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250-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250-260(第3/43页)

  原本同僚们轻微的议论声也在一瞬间放大。

    每个人都对他投以震惊又羡慕的目光。

    要知道,哪怕是在先前他被天幕盖戳是忠臣,知道他接下来会迎来皇帝的一波重用的时候,都没有人这么羡慕他。

    毕竟,那可是文正的谥号啊!

    上一个有资格获得这种谥号的人,还是天下三相之一的李东阳!

    李东阳因为给屠龙小哥刘太医求情的事情,和武宗皇帝关系十分不好,所以一直担心自己死了以后,会得不到一个好的谥号,担心到即使病重垂危,心里都还在惦记着这件事情。

    而武宗之所以肯给这么好的美谥,是因为作为他的心腹的杨一清,向李东阳承诺,答应会替他向朱厚照说情。

    就为了这么一个“文正”谥号,病重到起不来身的李东阳,拼了命的撑起身子,感恩的跪在床上,给杨一清磕了一个头!

    可见这个谥号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

    倪元璐从没想过现在还普普通通的自己,竟也能得到这份殊荣,当下还算是个新人的他不禁受宠若惊。

    朱元璋等人却觉得没什么。

    说真的,听多了他们这一朝文官的骚操作,朱元璋甚至已经开始怀疑他们家是不是除了于谦、张居正、海瑞和那个张钦以外,就没一个正常……就没一个能拿的出手的文官了。

    尤其是得知崇祯这朝的文官既猖獗又可恶还歹毒抠门以后,朱元璋更是彻底对文官这种生物死了心。

    结果没想到,在这一帮淤泥里面突然冒出了一朵干干净净的莲花。

    突然被感动了一下的老朱大手一挥:不就是一个文正的谥号吗?咱一个粗人,不懂你们那些奇奇怪怪的荣誉感,既然喜欢,那就拿去好了!

    作为给忠臣的奖励,老朱觉得完全没有问题。

    他对优秀的属下一直都很大方。

    朱祁钰也摸了摸下巴:“说起来,确实是这样……文官们好像都很喜欢文正这个谥号,回去问问于卿想不想要,到时候也给于卿安一个。”

    不过,如果只有文正两个字是不是太简薄了一点?

    朱祁钰陷入沉思。

    话说

    到底是谁规定的谥号只能给两个字?!

    他能不能把于卿的谥号多加几个字啊?

    他觉得一个正字完全不能够突出于卿的美好啊!

    不过,如果他真的给加了,于卿会不会觉得太显眼包了一点?

    唉,不管,反正到时候于卿都死了,他多给于卿加点估计也没有人敢反驳他。

    朱厚熜也看了一眼旁边老老实实垂手站在他身侧的张居正一号,拍了拍对方的大腿,屈尊纡贵的开口:“朕回去以后就给你写道圣旨,把你的谥号提前定下来,你要是喜欢,那就叫文正好了。”

    张居正眼睛在一瞬间大亮。

    朱厚熜大概是看这孩子被自家人未来压迫得太狠了,已经消失多年的良心难得的冒了个头,非常体贴的安排道:“只要你别嫌晦气就行……朕会提前定下去,到时候,哪怕你死了以后也没人能剥夺你的谥号。”

    把人家坑得这么惨,多少还是要给点补偿的。

    一个“文正”而已,既然对方喜欢,那就拿去吧。

    聊胜于无。

    张居正拼命点头,那张永远沉稳老成的脸上,也终于有了几分青年意气,他咧开嘴笑了笑:“谢陛下的恩典。”

    得了这么一个美谥,他此生也算没有白活了。

    ……

    季驰光:“其次是范景文,这位也是个重要臣子。”

    这个人朱由检也知道,是他哥的文选郎中,这两年有人向他推荐范景文,他是个惜才的,就给了对方太常寺少卿的官位。

    早在当皇帝之前,崇祯就听说过对方的名声了。

    因为这人非常有才,还曾经跟魏忠贤对着干过,甚至他们俩的对仗记录还成为了当时的热门话题,也是属于难得的没有被魏忠贤干掉的文官。

    咋,难道这也是个好人?

    朱由检苦恼:魏忠贤这个垃圾鉴别器难道失误了?

    那我该怎么自己分辨忠臣和奸臣?

    咳,只能说魏忠贤有时候也不是很可靠的。

    对方只负责帮皇帝收拢权柄,手段不限,对象不限。

    至于被他创死的人里面究竟有多少好人和奸臣,那就得靠猜了。

    季驰光:“这个人

    是出了名的廉洁奉公,而且对百姓也非常关注,曾经提出过一些关于一条鞭法的改革措施,虽然没能够成功改革中央财政问题,但是他的言行也得到了当时的崇祯皇帝的认可和喜爱,是非常难得的和崇祯皇帝心有灵犀的忠臣。”

    毕竟一般能够跟得上朱由检思路的都是善于逢迎之人。

    崇祯皇帝:实不相瞒,咱已经感动到哭了。

    我就说我的眼光没有这么差劲,看这不是有一个跟我惺惺相惜的忠臣吗?!

    这一刻,朱由检终于找回了曾经的自信。

    还被皇帝抱着,不敢说话的王承恩:陛下,您有没有想过,那才是个例呢?!

    魏忠贤大浪淘沙,极少部分是误差。

    您来挑选官员,那可真是恰恰相反,只有极少部分是正确答案。

    季驰光感叹:“这位范景文,是非常难得的文武全才,当时担任着工部尚书的职务。在听说起义军已经进入京城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逃亡,也不是躲在家中再换一个朝廷为官,而是毫不犹豫的朝着当时最危险的皇宫奔去。”

    朱由检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手帕,默默的擦了擦眼泪。

    “都是我大明的忠臣啊嗝……”

    这种关键时刻,居然只想到他的安危。

    ……

    季驰光:“当时,他跑到宫门口,询问从里面流亡逃窜出来的宫人,问他们皇帝去哪儿了。”

    “宫人给他的回答是,陛下已经出门了。”

    “范景文很高兴,他以为陛下终于愿意去旧都了,也非常高兴皇帝能够在这场浩劫里活下来。”

    “然后,他正了正衣冠,写下自己的绝笔书信,跃入古井而亡。”

    “不过,范景文死的时候大概并没有遗憾——他以为崇祯皇帝已经逃出升天了,但是,殊不知……”

    他的皇帝不愿意苟且偷生,而是选择吊死在了煤山之上。

    【雨翊凌澜:如果说到吊死的崇祯,那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个人——王承恩了。】

    正跟在皇帝身边的王承恩:“?”

    为什么作为皇帝身边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太监,我在这个时候居然能拥有姓名?

    难道未来的我真的干了

    傻事?

    【雨翊凌澜:别看明朝末年这么多坏太监,但好的也不少,王承恩就是其中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