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欧皇: 17、古代庶子15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快穿之欧皇》 17、古代庶子15(第1/2页)

    时间倒回一盏茶之前。

    世子听着老爹的陈述,浓眉下一双大眼睛充满了迷惑。

    啊?真的假的?老爹真的没有老糊涂吗?

    镇国公一看就知道他没信,灰白的眉毛动了动,没说什么,只说:“你去见见他就知道了。”

    “好。”世子应下,要不是他职务在身,早就请假回来了。

    三弟素来文弱,为了秋闱又日夜苦读,结果在自家园子落了水,真是怎么想怎么离谱。书信来往又说不清楚,只说家里出了点事,叫他不要担心。

    隔着一个京城,那谣言都能跟苍蝇似的围着他转,他怎能不担心?

    什么少年天才落水,病入膏肓,折戟秋闱啊,还有什么柳家出事,表妹暴毙,一听就令人不安。

    雪上加霜的是,隔天家里的长辈就几乎都病倒了,要不是老爹的心腹亲自送信过来,他早就飞回来了。

    世子身为武将,性格干脆利落,说了就走,到门口突然转头,“爹,你真的不见无量寿吗?”

    镇国公合着眼,阳光照不进深深的屋里,使得屋内白天也有些昏暗,他的表情在阴影里显得有些模糊,声音平淡至极,甚至有些缥缈,“我就不见了,你去吧。”

    “儿子告退。”

    一身银袍的将军,在阳光下,大步离开,身影越来越小,直至消失。

    莫惊春换了一身见客的衣裳到厅堂时,只见来者已经在坐在乌木圆桌旁了,世子并非那种莽夫形象的武将,反而长得剑眉星目,肌肤白皙,身如白杨,服饰奢华却干净利落,虽已年过而立,仍然眼如清水,叫人见而生喜。

    莫惊春如恶鬼记忆里所做,上前见过世子,“大哥回来了。”

    世子一愣,心中顿时信了老爹所说,也难怪老爹不愿见他。

    睹人思人,眼前人是他,又非他,岂不更加伤人?

    干脆不见。

    心内一痛,世子强撑着露出一个笑,“你身子还好吗?”

    “已全好了。”

    “好好,快坐。”世子转过头吩咐丫鬟,“上菜吧。”

    随即,丫鬟们鱼贯而入,有人上菜,有人捧着温水、手巾请他们洗手。

    二人默默洗手,寂然无声地用饭。

    用饭后,二人来到书房。

    世子跪下磕头,语气谦卑地道:“多谢阁下告知我等真相,阁下大恩大德,在下没齿难忘,阁下但有所需,还请不吝吩咐。”

    莫惊春扶起他,“不必多礼,在其位谋其事,职责所在罢了。”

    正在官场上混的世子并不天真,什么职责所在,谁信谁傻。是,对方确实是领了任务来人间出公差,说不定完不成任务还有惩罚,但怎么办事,什么时候办,还不是人家一句话的事吗?

    他实在是见过太多这样子的官员了。

    地府也不一定更好,若是更好,他三弟这样好的孩子,又怎么会英年早逝、含冤而死?

    所以,碰上这样一个恪尽职守的鬼差,是他们秦家的幸运,他们该谢的。

    更何况,据老爹所说,这位鬼差天天窝在国公府悠哉悠哉过日子,并不急着完成差事的模样,估计名为出公差,实则来人间享清福的吧。

    这样的好事,没点背景能行吗?

    世子心思转了几转,面上继续和莫惊春推拉,持续表示自己诚挚的心意。

    推拉够了之后,莫惊春才一副被说服的样子,说:“罢了,既然你心意至诚,那我也直说了。”

    “阁下请说。”

    “我要出家。”

    世子大惊,“阁下何出此言?可是府里招待不周?”

    “并非如此。”莫惊春摇头,“我在镇国公府也算宾至如归,你听我说,正因如此,才要出家。”

    “阁下这话倒叫在下糊涂。”

    “以落水病重为由不去科举,外面已流言纷纷了吧?”

    世子微微苦笑,“不错,三弟自幼才华横溢,名满京城,秋闱在即,学子们自然对此多加关注。”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虽科举不成,但若有人叫我写诗作赋呢?我是写还是不写?”莫惊春用折扇在桌子上缓缓划过。

    世子脸色一变,看来是被说到了心坎上。

    “再者,人间男女,总逃不过成家立业四字,秦礼,也到说亲的年纪了。”

    世子闻言,心下突地一跳,是啊,成家立业,三弟虽死,可若是鬼差看上了哪个女子,留下的血脉还不是三弟的吗?

    他呼吸一乱,抬眸看向坐在交椅上,唇边带笑的男子,只见对方徐徐打开折扇,温柔地泼了盆冷水过来。

    “别想了,秦礼已死,肉身生机已断,断无生儿育女的可能了。”

    在这方面,地府平怨司的规定还是很严格的,为了避免鬼差混淆生死,为小世界的子嗣偏私,干脆一刀切,一定要鬼差在死者肉身彻底凉了之后才能附身,这样身体就会在死气和阴气的冲刷下,彻底失去生育能力。

    谈恋爱,可以,甚至ml也可以,但繁衍,绝对不行。

    世子有点不愿相信,“当真如此吗?”

    莫惊春也不惯着他,直接说:“你猜。”

    话音刚落,沉重的威压如泰山压下,世子顿时感觉好似背负了千斤枷锁,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视线模模糊糊间只能看到一张似笑非笑的脸。

    是他心生贪婪,得罪了鬼差。

    世子背后渗出了冰冷的汗液,想通之后,立刻赔罪,“是在下挂念三弟,一时失智,万望阁下恕罪。”

    莫惊春用折扇有节奏地敲击掌心,直看得世子双唇苍白,才收起了威压,“下不为例。”

    世子愈发恭敬,“是。”

    “哦,刚刚说到哪了?”

    “说到秦礼到说亲的年纪了。”

    “对,我无意在人间娶妻纳妾,你们秦家若有这样一个子嗣,想必也不大好,所以还是出家为妙,一绝永患。”莫惊春微笑。

    在大昭王朝,道士地位超然,即使面对皇帝也无需行大礼,在外行走,也会深受名门大户尊敬。当然,朝廷对此管理也很严格,每年颁发的度牒都严格控制数量。

    之所以有目前的环境,是因为前朝一位公主的故事。

    公主深受父亲宠爱,及笄之后嫁人生子,婚姻幸福美满。直至一日,皇帝病重。公主纯孝,自愿舍夫别子,出家为父亲祈福。这等孝行感天动地,皇帝在神明的祝福下,一日日地好了起来,公主也终身青灯古道。

    自那以后,孝子孝女为病重的长辈出家祈福就成了一个潮流。

    最夸张的时候,一个皇帝临终前想要传位给儿子时,仔细数了数,发现皇子皇女出家者,十之八九,险些后继无人。

    到了大昭朝,对于替长辈出家祈福这事,是有严格规定的,按律,做官不到三品以上,都不能这样做。出家,已经成了上层人士的潮流单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