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小货郎》 第141章 第 141 章(第1/5页)
第141章
七月八号,风和日丽,海边的风还是很温和。
但海岸上的众人却兴奋异常,找到了!不仅找到前朝船厂旧址,还知道了原有的港口码头!按照这些东西,不出一个月船厂就能修复出来,码头可能还需要半年时间,但一切都有个好的开始。
众人下意识看向人群中间的纪彬。
他们这些人每次做什么事的时候,纪彬早就想好接下来要做什么。
李家主更是没想到,纪彬提前调来兵士,又想好如何巡查,所以才能在这么短时间里找到这些地方。
纪彬看着大家高兴,也已经想好要怎么做了。
船厂要分两个部分,房屋部分自然可以找宣老爹过来,但施工部分则是李家主来做。船厂有些专业的平台,只有李家主最明白。
纪彬之前就跟宣老爹说过这件事,,写信过去,应该就可以了。
李家主得了纪彬的吩咐,立刻同意,还能从他家抽几个手脚熟练的,一起来修复船厂。
至于码头这一部分,还是要有专业的人来做。
之前兴华府大小三个码头修复,都是兴华府本人工匠来做,这次还是不例外。只是这次的修复时间要很长。
看着纪彬一点点布置,众人也从狂喜中恢复平静。
这才刚开始,还不能高兴呢!要继续努力才行!
抱着这样的想法,海岸上的人立即行动,他们要把这些平台收拾出来!
一起过来的工部三位官员看着,只觉得这里的人怎么这样有活力。好像跟着他们,就会很有动力一样。
他们三个也暂时放下手里的图纸,依靠自己专业知识,竟然现场改造工具,可以减轻大家的工作量。
谁知道这么一改进,他们竟然得了兴趣。
他们在汴京改造马车轮子的时候,也只能放置高台,只有圣人的车轮在用,这里却不同,做出一点点东西,都会被大家欢呼雀跃。
这种欣喜是汴京那边远远不能给他们的。
在这边热火朝天劳动同时,从邑伊县来的一群人也在路上,其中就有刘铁匠跟宣老爹,还带了不少帮手,都是被纪彬请过来帮忙的。
但跟他们一样要来海太城的,更有汴京的那群人。
这次可不是只有三个工部官员,而是带着新皇诏书,又带了五个官员,十个小吏,全都是给纪彬打下手的。
特意过来建设新船厂。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几个纪彬十分熟悉的人。
正是当初跟纪彬柴力并肩作战的江志乌革。
他们从边关回来之后,在新皇诱导下,主动请缨要来海太城,帮着纪彬柴力一起建设这里。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还对新皇口中的战船十分感兴趣。
陆上的征战他们打过了,可海上的战役却是没怎么见过的。
上次来了一次兴华府,也算是跟着海船走了几次,但远远称不上是战斗。可想想就让他们新潮彭拜。
同样跟过来的,还是宗轮将军的侄子宗亦杨,这个白袍小将自小就对海战感兴趣,也被宗轮将军塞过来。
他们这一行人一共二三十个,全都是被新皇派来帮纪彬建设官办船务司。
能派来这么多人也是不容易。
朝中反对开船务司的可不是一个两个大臣,守旧点的大臣都问新皇是不是不在意祖宗礼法,本朝先祖都说了,海禁不能开,怎么新皇还要造船。
在新皇据理力争下,总算以新皇谢阁老的胜利告终。
最关键还是,纪彬早就带走允准文书,新皇刚登基,不好表现得出尔反尔。否则有失朝廷威信。
这群人浩浩荡荡离开,还有新皇私库拨下来的八十万银票。
再从户部要钱有点困难,新皇也就只好用先皇留下来的钱,虽然这些钱还是自己孝敬先皇的吧。反正这群人从汴京刚出发,各个充满雄心壮志。
一个是新皇忽悠的让他们觉得一定是做个十分重要的事。二是要跟纪先生做事,一定非常厉害,说不定还会名扬天下!
但这群人经过长途跋涉,终于路过邑伊县,不错,这虽然是个县城,但十分繁华。再路过兴华府。
可以,百废待兴,欣欣向荣。
最后再到海太城。
这群壮志青年们沉默了。这是什么地方?
怎么一个城里,就这一条街?
而且都是老弱病残?两个壮力的青年都看不到?这是个什么城市啊?
等樊城主迎接他们进府衙的时候,更是让这群汴京来的人沉默了。特别是喊着我不怕吃苦的宗亦杨。
更别说习惯了汴京的官员小吏,哪里见过这么寒酸的府衙,偏偏这位樊城主像是不知道一样,十分热情地招呼他们。
而且明明是城主,怎么穿得像个庄稼汉?
樊海钧看出大家的想法,嘿嘿一笑∶”刚从船务司过来,也懒得换衣服了。””一会我带你们去船务司,以后你们应该都是船务司的人。”
其中江志跟乌革但笑不语,拍拍宗亦杨肩膀道∶”宗小少爷,这已经好多了,之前是什么模样,你们可是没见过。”
他们俩却是知道的。
所以这群汴京来的官员小吏们一路上畅聊海太城,两人都是闭口不谈。这有什么好说的,等到了他们就明白了。先把人忽悠过来,跟着纪彬一起建设啊!
如果说这群人到府衙的时候是懵的,等他们到即将任职的船务司时,整个人更是懵到极点。
这片地空空荡荡,只有杂草被清理干净,有人在做地基,有人在搬砖。但无论他们在做什么,都掩盖不了这是片荒地啊!
这就是他们即将任职的地方?就是南军国第一个官办船厂?
刚从海边回来的纪彬看看他们,挑眉道∶”怎么了?大家选个自己办公的地方,就可以盖房子了。”
好家伙,员工们都来了,办公室还没建好。有这样的老板吗!
这二三十人心态有些不好。
从汴京到海太城,这也太惨了吧!
有人说家徒四壁是形容穷的成语,但他们这地方连四壁都没有!刚刚还嫌兼弃府衙破呢!
府衙还好有个房子!他们这里什么都没有!
甚至打铁的都在外面打!
也就因为要管风向,先给打铁的支了个棚子!但他们连棚子都没有!
刘铁匠也算被三个工部官员折磨惨了,不能说折磨,只能讲折腾,一会要这种形状的东西,一会要那种形状的物件。
好在他跟儿子手艺好,否则都不能满足他们要求。
要不是看在给的工钱确实不错的份上,刘铁匠都想回家了!
汴京来的官员们看了一圈,纪彬也没说什么,继续忙手里的东西,等大家冷静下来,这才笑着道∶”以后就要一起做事了,这船务司房间也在建,速度很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