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280-290(第15/31页)
谁?
想到这里,小扶苏又用力的拍了拍阿父的手臂:“如果我们大秦也有这样的坏人……就让他们去修长城!”
直接砍头未免也太浪费了一点,还是让他们去给阿父修长城吧。
阿父还要打天下,肯定需要很多人,这帮人估计还不够。
嬴政:“……”
英明神武的大王难得愣了一下,随后,他看着虎着一张小脸、一本正经的儿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好,让他们去修长城,修长城!”
苍天在上,史书上那个倔强到整天啥事都不干只知道跟他怼的混账儿子,原来也是能够改造回来的啊!
……
季驰光:“我曾经以为,这所谓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已经是康熙的极限了,直到这个人在六年后又说了一句让我真的很想打废他的话——”
“为君之道,要在安静,不必矜奇立异,亦不可徒为夸大之言。”
观众们:“……”
阿哥们:“……”
这个时候,哪怕再怎么尊敬他们的汗阿玛,他们也已经克制不住自己的目光了。
妈的,安静个鬼啊——刚亲政那会儿,四处打仗的人是谁?
撤二藩、攻郑家、决战噶尔丹……你安静过吗?
这会儿想起来静若处子了,怎么忘了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还动若脱兔过呢?
这鬼话说的连李世民都看不下去了:“……谁家皇帝整天安静的不干活啊?安静的人,那能叫皇帝吗?”
更何况根据主播的说法,这个叫康熙的皇帝的表现,不能叫安静,而应该叫装死。
你既然那么一心装死,那你别坐龙椅上啊——你要不直接躺棺材板里去吧?
而且,躺进板板,还能让对方的一个儿子提前当皇帝,说不定,还能挽回一点损失。
……
季驰光:“康熙的装死行为,直接导致了在他的晚年社会矛盾越发突出。”
什么火耗问题,什么官员腐败,还有什么小范围起义……清朝没完蛋真是个奇迹。
“所以,四大爷登上皇位的时候,面对的其实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别看他仿佛没有李亨那么倒霉,不用面对一个山河破碎的大清,但事实上,他说不定比李亨还要惨。”
李亨可不是什么好人,或者说好人也不能从他那个爹的手里活下来,安史之乱固然给大唐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李亨肃清了不少政敌(物理层面)——睢阳之战的时候为什么没人去救援?
周围的唐朝军队可不少!
还不是因为镇守睢阳的两个主要的官员都不是明确的某一派的人物?
太上皇以为对方是皇帝的人,皇帝以为对方是太上皇的人,双方互相扯皮踢球,最终导致了睢阳之战的惨烈局面。
借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李亨和李隆基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斗法,最终,以前者的胜利告终。
所以,李亨当皇帝,虽然有大权旁落的风险,但他面对的局面确实没有雍正怎么麻烦——毕竟社会矛盾被安史之乱一波清空,百姓们忙着荒野求生,根本没心思想着曾经的苦难。
四大爷当皇帝的时候面对的是什么“神仙”情况?
季驰光木着脸列举:“外部还好,毛熊那边,彼得大帝去世了,这会儿的皇帝是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这位女皇的权威不足,皇位坐得一直都不太安稳,要不然恐怕有雍正受罪的。”
毕竟,毛熊也没不一定亲自动手。
哪怕估计着双方有约在先,不好随意撕破,但毛熊要是真的要搞事,随便给准葛尔送点钱就能达成目的——噶尔丹给康熙搞事,很大的底气来源就是隔壁邻居毛熊。
所以,雍正面对的外部情况还算良好。
“只是,在清朝的内部……真是说一句千疮百孔都不为过。”
“因为康熙晚年奉行的政策,社会上的清官越来越少,甚至已经夸张到十不存一的地步了。”
毕竟犯罪没有成本,没有代价啊。
就算你明摆着贪污了,只要你能够有一个在朝廷说的上话的人,那康熙皇帝就不会对你动手。
欧洲中世纪的教会有多乱,雍正继位之初的大清就有多乱。
中世纪的时候,教会拥有唯一的圣经法律解释权,所以,他们才有那个权利,这么肆无忌惮的行事——谁叫当时根本就没有法律呢?
康熙晚年的情况也差不多了。
群魔乱舞,每件事情拉出来,都是在人的神经上疯狂蹦迪。
甚至,就连火耗这种东西,被半公开承认,差不多也是在康熙晚年的时间。
季驰光:“……火耗的存在其实是必要的,说真的,清朝皇帝给的俸禄,虽然比老朱这个朱扒皮好一点,但是,真的也没好到哪儿去。”
早就说了,皇太极大部分答案都借鉴明朝的,明朝的俸禄制度肯定也抄了不少。
“康熙一十八年的时候,浙闽总督就曾经给皇帝上折子,说如果没有火耗,这底层官吏恐怕就过不下去了,请求皇帝出面解决这件事情——要么加工资,要么允许火耗。”
“不过,即使当时的浙闽总督已经把问题摆出来了,但是,年轻时候的康熙已经有了他晚年的一点风采——和稀泥的当自己瞎了——以至于这个问题愈演愈烈,到他晚年的时候,甚至一步步到了百姓要上交一倍半的税款,才能够填补上
这份火耗的地步。”
然后,就是西北用兵问题。
季驰光:“因为战事不断的缘故,虽然西北那边一直都是喜报连连,但是,毕竟是打仗,肯定要往里头填人的。”
“战争之初,百姓的反应还好,但是,拖的时间越久,百姓也受不住了,不是逃走,就是反抗。”
“棒子那边的使者,曾经记述了一段见闻——”
“关外人家多有撤毁处,关内人物颇稀疏,马畜甚贵,或骑牝骡而行,盖以征讨西之故,如是凋蔽云耳。”
在这短短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朝,不管是关内还是关外,都处于人员凋敝、经济衰败的情况中。
【雨翊凌澜:大家也都知道不能再打了,大家都快撑不住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一向以和为贵的康熙这个时候倒是挺狠的,提出反战之说的两个官员,一个赶回家种地,一个被绞死——谁敢反抗?怕不是想全家流放到宁古塔开荒!】
……
季驰光摊了摊手:“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将近十年——想想看吧,四阿哥刚当上皇帝的时候面对的是,就是这么一个烂摊子。”
要是换了她,恐怕当场就想撂担子跑路。
——这是要让她的毛囊细胞全部死伤殆尽的节奏啊!
季驰光不是局中人,所以,她始终不明白——就这么一个坐上去不是累死就是亡国的皇位,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这么多厉害的人前仆后继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