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满枝吴峥嵘: 220-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220-230(第20/31页)

们的主营业务,我们本来不想生产的,但最近好多单位来厂里订货,我们也是没办法了,这事最好还是由商业局出面组织一下。”

    刘局派人去曙光厂查看了样机,功率和体积确实挺大的,运转起来地动山摇,不像是能家用的。

    不过商业局并没为曙光厂的洗衣机专门开个订货会。

    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系统和工业系统要做季度产销平衡,商业局要在季前45天向工业部门订货。

    此时正值年底,正是商业局为下一季度做计划的时候。

    因此,人家直接跟曙光厂订货300台洗衣机,算是74年第一季度的生产任务了。

    曙光厂一众人直接傻眼。

    黄河意外道:“咱零星生产十几台还行,一下子来300台的任务,这可咋生产啊?”

    “听说这里还有中江专区和德化专区的100台。”

    “平均每天生产三台,其实也还行,”康健说,“先组织人手弄个洗衣机车间吧,而且还得赶紧跟电机厂订货……”

    曙光厂没有洗衣机生产线,就这样赶鸭子上架,搞起了洗衣机小作坊。

    叶满枝觉得其实还好,洗衣机不是国家特批亏损经营的产品。

    商业局给洗衣机的定价很高。

    只要有人能买单,那他们生产洗衣机就是有赚头的。

    最起码能把过剩的劳动力利用起来,还能招20个833厂子弟进厂。

    *

    洗衣机车间搞起了小作坊,电视机车间那边有四个攻坚小组,在仿制那两条进口生产线。

    叶满枝搞不懂技术上的事,便将工作交给了几位男同志,她则重新将注意力放到了经营管理上。

    年底有各种总结、对账、报账,为了方便工作,她将办公地点搬回了厂部的办公室。

    桌子上堆着两大摞账本和报表,叶满枝看得眼睛发酸。

    她走到门口喊了声“燕萍”,很快便有个脑袋从斜对面的办公室里探出来。

    “主任,有啥事?”

    孙燕萍是厂办安排给叶满枝的秘书,平时就在厂办工作,领导有需要才会喊她。

    “这个备用金的使用明细,是今年的吗?”叶满枝问。

    “是呀,我都按照年份和月份分好了。”

    “那今年的支出怎么和去年差不多?”

    孙燕萍结巴了一下,满头雾水道:“因为这两年使用的费用差不多呀,除了买柴油票的开销,就没有其他支出了。”

    曙光厂的车队偶尔还要从外单位接一些运输的活儿。

    但每个单位的柴油用量是有定额的,需要凭着市里发放的柴油票去采购柴油。

    曙光厂的柴油定额只能满足日常运输需要,再从外面接活儿的话,就得另外想办法找柴油票了。

    柴油票对大多数单位来说都是稀缺资源,若想搞到定额之外的柴油票,难免要花点钱。

    而这笔钱不是能让财务记账的开销,所以这几年一直是从厂革委会的备用金走账的。

    叶满枝下意识蹙了蹙眉,直觉这账本不太对劲。

    她没再多言,重新返回了办公室。

    王造福管了车队两年半,将车队经营得有声有色。

    从外单位接活赚的钱,不但能负担车队的加油钱和维修费用,前几个月还用这笔钱买了一辆新车。

    所以,叶满枝一直没怎么插手车队的工作,王造福愿意干就让他放手去干。

    找关系买柴油票的费用也是从备用金里走的,每个月大概要花三四十块钱。

    前两年的支出都还算合理,可是,今年曙光厂拿到了军用铁路的使用权。

    这几个月,大部分销往外地的产品都是直接在厂里搬上火车的。

    汽车车队那边的工作量少了很多,柴油应该能节省不少,但王造福买柴油票的钱怎么不见少呢?

    几乎与去年持平了!

    叶满枝心里有了怀疑,便格外留意了车队的运输工作。

    去市里开会的时候,她偶尔会搭乘车队的顺风车。

    “徐师傅,最近外厂的运输任务多吗?”

    “还行吧,跟以前差不多,反正都是那几家固定单位的任务。”

    叶满枝笑问:“年底的运输任务没增加吗?”

    “没有,天冷路滑,没有急活的话,人家单位也不想让我们出车。”

    叶满枝点点头,不再问了。

    看来最近几个月的运输任务没有明显增加,那柴油票的报账就有很大问题了。

    不过,几十块钱的柴油票,未必能把王造福怎么样。

    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观察了一个月。

    过了元旦,备用金账本上又多了一笔柴油票的费用。

    只有20块钱,比前两个月少了一半。

    叶满枝心里又开始犯嘀咕了,难不成是她错怪了王造福?

    “徐师傅,今天进城不?我搭个顺风车。”

    “哎,叶主任,你稍等会儿啊!”徐师傅热情道,“我先去加个油,咱一会儿就出发。”

    最近天冷,徐师傅偶尔会捎着叶主任进城,有机会跟领导拉拉关系,他当然乐意了。

    让叶主任上车暖和暖和,他则颠颠儿地去联系加油车。

    叶满枝坐进副驾驶,刚将手揣进棉袄兜兜里,就听徐师傅客气地喊道:“叶主任,手套箱里有柴油票,劳驾你帮我拿一下。”

    叶满枝拉开面前的手套箱,扒拉了几下才从最下面翻出几张柴油票。

    票面全是5公升和10公升的。

    她没给车加过油,但也知道厂里用的柴油票大多是50公升的,很少有这种小面额的。

    而且很奇怪的是,印票单位居然是“滨江市粮食局”!

    要是不仔细看,还以为这是粮票呢。

    叶满枝推开车门,将几张票递给徐师傅,好奇地打听:“粮食局印发的柴油票能好使吗?”

    “哈哈,那有啥不好使的,人家收了票就卖油,车队都用过好几次了。”

    叶满枝想跟加油车上的工作人员打听打听,可是踌躇一阵后,她又忍住了。

    当晚回家,她将这件稀奇事讲给了两位吴姓人士。

    “我见过的柴油票,要么是全省或全市通用柴油票,要么是石油公司印发的柴油票,还从没见过粮食局印发的柴油票。他们哪有这个权限啊?凭啥印柴油票?”

    吴峥嵘用的油票都是军用的,偶尔也有全省通用的,粮食局的柴油票,他也是第一回听说。

    “你确定那是柴油票,不是食用油?”

    “当然确定啦,”叶满枝言之凿凿道,“我亲眼看着那两名工作人员收了票,给汽车加油的。”

    吴玉琢吸着冻梨的汁水,举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