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130章 第 130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小知县》 第130章 第 130 章(第3/6页)



    宗室解决了,下一个该是谁跳出来。

    皇上秘密写了封信送出去,只等着藏在后面的人出来搅惹是非。

    “太子跟纪炀在何处?”

    “回皇上,他们去城郊看今年的麦子了。”内侍连忙道。

    看麦子?

    皇上又笑:“随他们去吧,布置好守卫。”

    除了要在解决一批人外,还有太子的婚事同样提上日程。

    皇上缓了缓身上的疲惫,继续伏案做事。

    汴京城郊。

    这里的水渠今年重新修整一遍,还拉来江南最先进的水车灌溉。

    虽说最近半个月才用上,但效果还是很明显。

    太子徐九祥惊讶道:“叶子是更青了。”

    “麦穗也更好看了。”

    纪炀点头:“水的重要性自然不用讲。”

    “还有肥料也很重要。”太子接话,“之前你做出来的土化肥,也帮了大忙。”

    纪炀看看如今的土化肥,笑道:“这几年化肥的发展,连我都看不懂了。”

    纪炀当初只是给了其中一个思路,再加上原本就有的堆肥方法,民间更知道肥料的重要性,自己家里都在研究土化肥这种东西。

    但有水,土化肥,剩下的杀虫跟育种同样重要。

    虫子的危害对农作物来说也是致命的。

    如果种子好一些,也能抗病害些。

    纪炀跟太子已经开辟出一处农庄,带着朝中一些官员遍寻天下农人,准备成立专门的农司。

    其实育种这事自古就有,专门育种的机构也存在。

    只不过像太子如此重视的,那就不多见了。

    只要承平国最高位的人重视,不管下面人求财还是求官,都会突飞猛进。

    不止如此,遍寻良种也是很重要的。

    这些太子已经派人去做。

    虽说都是听纪炀建议,但他这些做法还是让朝野称赞。

    堂堂未来天子为百姓一粥一饭亲下民间,是很好的表率。

    纪炀自不用说。

    基建跟种田,他哪个都喜欢!

    汴京城郊土地,随着宗室两支尽数斩断,土地也归还给大部分百姓。

    刚开始文家为首的世家有些不爽,汴京城郊可不止有宗室的土地,世家土地也在于此。

    甚至不止汴京城郊,汴京外几处城镇,以及郡府州,都有他们的土地。

    宗室琨王,梁王家的土地依照要求分了。

    长公主余下的子孙跟仅存平王的人自然也吐出来一部分。

    如今反而显得世家十分突出。

    所以世家对纪炀的不满自然上升。

    没有嚣张的宗室在前面,世家确实少了竞争对手,可也少了挡刀挡枪的。

    不管这些人怎么想,太子还是看着今年的麦子高兴。

    分到土地的百姓自然也高兴,还大大缓解了边境附近因为土地产生的各种矛盾。

    今年的确实比往常要好过很多。

    连带着,对太子也有了期待。

    纪炀自然故意为之。

    皇上想让他成为太子党,那他就好好当太子党。

    毕竟他们现在利益是一致的,自然顺势而为。

    说起来,皇上这个当父亲的,跟原身生父简直天差地别。

    纪炀他们巡查麦田的时候,还路过便宜爹所在的庄子,这里纪炀派人看守,不管他去哪都会看着。

    但这位纪伯爵精明无比,知道自己侧室的哥哥跟宗室勾结,也知道自己不受当朝宠臣儿子的待见,索性不出庄子。

    至于他的庶子跟侧室被流放这种事,他更是懒得管。

    纪炀早看透他的性格。

    若不是为了原身,为了武侯,对他也不会手下留情。

    到底是原身的爹,如今他跟纪伯爵的关系已经世家诟病,没必要再添些麻烦。

    世家整天说他不贤不孝。

    其实也没说错?

    太子自然也不能理解纪炀父子之间的关系,可意外地并未多问。

    其实旁人都不知道。

    徐九祥是有些怕这个臣子的。

    他总觉得,纪炀跟他父皇很像。

    不是行事做派,是身上隐隐的气势。

    像是处在同一层面的人物。

    可徐九祥又知道,纪炀对他十分客气,也不会背地里搞阴谋诡计。

    他不是这样的人。

    整个五月,太子要么在田间地头看麦子,熟悉农务,要么跟着母后一起挑选未来皇后跟未来皇妃。

    等到亲事定下,更多时间则在筹备婚事。

    十月份,皇后跟两位皇妃会一起入宫。

    这三家里,皇后乃是应天金家,承平国开国文臣之一的后人,皇后本人性格温和,父兄都在朝中做官,明年兄长也会回京任职。

    皇妃一个是皇后娘家人,另一个则是靠向太子的武将。

    这种配置,几乎把拉拢写到脸上。

    但就算写到脸上,想要当皇妃的人大有人在。

    文家甚至都递了名册。

    只是皇上皇后并未选中他家。

    太子亲事定下,应天金家的子侄党羽自然也跟太子更为亲近。

    不过他们跟纪炀相处的时候,也没有自持身份,反而十分客气。

    对这种有能力的人,谁会不钦佩呢。

    说起金家,那是不输文家的世家大族。

    有他们鼎力相助,太子的路已经被铺得十分顺畅。

    现在皇上那边暂且不说。

    太子身边,林家,纪炀,金家,母后娘家,被拉拢的武将一家。

    剩下朝中势力,宗室已经没了声音,只要世家服软,那皇上的布局顷刻便成。

    饶是纪炀,都不得不感慨,不愧是皇上,意识到自己身体不行之后,立刻能把所有事情安排得极为妥当。

    这些事情里,纪炀只是个旁观者,因为他知道,此时旁观对他来说最好不过。

    现在的布局里,已经是最能平衡各方势力的。

    只不过不给皇上当刀之后,还挺不习惯的。

    纪炀当然在说笑,朝中局势渐渐平稳,他花在基建更田地上的时间会更多。

    趁着时间,赶制一批批水车发到乡里各地,来保证农作物的灌溉,再跟灌江府那边商议多养耕牛。

    耕牛多了,价格就会下来,那便会有更多百姓买得起耕牛。

    提高生产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趁着难得的和平时间,赶紧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