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135章 第 135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小知县》 第135章 第 135 章(第1/3页)

    次年三月。

    新皇登基,国号改为泰安。

    泰安元年三月,先皇成帝下葬数月,国丧已到尾声。

    朝野上下无不感念先皇恩德,新皇更下令减免今年税收,以示哀思。

    汴京城渐渐去掉白布,恢复往日生机。

    三月三十清晨,新皇带着近臣再次去拜祭先皇,除去丧服去上早朝,算是服完丧。

    过了今日,除了新皇,皇后,以及太后按照自己想法吃素之外,其他都不太禁止。

    毕竟是皇室,丧期不会那么久。

    徐九祥带着皇后,平王,林大学士,金学士,金家长子金炳郡,文学士,纪炀,林启,韩潇,齐齐出发。

    身边还有护卫江云中待命。

    一入太庙,见到父皇灵位,十六岁的新皇眼泪唰唰落下,徐九祥只觉得心中悲痛,即使过去三月有余,心中不想还好,可但凡想到跟父皇有关,总是落泪。

    身边同样年轻的皇后柔声劝道:“陛下还是要小心身体,先皇也不愿意看您如此伤心。”

    平王自然也开了口,但他到底身体不好,说了几句便没了力气。

    林大学士也没好到哪去,他只是深深叹气。

    剩下的人倒是安慰了,金家长子金炳郡刚想上前,就见新皇扭头看向最末尾低着头的纪炀。

    “纪大人,你同我一起拜祭父皇吧。”

    不怪新皇要找纪炀,而是先皇弥留之际,只招了林大学士跟纪炀两人。

    上次托孤就是他们两个。

    先皇生死边缘走了一遭,心里依旧是他们俩。

    再者,新皇旁的不好说,可他总觉得,纪炀才是这里面最无私的一个。

    纪炀听此,只好硬着头皮从众人的目光中走上前。

    他识趣地落后徐九祥一步,跟着行祭祀大礼,让人半点挑不出错。

    金炳郡颇有些尴尬地收回手,被文学士看了个正着。

    旁边平王似乎也注意到这个动作。

    好在金炳郡跟他爹金学士都是不在意的,从善如流在后面行礼。

    等徐九祥起来,这个单薄的少年身穿龙袍控制好情绪,待礼官除去丧服,换了朝服,开口道:“上朝。”

    新皇不开口,其他人下意识给纪炀腾了皇上身边的位置。

    等他们到朝会的时候,又迎来一波注目礼。

    新皇后行礼后离开,新皇身边的纪炀便更突出了,好在已经到了地方,纪炀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不当那个显眼的人。

    但他再不想显眼,在场所有人也知道,他是新皇近臣,更是朝中最信赖的大臣。

    纵然皇后娘家金家,也要落后他一步。

    好在金学士跟金炳郡并不计较。

    他们若真是心胸狭隘的,先皇不会找他们做外戚。

    之前虽是服丧,但早朝自然还上的,所以这也不是新皇头一次朝会。

    到了年后,又过了丧期,年前肯定事情都要捡起来。

    比如先皇走之前办的最后一件事,便是主持捐官跟举荐官员的考核,考核结果送到汴京的时候,先皇已经去了。

    事情一拖再拖,到现在肯定要处理,这件事也好办,新皇一边听着汇报一边处置官员。

    玉敬泉,徐铭,裴宸倒是都没事。

    可其他大部分官员都考得一塌糊涂,按照要求下狱徒刑,看着这些官员质量如此之差,在纪炀的提议下,捐官绝不能到实职这件事算是定下。

    世家举荐的口子可以开,但必须经过统一考试,虽不是科举,却比科举还要严格那种。

    这算是留了个口子,毕竟一次性把这些事全禁止了,只怕世家要掀桌子。

    饶是多个考核,已经让许多人户不爽。

    可没办法,毕竟是先皇留下来的事,若加以反驳,新皇必然不高兴。

    新皇旁的都好说,提到他父亲,那是谁情面都不给的。

    听说在先皇入皇陵之时,宗室有几脉还想凑过来,当时太后,以及两位太妃也在。

    当着她们的面,这些宗室直接被新皇好一通斥责,明显还在记恨去年宗室逼迫先皇的事。

    如今宗室那边,只有平王跟他女儿映月郡主能有个好脸。

    也就只有这两人了。

    其他听话科举的还好,但凡跟那些人沾一点关系的,全都被冷落。

    宗室没个一二十年的时间,估计一直都这样了。

    朝堂上如今火热的,那是金家,文家,纪炀,林家因为林大学士请了几次病假,也要稍稍往后。

    先皇临走前最后一件差事处理完,徐九祥心里空落落的。

    这件事结束,他就真的一个人面对政务了。

    满朝文武,哪个不比他年长,哪个不比他有经验。

    等眼神落在纪炀身上的时候,徐九祥少了之前的惧怕,多了些心安。

    接下来的政务,徐九祥明显没那样熟练,不过好歹“实习”了好几年,算是有模有样。

    金家又主动维护,这政务也没那样艰难了。

    这些事情了结,朝中一些人员再有些变动,基本就是新皇的班底了。

    其他人好说,纪炀如今还是汴京府尹,但又身兼户部仓司的位置,差事明显多不少。

    可这些事是他之前就在办的,对他来说不算为难。

    除了纪炀之外,汴京府衙三四个官员今年也要外放,其中就有进士万忠杰跟得罪宗室一直没有被用的陈子云。

    他们在纪炀手下也有一两年的时间,这次新皇登基,也算新皇一脉,自然得以重用。

    以两人为首的进士们都没想到,他们最终会以这样的方式外放。

    不止汴京府衙的人,还有纪炀好友颜海青,颜海青算是几个好友里面唯一走正统科举路子的。

    去年考上进士,在翰林院实习一年,自然要去外历练。

    走的时候颜海青还百般不舍,但大家都知道,以后他们还会汴京再见。

    再说了,颜海青走了,颜老爹还是他们这一伙人里的。

    颜老爹同样想不到,他仕途顺遂,靠的竟然是他儿子的纨绔好友。

    虽说纪炀如今早已洗脱纨绔的名声,但这种奇妙之感,还是无法言说。

    颜海青走的时候,还一定要让纪炀孩子出生后第一时间给他写信,他一定要当孩子干爹。

    婉芸今年一月便有两个月身孕,只是碍于国丧并不好张扬。

    但周围人自然是知道的。

    其他人,像韩潇在国子监当主簿,关系尚可的状元叶锡元留在翰林院明显要好好培养。

    新的一年,新的皇帝,变化非常之多。

    但去年要做的事,今年肯定还要接着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