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180-190(第16/25页)
吉也露出了惨不忍睹的模样,对大明末代皇帝和臣子表示出了极大的蔑视。
在心中悄悄道了一句:“一群蠢货。”
朱元璋这次倒没有愤怒,甚至难得的反省了一下自己:“一步错,步步错!那时候的果,源自于现在的因啊!”
要不是他推出了宝钞却又没有好好的去运作他,反倒是又折腾这个又折腾那个,让普天之下的老百姓们对朝廷失去了信任,后面的一系列事情或许就不会发生。
归根结底,都在他啊!
好在现在还为时未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张居正在万历年间颁布的一条鞭法。】
【和历史上的变法一样,它短期的让明朝复兴了那么一阵子,国库充盈了那么一段时间,但是由于设计之初的种种弊端,到了后期就开始显出其破坏性。】
【一条鞭法规定,合并徭役劳役田赋,几税合一,按照田地亩数来计税,并且不再征收实物,只征收货币。】
【这其实是很大的进步。】
【但是!张居正可能是为了银两的流通,他规定税收只收白银!】!
第187章 一切都与钱有关(十)
张居正有些紧张。
仙画的这个转折显然是有暗指的——肯定是因为这条规定造成了什么不得了的后果。
不过,仙画也的确说对了,
统一定为只收取白银就是为了让这些豪强士绅们将他们手中的藏银给拿出来!
而且,
还能消除一部分之前大明宝钞所带来的坏影响。
他和他的幕僚们以及追随者们都觉得这是很值得一试的方法。
为何仙画会特意提前这条?
张居正觉得,明明按照田亩数来收税才是一条鞭法里面变动最多也最核心的内容——有了这条,就可以去丈量那些士绅豪强们所拥有的土地,并且让他们多缴纳税银。
毕竟,在这之前,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千方百计的隐匿自家的田地,对国家财政的贡献甚至还不如贫民!
田赋不均,才是造成国匮民穷的主因呐!
张居正带着一些小疑惑,继续向下看——
【只要银子不要其他,在民间完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很多奇葩的现象。】
【比如,一到征税的时节,在一些“聪明人”的运作下,银子就开始升值,而铜钱就开始大幅度贬值。】
【那会儿,银两主要是集中在地主阶层、大户人家手里。而小农户手中可没那么多银钱,他们很多都只有为数不多的铜钱。】
到了交税的时候。
镇上面的几家大户人家大门敞开,热闹非凡,从四周乡镇赶过来的农人从大门口一直排到了街道上。
他们的脸上并没有什么喜色,反倒都是疲累与麻木。
他们都是来兑银的人。
只有在听到管事宣布今天的一分银子需要二十文钱才能兑换得到时,他们的脸上才闪过不可置信和焦急、愤怒等神色。
“今日咋个那么贵?前些时候都是十二文钱就可以兑一分钱!”
大家嚷嚷起来。
管事气定神闲:“现在是交税的时候,这么多人兑钱,我们哪有那么多白银?物以稀为贵,懂不懂?”
农人们不想懂,气愤的往地上啐一口:“抢钱呢你们!啊呸,我换一家去兑。”
管事笑吟吟的:“尽管去,今日你若是能找到开价更高的,算我输!”
被他这么一说,原本往外走的农人们又犹疑了。
三分之二的人停下了脚步。
【一条鞭法的这个规定,让财富更加向大户们靠拢,而农家小户的财富却在缩水。有钱的更有钱,穷的更穷,阶级的分化更加严重了。】
【另外,虽然将几税合并,不用缴纳实物税这事儿理论上很先进,但任何政策最需要警惕的就是一刀切。】
明朝的朝堂之上。
反对一条鞭法的保守派们正在激情开喷:
“自从山东推行此法,搞得人心惶惶,民不聊生!”
“商贾们疯狂逐利,就连老百姓也都会人心思动。这是抑
本利末之举,必须立刻废除!”
“且一条鞭法根本不适合北方,只适合南方,南方商贸发达,北方却更重农耕,岂可同等对待?”
【大部分的保守派们只是认为一条鞭法刺激了工商业而打压了农业,会让农民不再安于种田,都一股脑的跑去跑商做工赚钱。】
【这当然是很狭隘的看法。】
【但有一点还真说对了。】
【那就是南方的地理气候等原因造就了其发达的商业,很多农民靠做工而活,其实都不怎么种植农作物了。收税银而不收实物对他们来说难度不大,甚至是更方便了。】
【而华夏的北方却与南方完全不同。】
南方。
宽阔的长江上,无数的船只扬着帆,将客人以及货物运送到沿岸不同的城市。
江南和沿海东南到羊城一带更是锦绣之地,白天熙熙攘攘,市集上店铺全开,有着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客商。
即使是夜晚,也依然可听到丝竹软语、觥筹交错之声,灯烛明亮。
而镜头转到北方。
画面似乎被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黄色和灰色的滤镜,望眼过去,可以看到肃穆的城池、无垠的田野。
但终归,少了几分热闹。
尤其是在偏远的县城以及山村,甚至还有着几分荒凉颓败之意。
到了晚上,寒风呼啸,大家都早早的回到了家,门窗紧闭,街道上除了更夫之外再无人影……
天幕下,北方的老百姓们有些羡慕的看着。
“南边儿确实要繁华很多,之前我跟着车马行去过,那边冬天的晚上,街上都是有小摊儿的。”有人开始回忆过往,“而且酒楼开门营业到很晚。”
“咱们这儿没办法呀,别说冬天了,秋天一到,这大晚上的就别想着出来了!”
“可不是咋地,冬天还想着要出门?连地都给冻上了。”
“越往北边越苦,也难怪那些胡族都惦记着咱们这儿呢。”
有人叹了一声,语气里有着向往:“要是咱们能去南边儿做工就好了,攒点钱回来也好啊。”
“人离乡贱,听过没?还想着去南方呢,说不定在路上就得折咯。”
“说起来,这南方全是海运和贸易做起来的,”有人脑子活一些,“咱们北方也有海啊,就不能也干这个?”
北方的老百姓们聚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而南方的老百姓们则在庆幸:“咱们虽然苦,但还是比北方要好一些的。”
虽然换钱要吃些亏,但好歹他们家里还能拿出一些铜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