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郎: 第145章 第 145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小货郎》 第145章 第 145 章(第4/6页)

受兴华府跟盐务对码头的”捐助”。至于给多少银子,给多少人,自然有主簿们来谈,反正两边都好说话的。

    其实从急速船做好,纪彬对这件事心里就有数。

    而且也做好让他们沾光的准备,毕竟汴京的新皇是什么呢,纪彬最清楚,这位不是好糊弄的。到底谁是沾光,谁是真做事的,他必然一清二楚。既然如此,让大家面上都有光,船务司也好办事。

    反正急速船的消息已经先一步出去了,这船到底是谁做的,很多人心里有数,至于没数的人,纪彬也不会跟他们打交道。

    等事情书自然错不了。

    纪彬要准备的,只是让李家主跟协理中台一起坐上急速船在兴华府码头待命。

    等到十月初九这天,有晁知府等人亲自送行,拿着向新皇贺喜的文书,直接去汴京。

    要说属地官员自然不能随随便便去汴京,但也只针对官员本身,像他们这种送东西的,一般限制都下会多。

    十月初九出发,全速前进,连桅杆手跟李家主,还有协理中台都会替换着划桨。一定能在十月十五之前赶到。

    六天的时间,航行九百多里,一定会给汴京惊喜!

    就算最近这段日子兴华府跟无仙城都传遍了,他们的人可能会把消息带到汴京,但他们的动作慢啊。

    他们的船只还在路上,晚出发的急速船都到汴京了。

    这次急速船过去,一定是个大大的惊喜。

    不然兴华府的官员会主动找过来吗。

    李家主还在为去汴京的事担心,毕竟他家先祖是前朝旧人,总会有点不对。

    这会见到纪彬送走知府等人,忍不住道∶”纪先生,要不然还是你过去,船务司大小事情都是你主持的,不是你说这水底下可能有沉船,也不会有人捞啊。”

    当时纪彬说水底下可能有沉船的时候,大家并未在乎,可纪彬却说,前朝船务司的人能烧掉官署,必然是想销毁什么,在靠岸的船只也不会放过。

    谁知道还真捞出有价值的东西。所以纪彬过去才是最合适。

    纪彬看了看做蒸汽机那边,笑着道∶”正因为你的身份,所以你才要去,去一次,以后再也不担心了。”

    现在的李家主不仅在船务司任职,甚至还带着自家的人过来帮忙,免费帮忙。这种事新皇也是知道的。

    所以李家主根本不用担心新皇会做什么,夸赞还来不及。那位不是个赶尽杀绝的。

    至于纪彬为什么不去?

    他过去干什么,等着被人拉着问东问西吗?

    说的就是新皇跟谢阁老,自己肯定会被两人拉着秉烛夜谈。现在船务司事情那么多,他就不去惹人眼球了。相比蒸汽船来说,急速船根本不值一提。

    纪彬安慰李家主,倒是并未多说新皇性格,在背后说这种话,容易让人忌惮。至于协理中台党天磊,也是纪彬卖的一个人情。

    党家在朝中也算小有势力,比不上谢谭两家,却也能说得上话。而且有党家在,李家主也会更安全,毕竟是一条船上的人,自然不怕什么。

    划桨的四位桨手,则是柴力手下的得力兵士,出发前练习许久,他们本身力气又足,是很不错的。

    桅杆手则是李家主的人,这毕竟是个技术活。

    急速船的七个人安排好,只等着十月初九这日出发。

    谁知道初九这天,纪彬他们刚到码头,只见这里张灯结彩,竟然是兴华府许多人家自发组织,还有些停靠的商船知道他们今日要走,特意留在这观看。

    更别说有提前划船过来,就是想看看急速船出发的场景。

    那急速船就在官府的停泊位上,日夜都有兵士看守,只要不进入违禁区,都可以在后面观看。

    ”这船的形状怎么那样不同。”

    ”看这个船头很尖,水底下的部分也很特殊,怪不得划得快。””还有那个桨,也很特殊。””不愧是官府船厂,就是厉害。”

    ”也跟我们本地李家船厂有关啊,他家的家主就在船务司做事。””也不知道这样一艘船要多少钱才能买得到。””肯定很贵,普通人不要想了。”

    不管别人怎么夸,他们这边该走还是要走。

    李家庄,协理中台党天磊,还有四个桨手,一个桅杆手上了船,身上的轻装简行,目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汴京。

    让圣人知晓,他们兴华府,海太城,船务司,做出好东西了!

    从年后纪彬正式拿到允准文书,到七月开始建船务司,人员陆陆续续到齐。现在十月份,终于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出发!

    让汴京百姓看看海边百姓风貌!他们都是南军国的骄民!

    船只飞速行驶,但周边的百姓们却不肯离开,眼里都是船只的影子。

    纪彬也松口气。终于能歇一歇了。

    既然急速船造好,那就给船务司的大家放几天假!好好休息休息!等休息回来,码头那边会增派两倍的人手,自然是晁知府巡盐使的人手过来。

    而且巡盐使还托了关系,从鲁地调来五名专修码头的工匠,在鲁地也是十分有名,靠着他家里的关系这才能来的。

    估计也是投桃报李,感谢纪彬让他挂个名。

    这对纪彬来说自然极好,晁知府出钱,巡盐使出人,他这码头岂不是修得更快?

    船务司的众人要休息几天,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要做什么。

    其中协理左右中郎,这两位还是要在船务司忙蒸汽机的事,纪彬在其中又提了几点,他们在想办法完成。

    还是那个解释,一道习题里,纪彬是知道答案的,可解题步骤需要这两位补充。其他官员小吏则真的打算休息。

    之前一直忙感受不到,现在稍微闲下来,自然要好好逛逛海太城跟兴华府。

    有两个小吏还准备跟着纪彬去邑伊县看看,想去邑伊县买点棉花被跟棉服。

    l以前在京的时候他们都尚得这东西贵得厉害如今到了鼎原大名的棉花具品伊县肯定要去

    瞧睢。

    而且今年棉花价格又降了许多,去年在一千二到一千五之间。今年再次降价,已经降到五百文到七百文中间。

    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这棉花可是几千文一两,短短三四年时间,能降这么多倍,也是不容易。

    可纪彬明白,浙东那边今年已经有小范围的棉花种植成功,等到明年的时候,纪彬预估能降到一百文到五百文。

    不是他夸张,而是浙东那边能人多,今年刚成功,明年就会有大片种植,这是必然的。

    在纪彬印象里,他那个时空的古代,棉花在前期都是按两算,宋时一两八十文,百姓都能喜极而泣。

    等到明清时期,种植范围多,就变成按斤卖,便宜的时候,一斤只用八十文。

    但价格不能这么横向对,如果不把当时的发展,经济,社会治安等等综合起来,很难得出真正的购买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