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170-180(第4/25页)

了。

    倒是在大将军府上,霍去病和卫青有不同的看法。

    卫青赞叹道:“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句话说得对。”

    霍去病现在已经开始有自己的亲兵和部属了,对领兵也有了些小小的经验。

    “舅舅,读书的确能让人变聪明。我就发现,同样的事情讲给不同的人听,往往是读过书的那个理解得更快,完成得也更好。”

    卫青点头:“读书使人明理。”

    霍去病挑起一双剑眉:“所以我的亲卫们,肯定是要会认字的。”

    文武兼修,哪个都不能落下。

    民间。

    百姓们羡慕极了。

    “要真有这样免费的课堂,谁会不愿意去呢?!”

    当然,也有那么一些人表示自己白天做活儿就已经够累了,即使有也不

    会去的。

    但大家选择性的无视了他们。

    “有几个人会认字已经很不错了,有的地方,找遍了都划拉不出一个识字的!”

    “要能认字肯定好啊,我儿从外地寄回来的信,我都不认识,还要去找村头的田秀才去读给我听。”

    “那可不?不识字就是容易被人骗。我和你们说……”

    ……

    【为了让普通的没有接受过教育的老百姓们能够迅速的识字,还组织语言学家们发明了汉语拼音以及简体字。】

    【而且,国家还设有扫盲委员会,下面有城市扫盲工作司、农村扫盲工作司、编审司等等单位,是非常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件事情。】

    【当时还有目标,就是争取让每个人都能认识1500到2000个字。】

    轰轰烈烈的全民大扫盲开始了。

    从城市到农村,各种各样的夜校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大家白天工作完,晚上又出现在夜校里跟着老师学认字。

    还有许多从清末活下来的依然裹着小脚的年老女性,都在干部的劝说下拿起了课本。

    这可能是她们人生第一次接触到书本和知识。

    各式各样的宣传画被贴在了墙上。

    宣传画上的标语简单好理解:

    “帮助妈妈学文化”

    “爸爸,这个字是这样写的。”

    “夫妻互教互学。”

    甚至,扫盲的工作人员还编了很多相关的歌谣,一下子就传遍了全国。

    【而且,这场运动并不是进行了一次就结束了,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没放松过。】

    【到1964年的时候,我国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从建国初期的80%降低到了52%,到1974年的时候,更是下降到了20%。】

    路小柒放了自己查到的一些数据。

    在50-60年代的十年间,全国共扫除文盲10272.3万人,年均扫盲604.3万人。

    这堪称是一个奇迹。

    【除了全民大扫盲之外,同样重要的当然还有完整的教育体系的建立。】

    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骄傲的宣布:

    “7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拼搏,中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已经建立起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

    【如今,义务教育已经深入人心,每个孩子一生下来就知道他在哪一年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有的还是必需的,是作为公民一定要完成的义务。】

    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然后开始牙牙学语。

    到了三岁,他被父母送进了幼儿园,一开始大哭,然后交到了新的小朋友后,开始在幼儿园如鱼得水,很快适应了集体生活。

    这个阶段学的是习惯。

    六岁的时候,他会开始进入到小学阶段,正式接触到知识和考试。

    六年后,他升入初中。

    三年后,他成为了一名高中生。

    又三年,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他会通过高考。踏入到大学阶段,光荣的成为大学生,并且选择自己的专业。

    四年后,他毕业了,可以选择进入到社会工作,但同样还可以选择考研甚至再考博。

    后者往往还需要花费好几年。

    一个拥有高学历的现代人的教育过程,需要持续十五到一十年的漫长时间。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在读人数,这个模型呈现出了倒梯形的形状。

    是一个相对健康的形状。

    ……

    天下人皆在惊叹。

    “上十几年学啊!这也太久了吧?”

    “如果是科举的话,倒也不久。我娘家隔壁的,考秀才都考了好多年呢。”

    “可这不是一两个,是所有人!”

    “十几年的学费,这可不便宜!”现在供个读书人多难啊!

    “说不定他们朝廷也不收钱呢?不是说必须要上吗?总不能这种还让老百姓掏钱吧?”

    这句猜想引起了一大片哄笑声。

    “怎么可能!”

    “白日还未到,怎么就做起梦来了?”

    “规定的事情让老百姓掏钱的,你难道少看了?”

    魏晋。

    即使是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的名士谢安也不免为后世之人漫长的求学过程感到震撼。

    他甚至站起身的时候差点崴到了脚。

    而且,再也维持不了原本淡然高雅的风仪,对着身边幕僚冲口而出:

    “她说的可是所有人?”

    幕僚也在心神震撼之中,“……的确是所有人。”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万万人,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之中都需要读十几年的书。

    那岂不是所有人都是饱学之士?

    即使是现在的士族子弟,恐怕也难与之相比较!

    谢安震惊于此,而其余名士们却不免有些愤怒。

    “简直是乱来!”

    “怎能用那西方的字母来为我华夏文字注音?”

    是的,他们对于简体字其实并没有太多感觉,很多和现在没什么区别,而且和之前相比,字本来就是一直在变化的。

    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字母拼音。

    但这一点,朱元璋却很能理解。

    “就和八股文一样,”他特意强调了一下八股文,“更方便让老百姓认识的,和记住的,就是好的。”

    主要都是为了降低难度。

    一个性质。

    还有一个很容易就接受了的群体是数学家们。

    刘徽对着墙上挂着的几个从仙画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