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郎: 第148章 第 148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小货郎》 第148章 第 148 章(第2/5页)

的。随便拎出来一个,那就是饱学之人。

    无论是算术,格物,都在各自的领域是顶尖人才。算术格物也就是古代的数学物理。

    他们后面还有一群译者。

    到最后圣人还是把译者,两个传教士,还有古佛国僧人全都扔过来。目的就是一个,翻译书籍。翻译有用的书籍。

    文学类留在汴京翰林院,自然有专职的人,还有剩下的传教士,以及僧人子弟,他们翻译这些文学作品。

    工科的,都交给他们这些更厉害的。

    而且一遍翻译,一遍让大佬们传阅,方便随时学习,随时提出问题。

    纪彬看到两个传教士的表情,从他表情看到两个字。无限好文,尽在置江文学城

    那就是无语。

    折腾他们干什么!

    当初还不如就在兴华府,不去汴京,短短几个月里,他们刚踏上陆地,又坐了十几天的船到帝都,然后再坐二十多天的船回来。

    这不是折腾人吗!

    那带他们去汴京的船长柳卫宏却被留在汴京,说是要跟大臣们讲海外的东西。反而他们又回来了!

    纪彬看着红发传教士跟黑发传教士,他们鼻梁高耸,眼睛瞳孔跟南军国百姓不同,黑发传教士的头发还有点卷,很典型的古欧洲长相,具体什么地方,纪彬也不知道。

    古代地名变换比较多,特别是海边的文明,经常被攻占,被夺回,不出意外的话,那边经常发生海战。

    以大海依托建立的城市,跟海洋还是比较亲近。

    可大海的神秘莫测跟凶险,也同样让人害怕,之前也讲过,这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就会有宗教产生。

    他们如今的教义纪彬并不明白,因为宗教也是要发展的,他之前接触过的东西,跟现在完全两回事。

    还有一个红发传教士,皮肤颜色较深,明显不是白种人,应该是地中海一片,,皮肤颜色深,头发为红色,这多是混血的表现,证明他们那人来人往定然多。

    他们具体信奉的什么宗教,又是哪个支派,又怎么衍生的,纪彬一律不管。

    在他们两个过来,纪彬就让旁边古佛国僧侣定下规矩,不得拉着人洗脑,不得公开场合宣言,若是自夸其他地方风土比南军国好,也不行。

    最后纪彬道∶”若是违反这些条件,那我就会在今年年底的业绩上写上乙等,再交给圣人。”

    其他的还要翻译,说到乙等,他们两个立刻听懂。

    不能乙等不能乙等,若是乙等了,他们就不能在汴京建教堂。

    这就是他们愿意千里迢迢到海太城船务司的原因。甚至旁边的僧侣也是。

    圣人承诺,若是他们把这些书翻译的话,那就会在汴京西大街拨个地方给他们。有官府拨的地方,定然不同,更有利他们的事业!

    所以三个传教士商量后,留一个在汴京,两个过来翻译数学物理等等这类书籍。他们一定要快点完工。

    可能全部翻译完要好几年的时间,可他们不怕,为了他们心中的信仰,他们可以做一切!

    纪彬不理解这些,只知道圣人写信跟他讲了,三年里,若是有两个乙等。那他们的信仰就不能在此地立足。直接掐住三人的命脉。

    翻译也是,他的信仰跟这三人不同,可若是敢捣乱,也是没他的份。

    虽说南军国本地的佛教也不错,但早跟古佛国是不同的分支,主要的想法也不一样,这位僧人在南军国流连那么多年,就是想为他心中的佛法找立足之地。

    这样的机会肯定要抓住。

    不管为什么,他们都有各自的目的,纪彬对他们的行为是钦佩的。只要不是邪神邪说,又或者动辄要人祭活祭这种,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并且圣人跟他还商议过了,这些人若是想要传教,其中书籍必须他们审阅,该删的删,不符合南军国实情的都删,尽量本土化,包容化。

    管你什么玩意,到了这片土地的,都要有本地特色,都要劝人向善,都要求同存异。

    纪彬跟圣人还是更喜欢他们的工科类书籍。

    等这批人到了,都有主簿安排到各个去处,有专门翻译书籍,藏书的地方,有研究理论的,有实际操作的。

    反正各处都按照纪彬之前吩咐安顿好。

    等着再一算,他们船务司已经有一百二十九人。

    船务司的官员比海太城府衙都多。

    看得樊城主眼馋半天,好在圣人也没把他忘了,今年任派官员,也有他这边的份。还夸了轻羽漆盒,明显又帮着轻羽漆盒涨了销量。

    海太城也散发着勃勃生机,已经有更多地方在订羽毛了,也有看清本质的聪明人直接过来进羽毛。

    可这边的羽毛怎么定价已经准备好,谁也不会吃亏,也不会捡漏。保证本地百姓们的收益就好。

    樊城主明显发现,年后回海太城的百姓越来越多。家里有事做,谁会出门呢。

    经过一年时间,不管是兴华府还是海太城,又或者船务司,正式走上正轨。

    纪彬船运那边也开始今年头一次航行,还在李家新订了船只,等到六月就可以提货。船队暂时给纪舸柳行卢益赖亚来管,纪彬很是放心。

    不过开年后,很多零散船工都去找卢益等人,明显想找活干,但现在船只没做好,只好先记下名字,总会有用的。

    纪彬年前写给指挥使的信也有下落,估计再等半个月,就会有退役兵士过来做护卫,既解决了船运人家的心事,也能消化一些退役的人。

    算是一举多得。

    其他生意自然还是引娘在管。

    外面很多人都说,引娘一个人就能支撑起纪家产业的半壁江山。这话可不是假的。

    想当初怯生生的小丫头成长到现在的地步,谁能想到呢。

    她还是文文静静的,可现在已经准都会尊敬她几分。

    而纪彬满心满眼都扑在一件事上。蒸汽机。

    从永义十九年的年初,纪彬就提出这个想法。

    到现在用永昌元年,历时一年时间,纪彬终于回忆出大概。

    之前草草讲过。

    蒸汽机就是用燃料燃烧水,利用水蒸气的热能,来推动船只。

    轻便的船只可以这么做,因为船只轻,蒸气能量够。可船只不会像实验的小木船,小纸船那般容易推动。

    船只越大,需要的蒸汽机就越大,例如木头,煤炭,焦炭,等等燃料也多。

    简单来说稍微试想一下。

    一艘两米的船,其中一米五都要放蒸汽机,那就没意思了。可能人都站不上去。而且现在蒸汽的使用还不稳定。

    可这一米五的蒸汽机所提供的热能,有三分之二都被浪费掉了,其实没用到推动船只上。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直到墨敬仪出现,纪彬看着他家子弟拿出来的小型水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