 万一运气不好遇上了水匪, 到时候在空荡荡的江面上,即便家财万贯只怕也得落个淹死的下场, 因此, 要是考虑到商船上的守备力量, 这个价格就可以称之为“物超所值”了。

    周长宁心下很是满意,对于王七也更多了几分感激:“此事还得多谢王叔帮我们筹谋,更多感激的话小侄也就不多说了,只此一句,日后王叔若是带着家里人来衡池郡游玩,或是小侄有机会重返东阳郡的话,届时定然来找王叔叙旧。”

    说实在的,王七帮周长宁买船票,在其中还真没捞到多少钱,但搭进去的人情可不少,他如此费心费力,图的是什么?难不成他是个老好人?那当然不会了,只不过是见着周家还有周大新、周二柱、周三全这么多成年男丁,出面做事却是尽有周长宁一个小娃娃说了算,多少觉得这少年有些不凡,因此结个善缘罢了。

    对于他来说,此举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但是这个善缘就此种下,日后若是能得到几分善果,那便算是回报了。

    故而,尽管按理是周长宁该承了他的人情,但王七脸上却并没有丝毫骄矜之色,仍旧做足了长辈模样,就好像王家与周家当真是什么世交似的:

    “贤侄这话我可放在心上了,日后若有机会,我再找贤侄大口喝酒!对了,方家本身就在衡池郡,他家生意虽然做得没有齐家、云家大,但是也有自家的特色生意,他家的商船上是由一名管事做主的。

    这位管事人过中年,是方家的家生子出身,性情很是温和敦厚,也向来是广结善缘的,若无意外情况的话,这位方管事是不会为难你们的,贤侄大可放心!待到你启程出发的那一日,我再带你去和方管事认识一番!”

    既然人情都已经送出去了,不过是顺手而为之的事情,为何不多做一步呢?王七显然很是明白这个道理,便主动将这番话说出口了。

    周长宁自然是再三感谢过后,这才离去,带着船票和剩下的银两回到家里,晚上和周老爷子等人再次沟通了解了一下家中的情况。

    周二柱的杂货铺里面的货物已经清空了大半,剩下的都是些零碎的小件,在尝试着拿去退货无果之后,算了算剩下那些货物的价格并不高,也就对于放弃这些货物没有那般心痛了,此外,铺子不再续租自然是要跟房主再说上一声的,他们夫妻二人这几日尽是忙着铺子上的善后事宜了,家里的东西归整收拾都是由周仪霜主动承担过去了这份任务。

    周三全在那日过后便对外通知不再收黄豆了,只是家里剩下的那点儿豆子还是要继续做豆腐卖的,这几日,陆续去他们家买豆腐的客人也都渐渐知道了他们要搬家的消息,还不等周家村的那些个族人听到风声主动找上门来呢,先找到周三全他们家的竟然是另一家同样开豆腐铺子的掌柜!

    对方很是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来意,无他,正是为了那腐乳的制作方子而来的,要知道,同样都是开豆腐铺子,豆腐的口感怎么样,大多数人根本尝不出来,那么,如何吸引客人来自家铺子呢?自然是得推出一样新品了。

    在周三全开始售卖腐乳的那一阵子,他们家铺子几乎是将附近几公里以内豆腐铺子的生意都渐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