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郎: 第140章 第 140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小货郎》 第140章 第 140 章(第3/5页)

特别远。

    上次引娘回来,给她带了边境的马球杆,可把她馋坏了,这次也能去玩玩。

    纪彬自然是没意见,他对引娘制瓦的进度有些了解,应该是可行的,但还要跟引娘商议过再说。

    但纪彬一行人刚到,只见从主街上来了一行人,领头的人纪彬也见过,正是海太城城主樊海钧,这人是无权无势没有背景的举子,能被分到这,也是随手一指。

    还是现在朝中没人可用,这才被分来的。

    纪彬他们走到海太城,这里面的主街修过,但也仅仅是主街而已,剩下的地方荒草丛生,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

    就算是海岸线,那也是乱七八糟的石子还有冲上来的海洋腐烂的东西,淤泥也不少。这些都必须清理之后,才能开始做事,一时间也不能清完,只要清理好他们够用的地方就行。

    这位城主半点架子也没有,看着十分激动∶整个海太城的人,都希望您过来!

    樊海钧在听到柴力说,纪彬打算把官办船厂建到他们海太城,当时就蹦起来了,别说他有没有什么官员风范,这也是好笑了,从他考上举子到现在,就不像个真正当官的啊。

    不过这位樊城主显然很珍惜这里的职位,有了再小的职位,,也等于官场生涯开始了。

    纪彬带着人赶紧下马,就听樊城主道∶纪先生,我们可算盼到你了啊!

    反正樊海钩非常无奈。

    但他也没灰心丧气,看过海太城之后,就知道之前纪彬说得很对,现在海太城留下来的都是老弱病残。

    海太城里,只有他一个城主,四个小吏,比之前代理城主在的时候,还少个人呢。就连城里治安都是指挥使柴力拨人。

    柴力那倒是有二百个兵士,可那是怎么来的?

    剩下约莫四百多人,大多都是年纪大的老人家,或者身体有问题的,仅仅有三十多个年轻人被留下来照顾老人家。

    他这不是海太城,他这是大号的慈幼院。

    不如好好开私塾。

    现在是五家私塾,只剩二百多个学生,稍微大一点,就去兴华府了。之前海太城还有一千多人,如今也只剩下八百二十五口。一岁到五岁的,一百多,五岁到十三能上学的,二百多。

    他在汴京学习怎么当官怎么处理政务的时候,都说当地文官跟指挥使大多不和,就算没有真的不和,但也不能多接触,否则会有结党营私的谣言出来。

    但看看他这地方,还谣言呢,鸟都不愿意过来拉屎!

    可樊海钧也没灰心,总算求来了修路,又把几个私塾摸透,然后让安排作坊活计给大家来做。闲的时候带着兵士们去周围除草。

    唯一让樊海钧欣慰的是,他跟武将柴力相处得还可以。

    好好一个城主,名头听着不错,实际也太惨了。

    就连他的所谓城主府,也只有两间房子能用,一间睡觉,一间茅房,再多的可就收拾不出来了。其他小吏们跟他也差不多,更让他叹气的是,这四个小吏里,还有一个常用字都认得不多。但他又有什么好挑的呢,有人能来海太城已经不错了!

    也不对,西边那片茂密的林子里,鸟还是挺多的。

    樊海钧也在自己努力,甚至还带着人开耕荒地,虽然确实不多吧,但至少明年很多人粮食够了,他不用去兴华府要饭了。

    说句大实话,樊海钧的当官经验,可能还没纪彬的多。

    所以这会纪彬一来,樊海钧一口一个纪先生,恭敬得不行,而且还是真恭敬,不是假的那种。

    这也就说明,为什么柴力一讲纪彬要过来的事,他简直要当场哭出声。

    其实换了有经验的城主知县,也未必知道怎么经营海太城。这还是没经验的官员,是真的很为难。

    他们工部最差的房间也比这个好啊。就说他们最受冷落的器造坊都没这么破的!

    樊城主不好意思道∶已经努力修缮了,可咱们海太城一没钱二没人,平时案件也少,凑合能用就行。

    纪彬看着哭笑不得,就知道这位也是吃苦了,看着年纪应该不比他大几岁,也没什么经验。

    纪彬被樊城主迎着进了海太城府衙,一进门三个汴京来的官员都傻眼了。这也叫府街?

    纪彬也看着这个府衙,确实是努力修缮了,但其他房子上面还破了个大洞,就连他们用的桌椅年龄也很大,地砖更是坑坑洼洼,连邑伊县的府衙都不如。

    不对,连里长家的院子都不如。这个海太城是真的惨。

    不得不说,谁让他是头一次当官,经验确实少了。

    好在地方破旧,椅子还是挺多的,至少在侧厅还有地方坐。

    因为知道纪彬等人过来,还特意收拾了官府的客舍,里面雇了三个老者打扫卫生,他们可以都住到里面。

    这也行,好歹有个落脚的地方。

    四个小吏端来茶水,樊城主算是开始介绍。

    整个府衙就他们五个人,平日里上午在私塾教书,下午办公,旁的也没什么事。

    一共五百兵士帮着建设一定很快的。

    樊城主听到这话,震惊地看向纪彬。

    至于船厂旧址,则要李大按照先祖记载慢慢找。

    到时候可以拨兵士们来帮忙,纪彬甚至又问兴华府要了三百兵士。

    要不然说纪彬过来是好事呢,这可是大好事!

    樊城主笑得眼睛都快看不到了,心里可美了。没想到吧,他苦尽甘来,迎来这么大的财神爷!

    又要了三百兵士!

    这可都是年轻能干活的啊,直接从兴华府要的?说实话,他这个城主都没这么大的面子。

    而且现在学生变成,四个私塾,一共二百多学生,也差不多。

    纪彬在确保私塾确实没问题后,这才同意。

    不止樊城主这么想,他身后的小吏们抱着同样的想法。

    还有一件事,因为他们过来,所以原本五个私塾,变成四个,樊城主也会跟着纪彬他们一起做事

    这下人员差不多也就齐备了。

    还是分为两批,纪彬带着李家主,樊城主,再带几百兵士去寻找前朝造船厂旧址,一百多里的海岸线要找到旧址,不是很容易。

    虽说现在教孩子们看不出什么成效,但这才是海太城未来的希望。

    一个城里突然多了两百多个读书识字的人,在这哪个地方都是很厉害的事情,肉眼可见这个地方的未来会更好。

    当然也可以另起地方重建。

    但能利用之前的东西,肯定还是要利用的,能省很多事。

    而且海太城i旧址应该不算大,在先朝也就是中等规模的大小。

    先朝覆灭时,当时的长官一把火把造船厂烧了,如今百年时间过去,再想找到旧址是比较难的。

    都说历史悠久,历史源远流长,有时候的好处就在这。

    纵然本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