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满枝吴峥嵘: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130-140(第8/27页)

就看到她闺女骑着三轮车,跟在吴峥嵘和隔壁周所身后。

    三轮车的车筐里还装着两个铝饭盒。

    小小一只坠在成年人的后面,跟个快速移动的甲壳虫似的……

    叶满枝看了眼挂钟,六点半。

    她心里担忧孩子,便没能睡成回笼觉。

    起床洗漱好以后,就在家里等着。

    一个小时以后,终于听到三轮车咯噔咯噔的声响,吴玉琢小同志在院门口跟爸爸说了再见,然后骑着小车,贼拉风地冲进院门。

    把座驾往葵花的狗窝旁一放,她便跳下车座,抱着两个饭盒进了屋。

    “妈妈,吃早饭啦!”

    叶满枝:“……”

    天呐,她闺女居然已经能给她打早饭了!

    她满心感动地吃了早饭,临到出门上班时,突然想起似乎有哪里不对。

    “有言,你爸呢?”

    平时都是吴峥嵘送孩子去幼儿园上学的,今天怎么一直不见人影?

    “跟周伯伯一起走了。”吴玉琢小同志吃饭慢,一个包子吃了大半天,“爸爸说,你今天肯定特别想送我去幼儿园。”

    叶满枝:“……”

    她刚吃了小棉袄打回来的早饭,母爱正在泛滥,确实挺想跟闺女多待一会儿的。

    在心里骂了句诡计多端的臭男人,叶满枝将孩子送去幼儿园,才匆匆赶往单位上班。

    她跟吴峥嵘详细打听过秦祥的工作细节,听说人家每天都比领导提前一刻钟到单位。

    所以,叶满枝也有样学样,每天早上提早一刻钟进办公室,开窗通风,打热水泡茶,做好一天的工作安排。

    窗台上还有一盆仙人球、一盆万年青,那是领导的娱乐项目,不需要她浇水侍弄。

    今天她刚把茶泡好,夏竹筠就快步走进了办公室。

    “小叶,你跟我讲讲红旗公社那边的情况,咱们工业厅在九里河大队的那块地,到底是怎么回事?”

    夏竹筠刚才上楼时遇到了罗厅长。

    九里河生产基地,涉及到干部职工的口粮,以及厅里的固定资产投入,今天要开会讨论出一个章程。

    叶满枝一五一十地向她介绍了那天听到的情况。

    “九里河大队人多地少,又没有了返销粮,不把咱们厅里占用的那块地收回去的话,社员的口粮就不够吃了。不过,我听李厅的秘书魏国亮说,李厅好像不建议把那块地还回去。”

    在农村有个生产基地,确实能解决很多问题。

    工业厅的食堂伙食好,有赖于九里河那块地的产出。

    从地里收上来的粮食,一部分送去食堂改善集体生活,另一部分还能给孕妇、病号和家庭有困难的职工,发一些粮食补助。

    “既然上面已经下过相关通知了,那咱们厅里占着人家生产队的地不还,就是不讲理了。”夏竹筠抱臂思忖道,“但是把耕地还回去以后,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厅里的干部职工无处参加劳动,重新开荒的话,今年的粮食补助就没了着落。二是厅里投入的固定资产不能凭白送人,如果生产队拿不出这笔钱,那双方很难达成一致。”

    在农村投入的固定资产,是工业厅的公有财产,不是哪个领导说送人就能送人的。

    这种事很容易落人口实。

    叶满枝介绍完情况,就没啥可说的了。

    她对这种局面也觉得棘手。

    当初修水渠和水车的花费不是小数目,光是水利工程的钱,就不是生产队能拿得出来的。

    即使工业厅愿意让人家分期付款,生产队也未必乐意背上这样的巨债。

    生产队买不起,工业厅不能送。

    这不就走进死胡同了嘛!

    叶满枝没什么思路,只能指望领导开会时能想到解决办法。

    在农村的生产基地只是工业厅的一项副业,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事。

    但大家却异常关注事态发展。

    没办法啊,以粮为纲。

    有了这块地,每人每年能多领20-30斤的粮食补助呢!

    她陪夏竹筠去开会时,特意跟其他领导秘书打听了一下情况。

    魏国亮没瞒着,当着几个秘书的面说:“李厅不想把地还回去,九里河的最大问题是人多地少。咱们工业厅可以考虑在那里办个小型加工厂,让九里河的一部分社员,去厂里当临时工赚工资,缓解耕地上的压力。”

    叶满枝暗道,与工资相比,社员可能更想赚粮食。

    在农村,光有工资没用,买粮食还得有粮票啊。

    可是生产队社员哪有粮票?

    林副厅长的秘书于鲲说:“让干部参加劳动的事,其实挺好解决的。如果这块地真的被还了回去,咱们可以再联系一个国营农场,组织干部职工去农场干活。年底让农场按照个人的工分,给大家分发口粮就好了。就是处理固定资产比较麻烦。”

    一个是让社员进工厂打工,一个是让干部进农场种地。

    叶满枝心想,两个办法要是能中和一下就好了,与其给社员开个工厂赚工资,还不如开个农场赚口粮呢!

    她脑子里隐隐有了几分头绪,一边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一边天马行空地乱想。

    于鲲要提着暖瓶进会议室添茶时,叶满枝将那页纸撕下来,主动接过暖瓶说:“于主任,你坐这歇会儿,这次让我进去续水吧。”

    第134章

    叶满枝陪夏竹筠参加过好几场会议, 但她从不主动进去给领导们倒水。

    众目睽睽之下,推门走进气氛严肃的会议室,着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她能勇于接过于鲲手里的暖瓶, 推开会议室那扇沉重的木门,完全是硬着头皮上的。

    她是新上任的秘书, 而夏竹筠也是新上任的领导, 且处境比她艰难很多。

    夏竹筠在工业厅当了好几年的处长, 如今班子里的同事都是她曾经的领导。

    这种情况, 与她刚当上街道副主任时差不多,曾经能决定她去留的张勤简, 变成了工作搭档。

    不想当其他人的应声虫, 就必须想办法快速站稳脚跟。

    以己度人, 叶满枝觉得, 夏厅也许正在找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秘书的前途几乎与领导绑定了,她这边既然打开了思路, 当然要及时给夏厅递个话。

    叶满枝提着暖壶, 轻手轻脚地进入会议室, 依次给各位领导的茶杯里添水。

    给夏竹筠倒水时, 顺手将那张折起的笔记纸放到了她的笔记本上。

    夏竹筠并没看那张纸, 这会儿正轮到她发言。

    “让生产队为固定资产买单, 确实强人所难。与其打生产队的主意, 不如找个能出得起钱的单位接手咱们的固定资产。林厅的办法不错, 在近郊找个国营农场参与劳动,比咱们自己买秧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