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190-200(第7/29页)

说:“大峰,我们还是收敛一点……”

    黎峰说:“嗯,早上不能亲了,晚上亲。一晚上过去,嘴巴就消肿了。”

    陆柳憋不住笑了。

    新的一天,从亲嘴开始。

    第193章 开门红 哥夫让你丢尽脸面。

    十一月中旬, 陆杨根据铺面工期,挑了个良辰吉日,选择了二十四这天开业。

    他提前写请柬, 自家人, 他的朋友,就由他提笔写。一些冲着谢岩来示好的商人,就交由谢岩来写。

    他还交代给谢岩一个任务,让他这几天写写年历记录本。已经刻印出来了,他照着格式填一填就行, 放到铺子里打个样。

    谢岩喜滋滋应了。好好一个年历本,一天一页写着就行了, 他偏偏一次写了五六页,才交代几天, 他写了几十天的记录。

    陆杨:“……你的日子怎么过得那么快?”

    谢岩说:“我是为了打样,我写很多种写法,他们来看了就知道了!”

    他在大事上还是很靠谱的,陆杨就问一句, 没管他了。

    请贴好写,陆杨请不到几个人。

    他在码头认得一些人,再有丁老板, 然后就是洪楚。别的人都是谢岩来请。

    买了三十张请帖,这还是考虑到谢岩有同窗要请的情况。这还不够。

    陆杨把请帖拿来看,一大堆他没听说过的名字。他竟然还把他的师父师兄都写上去了。

    陆杨问他:“你打算请多少?你这样不行的, 我们开业, 给人发个帖子,其实就是告知一声,有空的就来捧个人场。大多是维系感情, 他们会在这里随一份薄礼,买几本小书。我们到时候也过去照顾生意,有来有回。你给你同窗发这么多帖子,你还是考中了解元的举人,肯定很多人给你面子,有闲钱的就算了,没闲钱的怎么办啊?这不是为难人吗?”

    谢岩是挑选过的,他说:“你放心吧,这几天我问过盛大先和季明烛,他们说这些人可以请。净之,你看看我写的字,我很客气的,我说我们的书斋里开了两间小静室,外面的书院没有静室,请他们过来坐坐,捧个人场喝杯茶。”

    陆杨又一次打开帖子,这才看见他写的话。

    请人来访的目的,都是同样的套话,陆杨早先看他字多,就当是书生讲究,没想到是他换了词。

    陆杨几次张口,心说算了。

    要是谢岩的同窗来买书,他就给人发“读书卡”,以后可以来书斋免费看书。勤快人能把书的本钱看回来。手里不差钱的,他收就收了,不客气。

    谢岩硬说帖子不够,缠陆杨半天,拿了点碎银子,去街上买请帖。

    书斋快开业了,巷子里的人都在忙,连黎飞下学了都要帮忙印印年历,他从巷子里走来走去,到处静悄悄的。

    谢岩抱着请贴回家,跟陆杨说:“他们都好勤快啊,很有干劲。我待会儿也去装订书本吧,我都做熟悉了,很快就能装一本。”

    陆杨不让他干这事,“请帖是必须要你来写,没法替你,印书装书就不用你来了,你还是看书学习吧。实在得闲,就去崔伯伯家坐坐,他收你当学生,也不图你什么,你陪他下下棋。”

    说起下棋,谢岩就笑,他告诉陆杨:“我师兄棋艺不行,上回我找他拿年历的时候,他就说我要替他陪师父下五盘棋。我答应了,拿了年历,当天就告诉师父了。师父让他跟我下五盘,他全输了!哈哈哈!”

    陆杨:“……”

    事情是这样办的吗?为什么他还会笑得这么开心啊。

    陆杨把手边的两份请柬捏着,最终还是放到了请帖堆里。

    算了,这样的师门气氛,或许这两位大人物愿意来凑凑热闹。

    谢岩写字快,新买回来的三十份请帖,他都写完了。部分还没填上名字,陆杨问一句,才知道这厚脸皮把他认得的同年举人都算上了。有些人他不记得,要找季明烛问问。

    陆杨看他喜笑颜开的模样,已经无法叹气说一句“怎么办”了。他看谢岩已经掌握了与人相处的方式,只是这方式很特别。

    请帖是谢岩和黎峰一起送,商户的帖子,包括洪楚的帖子,都是他去。余下的书生们、恩师和师兄们,就是谢岩去。

    两人往外走,谢岩问他:“你识多少字了?能不能认清人名?”

    黎峰翻开看。他识字量比陆柳少一些,有些人名他不认得,但他认得姓氏,百家姓都认齐全了。这部分人不多,他挑出来,让谢岩说一说,便没问题了。

    谢岩问他的打算,“你这样太忙了,该要放放权,你去学管人的本事,让更多的人帮你干活。你一个人能做多少?还得管人才好。”

    黎峰从黎寨回来后就有想法了,刚让海有田去找机灵的伙计和厚道些的掌柜的。根据海有田的说法,府城内很多生意都更迭很快,有很多手艺人都被东家换掉,那么伙计跟掌柜的也一样。他请些熟手来办事,好教导。

    他问:“你最近学新东西了?”

    谢岩神秘兮兮递给他一本笔记,“我师父教我的官混子之道。我觉着经商也一样,你得空看看吧。你抓紧学,学完多多干活,让我夫郎歇着。”

    黎峰:“……”

    最后这句不用说出来的。

    所谓官混子之道,是个粗俗说法,精髓在于“知进知退”。

    谢岩简要跟黎峰讲了这两句的含义,“没太深的大道理,大权要抓,绝不能让。小权要放,绝不能贪。”

    黎峰再一次看向谢岩的脑袋。

    他家壮壮怎么还没长大啊。

    当天发完请帖,次日洪楚来访。

    新一季的大集要来了,他最近都在忙。

    大集的筹备不仅仅是民富路几条街的摊位和安全性,还要对参加大集的商号进行查验。通常是检查上报的货品。要供得上货,要是好货。要摸底价位,不能临时抬价,到大集上再降价,假模假样的让利。

    还有许多商号被客商告了。这些在往年,都是一笔烂账。告到商会,还是那些人说了算,不会处理。洪楚在别处放宽了限制,今年的四季大集,他逐渐吸纳了许多中小商号参加,让货品种类更加齐全,质量高低更加明确,能有许多新品,也能有许多同品不同质的货品,可以排出价位梯次,供客商们选择。被客商多次状告的商号,他就不忍了。

    他早跟陆杨约好了,会常过来坐坐,两人说说话,互相解解闷。但上次一别,洪楚没多久就忙起来,一直没空闲。

    今天过来,还是因为接了请帖。他想着,等到书斋开业再过来,那也太冷淡了,便提前来一趟,跟陆杨叙叙旧,到开业的日子,他还要来一趟的。

    陆杨在家里新开了茶室,这会儿见了他,却把他往屋里带,当带他去月亮门后面坐。他进过洪楚的卧房,也带洪楚到他的卧房看看。

    洪楚进来就挑了挑眉毛,感到熟悉。

    这一面面的书架,跟他房里的摆设一样。都避开了窗格,高低有序。

    陆杨说:“原本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