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星的轨迹: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霓虹星的轨迹》 60-70(第1/19页)

    第61章

    第二天。

    一上午的民法课,上得人头晕目眩。

    上到最后一节课,老师正在台上讲解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徐云妮手上记着笔记,兜里一震,时诀发来消息。

    他说他已经起床了,一会来校门口等她。

    上完课,徐云妮和陶雨还有聂恩贝三人穿过教学区,先回宿舍把书放了,然后一起去校门口。

    徐云妮一眼就看见了时诀。

    她举起手:“这里!”

    时诀看过来,也冲这边张开了手掌。

    他穿了一件宝石蓝的连帽卫衣,一条白裤子,和一双白色的板鞋,简化了首饰,只戴着手链。他应该是刚洗完澡,皮肤透着清爽的质感,头发也刚吹完,在午间的阳光下,蓬松而凌乱。

    同样惹人注意,但比昨晚的冲击力小多了。

    徐云妮给他们互相介绍,说:“这是我男朋友,叫时诀。这是我舍友,她叫聂恩贝,她叫陶雨……你见过她,之前在酒吧,你记得吧。”

    时诀说:“记得。”

    他们一起往马路对面走,准备去前面的小商场吃饭。

    “吃什么呀?”聂恩贝问道。

    徐云妮:“你想吃什么?”

    聂恩贝故意说:“是有人请客吗?”

    时诀笑了笑,说:“我请。”

    聂恩贝:“那能狠宰你一顿吗?”

    时诀:“哟,你可千万别留情。”

    他们走了一会,来到一家附近的商场,规模不大,不过因为地理位置好,人流量还挺多的。

    他们进到里面,随走随看。

    聂恩贝挑了一家火锅,陶雨和时诀都同意。

    那徐云妮也只能同意了。

    现在正是午饭高峰期,但选择大中午吃辣火锅的人居然不少,他们找了个临窗的位置坐下,玻璃窗外能看见马路,车流行人络绎不绝。

    虽然嘴上说要宰人,但真把菜单给聂恩贝的时候,她点起菜来又磨磨蹭蹭的。

    时诀和徐云妮坐在一边,时诀看着对面那俩人凑在一起研究了半天,点了土豆片和海带苗,不禁笑起来。

    “你俩逗我玩呢。”

    聂恩贝和陶雨品出嘲讽意味,纷纷咬牙,两人再次凑到一块,这次下了大手笔,点了好几道贵菜。但气势也没维持多久,点到第三道荤菜的时候又开始犹豫了。

    最后时诀伸出手,勾勾手指头。

    聂恩贝把菜单给他,时诀自己点了几道,然后给徐云妮,徐云妮也点了几道。

    他们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

    聂恩贝跟时诀说:“听徐云妮说你是艺术生?”

    时诀:“嗯。”

    “那你这次是请假过来找徐云妮玩嘛?”

    “对。”

    “高三还能请这么久假啊?”

    “我们那学校管得不严,随便请。”

    陶雨也问:“那你明年要考我们这边吗?”

    时诀:“看看情况。”

    徐云妮还帮他们串场, 给时诀介绍陶雨, 说这是我们寝室入学成绩最高的, 然后又介绍聂恩贝, 说她参加了我们学校的音乐社团。

    提起音乐社团,聂恩贝说黎杰也在LAPENA演出,问时诀见过没。

    “谁是黎杰?”时诀问。

    陶雨:“我们一个学长,音乐社团的团长,他每周都带学校乐队过去的,大概晚上七八点的时候演出。”

    徐云妮给时诀描述了一下黎杰的外貌特征,时诀想起来了。

    “哦,是那伙玩前摇的。”

    聂恩贝:“什么前摇?”

    时诀:“前卫摇滚,一种音乐风格。”

    徐云妮说:“我在店里听过他们演奏,跟一般乐队不太一样,一首歌得十来分钟。”

    时诀说:“前卫摇滚有不少是这样的,结构组成比较复杂。”

    他们吃着饭,闲聊着有的没的,徐云妮这边进来个电话,起身去一旁。

    时诀看着她走开的身影,放下筷子,胳膊肘搭在桌子上,跟陶雨和聂恩贝说:“哎,徐云妮平时在学校都干些什么?”

    聂恩贝正在吃麻糍,闻言要开口,陶雨赶紧给她打住,冲时诀说:“别想套话哈,我们跟徐云妮才是一伙的。”

    “对对对。”聂恩贝立马应道。

    时诀冲她们笑了笑。

    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陶雨说:“徐云妮你要都不放心,那这世上没有能放心的人了。”

    聂恩贝:“就是。”

    时诀淡淡道:“没不放心,只是问问,毕竟我还没机会上大学,有点好奇她的生活。”

    “……”

    陶雨和聂恩贝互相看看,要是他想查人嘛,她们肯定要强势站边的,但被他这么一看,这么一说,好像又有点惨兮兮的……

    陶雨说:“徐云妮基本没有课外活动的,从来不出去乱玩,”她细数,“你看啊,基本就是寝室、教室、食堂、图书馆、学生会,就这么五个地方。”

    聂恩贝:“对,她每天工作超多!基本毕业就是四年工作经验了,哈哈。不过她以后应该考去公检法的嘛,就当提前体验牛马生活了。”

    徐云妮这电话打了大概五六分钟。

    通话对象是本校学生会副主席,叫冯鑫源。她昨晚联系到他,因为食堂意见簿改进的事,徐云妮初步的想法是一边保留传统的手写意见簿,另一边做一个扫码的小程序式电子意见簿。她听说冯鑫源是计算机系的,就找到他的联系方式,昨晚给他打电话说明情况。

    冯鑫源问她具体情况,都要做什么内容,徐云妮加了他好友,把自己整理初步方案发给他,他说他先看看。

    他今天就联系了她。

    “这事你跟老师说了吗?”

    “我跟我们辅导员说了,他让我先做个方案,然后会上讨论看看。”

    “我看你这里还写了一个餐品的打分投票功能。”

    “对,我是想这种直观一点,不可行吗?”

    “功能上实现起来不难,不过这个主要还是得跟食堂那边说清,菜品的目录,图片,还有投票之后他们能不能根据同学的想法把菜品留住,或者增量,这都要跟他们沟通好。”

    “你稍等,我记一下。”

    “嗯。”

    跟他们新生代的学生会成员风格不同,大三大四这一波的学长们多少还秉承了一些优良传统。尤其这位冯鑫源,徐云妮只在大会上见过他两三次,印象里是个很不起眼的工科男生,长得又黑又瘦,戴着一副厚眼镜。据说,当年他被直升成学生会副主席,就是因为靠一己之力升级了学生会纪检部的系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徐云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