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大佬在年代文里暴富: 30-4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农科大佬在年代文里暴富》 30-40(第10/15页)


    冯珍珍跺脚,“我不信!”

    信不信的姜迎春不在乎,她觉得相对于学校,她还是更喜欢万家村。

    考试一结束,她就回家了,一进村,就有好消息等着她。

    周自强拿着一份文件给她,“迎春 ,好消息啊,镇长说,你的那个公路建造的申请,批下来了!”

    这实在是个好消息,原本姜迎春说修路,大家就盼着呢,甚至要自发组织修建,等姜迎春一说,还要写规划,那条路上,一多半的地都是他们万家村的,剩下的地是隔壁董家村的,虽然没有住宅用地,但是都是农田种植地,土地征用,还要有关部门批准才行,大家才熄了心思。

    规划是姜迎春写的,这条路,不单单是给他们万家村修的,也是给温水镇修的,姜迎春详细说明了这条路所带来的的便利性和后期带来的经济效益,并承诺,自己出资。

    这回批复一下来,村里人都摩拳擦掌了,村委会已经自己开了一次会,就等着姜迎春回来拍板了。

    “县长非常支持啊,按照流程,政府修路有补贴,现在咱们自己要修的,县长也给申请了扶持,一千块钱!”

    一千块钱,按照他们的计算,能修二里多路了,他们整条路,也才不到六里。

    姜迎春也没想到,批件能这么快下来,她选的路线,万家村的占地多,他们自己好解决,可涉及隔壁董家村的,也有两三亩地,领导如果同意,就要先解决征地补偿的问题,没想到能这么快协调统一。

    看来县长陈志朋非常支持她的工作了,不然,镇上也不会这么快就分配好。

    周自强心里也高兴,“迎春,村里商量了,这钱,不能让你自己全都出,村里也会出一些,另外,我们弄了个集资,各家各户的,也有能出上力的,三毛五毛一块的,虽然不多,是这么个意思,但是大家也都承诺了,各家劳力,都免费出工。”

    “对啊,迎春,我们家钱是拿不出来,可我三个儿子都大了,有把子力气。”

    “对对对,咱们带上干粮,加把劲,争取年前,就修好啊。”

    “那路我们也沿着看了,平着呢,好修,咱们只要打了石头,铺上,然后再用你说的那个什么泥,哦,水泥,就行了。”

    这是给他们自己修路,大家都有劲呢。

    姜迎春看着一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忍不住笑起来,“不用那么费事,我托人请了机器,买几车渣土,用压路机压平,然后铺上水泥就行了。”

    “但是也少不了大家帮忙,不过大家放心,肯定不会让大家白干的,有工钱,也管饭。”

    不得不说,有莫忍冬这个合作伙伴,她省事不少。

    话音一落,大家更是兴奋了。

    “迎春,你能联系到机器,那可太好了!”

    “哎呦,工钱提都别提了,这修了路是让我们以后挣钱的,说啥也不能要工钱啊。

    “就是就是,迎春,大棚村长带着我们建的差不多了,咱们这就腾出手来,开工吧,”

    “是啊是啊,趁着结冰之前修好,不然不好干。”

    周自强笑着看姜迎春,“迎春,你看,咱们这几天,就开干?”

    姜迎春深吸一口气,笑起来,“开干!”

    38.服装厂 ·

    万家村的地界, 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如果是一年前,有人告诉他们,他们会摆脱吃不饱的境地, 不仅能吃饱饭,还会有电视看, 能修一条自己的路, 还能成为工人, 挣钱。

    没人敢信。

    那时候,他们眼看着迎春开始挣钱,心里也只是眼红发酸, 别的,什么也不敢想。

    可现在,他们挥着锄头铁锹,看着一条路的雏形,就在他们的脚下,慢慢展现出来,那种激动和对以后的期待心情,几乎没法形容。

    在如火如荼的修路时间里,姜迎春的服装制作厂, 低调搬迁了。

    综合工业园里,服装厂的一期建设已经结束了, 三百平的空间,一半是布料放置处,一半是工人操作间,十台缝纫机, 一台裁布机,一个熨烫操作台, 静静呆在房间里。

    在姜迎春看来,它占地面积并不大,可其他人不这么认为,一群人参观完毕,都激动地不得了。

    “迎春,这操作间,也太大了。”

    “是啊是啊,我们每个人还有一个小柜子,可太方便了。”

    “十台缝纫机,这要是熟练工放开了做,咱们一天,能做几百件衣服了。”

    做了这么许久的衣服,当初跟着姜文兰的人,已经能够熟练的操作缝纫机,原本三台缝纫机,她们每天就能做几十件衣服,这缝纫机一下多了七台,产量上升是必然的。

    姜文兰有些担心,“迎春,现在咱们订单有些吃紧,可多了这么多缝纫机,做的衣服要是卖不出去,就得压在仓库了。”

    压仓库可不行啊,这衣服做了,卖出去才是钱,大家七嘴八舌,这主意就来了。

    “迎春,得想个办法,多联系一些卖服装的老板才行啊。”

    “迎春,咱们可以找个销售,那电视上不都说,销售是专门卖东西的,咱们也找一个,推销咱们的衣服。”

    “还可以打广告啊,你看那电视上,好些个东西都打广告,我看咱们镇上供销社就有广告里的东西呢,大家都觉得,能买一些广告里的东西,倍有面子,咱们也打广告吧。”

    “还有还有,现在不都流行包装,咱们的衣服,也可以包装的再好一些啊,那样看着就有档次,我听说县上的百货超市,那些衣服都这么包装。”

    这一句句的,八十年代初农村妇女们能说出这样富有操作性的方法,姜迎春都有些惊喜了,果然,知识就是生产力。

    她忍不住点头,“大家都说的很对,我和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我们要增加销售渠道。”

    “我已经在工商局,成立了服装公司,我们的服装厂就叫做衣品服装,也申请了商标,以后我们的衣服都会挂上商标牌,装进服装袋,放进包装盒,这就是大家说的档次。”

    “现在我们的规模还非常非常小,以后,它会逐步扩大,我们可以办发布会,可以请电视台,可以找很多适合穿衣服的模特,穿上衣服给大家展示,让我们的衣服,成为一种潮流。”

    “卖衣服是我的事情,大家不用担心,你们是服装厂的元老,是服装厂的基石和根本,你们,就负责好好做衣服,做出高品质的衣服,希望以后,大家能够一起,看着服装厂一点点壮大。”

    “我们的目标,是让全县、全市、全国人都能穿上我们做的衣服,甚至,以后,我们的衣服还会出口,卖到国外去。”

    她看向姜文兰,“到时候,也让全国的人知道,温水镇有个万家村,万家村有一群女人,这群女人,一点也不比男人差,这群女人,不靠男人,也活的顶天立地。”

    操作间里,良久无语,姜迎春对着一双双激动的面孔,笑,“怎么,觉得不能?”

    “能!”

    “迎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