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180-190(第8/27页)

股。

    小崽子哇哇大哭,掉落不菲经验值。

    刘盈眼睛一亮,正准备继续欺负儿子,萧谨忙从刘盈手中夺回儿子,一个闪身躲到了吕雉身后。

    刘邦一个大巴掌拍到刘盈的脑门上,阻止刘盈把小崽子抢回来。

    之后刘盈便被父母剥夺了单独亲近儿子的权力。

    他可以与儿子交流感情,但至少有父母或者萧何之一在场。

    萧谨是拦不住刘盈这个大号熊孩子的。

    萧何似乎与小崽子特别投缘,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小外孙,比自己亲孙子还喜欢。

    为了拦住刘盈欺负人,萧何的身体又好了一些,下雨天时不会咳得喘不过气了。

    特别当他追打刘盈时,让沛丰的老兄弟们恍惚间看到了曾经沛县的那位刀笔吏。

    别看萧何不上前线,他气狠了,能追着陛下和平阳侯曹参打。

    “萧相国曾经把陛下和平阳侯撵上树。”

    “确有此事。”

    “是什么理由来着?”

    “似乎是太子向萧相国告状,说陛下和平阳侯要合伙把他丢掉?”

    众勋贵将手兜在袖子里,仰头看萧何把刘盈撵上了树。

    萧谨拉着萧何的袖子告状,告状的内容似乎是刘盈欺骗小刘恒,说要把小刘恒丢掉,把小刘恒吓得哭得不敢吃饭。小皇孙居然听得懂,真聪慧啊。

    “真是陛下亲儿子。”

    “你说什么废话?”

    刘邦优哉游哉悄悄路过,竖着耳朵想听老兄弟骂刘盈。

    谁知道,自己膝盖中了一箭。

    刘皇帝可不会惯着这群老兄弟。他冲上去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围观的勋贵作鸟兽散,徒留又轮岗成为左右丞相的王陵和吕泽面面相觑。

    “我们不是来参加朝议吗?”

    “是参加朝议。”

    “怎么人都跑光了?”

    “因为陛下恼羞成怒。”

    两人继续面面相觑。

    再次成为太尉的韩信疾步走到萧何面前,安抚萧何的怒火,拯救永远只长个子不长品德的弟弟。

    唉,要是肥儿在这里就好了。自己真不适合当拉架的人。

    又是几个月过去,召平已经摸索出大蒜的种植方法,正在与豌豆和芝麻战斗,小崽子刘恒也周岁了。

    对孩童而言,周岁是第一个坎。

    大汉皇宫平日都很节省,不爱办太大的宴席。这次刘邦给小皇孙大办了一场周岁宴,命全国诸侯都来朝贺。

    连南越王都提前送信,想要亲自前来朝贺。西域诸国也派了使臣团。

    连仍旧焦头烂额的匈奴老上单于都派人来送礼,要与大汉“约为百年好”。

    老上单于还试图向大汉求亲。刘盈回复,没问题,把你家青年才俊送来给我家挑挑,以后婚俗按照大汉的算。

    老上单于便假装没这回事了。

    但匈奴并非他的一言堂,有些匈奴部落首领很是意动,于是匈奴使臣团里塞进了不少青年贵族。

    这些青年贵族基本不是继承人,送给大汉也没关系。

    刘盈来者不拒。

    大汉缺人,人才多多益善。

    这次宴席,刘邦和吕雉都兜起了手,让刘盈和萧谨以皇帝、皇后的名义操办。

    刘盈这次没有给父母唱反调,很认真地完成了工作。

    刘邦和吕雉也不是什么都没准备。

    吕雉与曹夫人一起织布裁衣,要给小刘恒送一套新衣服。

    刘邦挖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

    此时酿酒工艺已经很成熟。

    在周时的书籍中,就记载了周朝宫廷酿酒的方子。

    周朝人酿酒,已经极为讲究,容器、酒曲、选料、酿造时长,都有严格的规定。

    后世人所脑补的“古代酒都是醪糟水”,实在是小瞧了古人。

    汉时常喝的酒有两种大类。

    一种是稍稍富裕的平民所喝的“浊酒”;一种是贵族所喝的“清酒”。

    以稻米为原料的酒举例。

    “浊酒”即后世人所“嘲笑”的醪糟水,是今日酿造明日喝的甜米酒,这种酒不仅当作饮料,也是一种“羹汤”。

    “清酒”是多日酿造的酒,酿造的时间越长,甜味越低,酒味越浓。清米酒长什么样,味道如何,花大价钱买日本清酒的人应该都知道。

    现代人误以为古代人酒量差,喝醉是喝个水饱。大部分不常喝酒的现代人,喝两三瓶十度上下的瓶酒都会头晕。陈酿的清酒有二三十度,若喝个水饱,早就醉死了。

    刘邦当皇帝后,常喝的当然就是陈酿的清酒。

    他喜欢用粟米酿造的清酒,酒色淡黄,在阳光下如流动的琥珀一般。

    汉代宫廷逸事记载,大汉宫廷里的酒,会根据时节加入不同浸料。

    时鲜的果子,盛开的花朵,芬芳的香草……统统浸入陈酿的清酒中,为酒水增添一番风味。

    其中大汉宫廷经久不衰的御用酒,乃是用重阳菊花所泡的菊花酒。

    别看刘邦是个大老粗,在品酒上别有一分雅致。

    他用滚烫的水烫了酒坛子,在酒坛子里铺上一层刚采摘的菊花朵,再注入宫廷酿造的粟米酒,用布和酒泥封好,埋入栎阳的皇宫中。

    迁都长安时,刘邦将酒坛子挖出来,又在长安的宫殿里埋下。

    刘盈幼年时随口提了一句什么状元红女儿红,刘邦便说要在刘盈成婚时,再把酒坛子挖出来。

    刘盈成婚当日太过热闹,刘邦等着第二日家宴时再挖出酒坛子。

    谁知道刘盈抱着萧谨跑路,这酒坛子便留到了现在。

    待孙儿周岁宴,刘邦终于有机会把酒坛子挖出来。

    拆开酒泥,揭开封条,刘邦深吸一口浓郁的酒气,先把酒偷喝了小半坛。

    若不是刘盈防着刘邦,特意悄悄跟来,大概这坛子酒,就给刘盈剩个底了。

    刘盈鄙视:“你这么爱喝酒,要不要喝蒸馏酒啊。”

    刘邦嫌弃:“那个不好喝。”

    刘盈愣了一会儿,才想起好像宫里还真的能酿造出蒸馏酒,不知道是不是大秦少府工匠没被屠杀,所发展出的新酿酒技术。

    不过刘盈细思后,好像前世的时空,蒸馏酒也可能是西汉就有了。

    海昏侯“刘沫沫”,即汉废帝刘贺的墓葬极其丰富,各种陪葬器具分门别类,摆放得井井有条。

    在海昏侯的酒器仓库里,考古学家发现了蒸馏酒器。经过反复蒸馏,酒液的酒精度能超过七十度。

    考古学家认定,西汉初年就有了成熟的蒸馏酒技术。之所以后来记载不详,不过是贵族不爱喝这个,便懒得记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