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190-200(第1/29页)

    第191章 吃饱了不认账 论糙,那还是陆杨糙一些……

    十月底, 杂货铺老板一家搬走,铺面空出来,可以为书斋做准备了。

    店里要重新刷墙, 前屋后院都要拾掇拾掇。交由罗家兄弟来办。

    鲁老爷子在家收拾了一间空房来印书, 让陆杨不用再找作坊了,他们就近在家里干。

    他们在县里都这样,突然要每天跑出去上工,他们不习惯。

    陆杨过来瞧了瞧,地方不够大。他想着, 在附近再租个小房子当刻印作坊也行。

    鲁老爷子觉着不用租,几家住得近, 能分派活计,东家干这个, 西家干那个,省点银子。

    他们刚来府城,花销太大,不想陆杨再出钱了。

    陆杨当时点头答应了, 心里则琢磨着该租还得租,有钱就把这事办了。

    干活的地方集中一些,和生活区分开, 对大家都好。能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也没有干不完的活堆在家里,让人累得慌。

    家里开商铺, 是挂在别人名下。

    陆柳打算让壮壮读书科举, 家里不改户籍。商号是在山寨里找人挂名,小食铺是放在陆二保名下。

    陆杨的书斋经过考虑,决定写自己的名字。

    谢岩有功名, 一处小家业只能算作养家糊口的副业,书斋也是文雅的铺面,不算出格,可以和田产一样,留在自家名下。

    以后家业多了,就学着陆柳,找两个爹挂名。

    他沿路回家,各处串串门。穿着娘给他做的绣花棉靴,把巷子走了个遍。

    怀孕到三个月,肚子略微显怀了。陆杨时常让陆柳和爹爹看看,看看有没有可能怀双胎。

    双胎大,肚子早早就鼓起来。他这个好像不太鼓。

    陆柳和爹爹都是让他放宽心,怀两个太累了,他的身子负担重,不如先生一个,过两三年再生一个。

    孩子生出来,还有一大堆事,带孩子就是一件麻烦事。一个孩子肯定比两个孩子好带。

    陆杨听了,再看看肚子,摇摇头不想了。

    前阵子,洪楚帮他找的老掌柜来了,他每天要上一个时辰的课。选在了早上。

    教一个是教,教一群也是教。陆杨把有空的人都叫来听,没空就听他们转述,有问题说出来,隔天再问问老掌柜的。

    除了学做生意、看账,他们还要学学算数,能在没有算盘的时候,把大多数账目算出来。这样看账才快。

    陆杨提了要求,想要记得看过的账本。这种记不是背下来,而是对看过的账目有数、有熟悉感。

    这样一来,他就能跟洪楚一样,翻阅到其他账本,对于一些细枝末节上的记录依然有印象,从这些东西里,找出蛛丝马迹,获取想要的信息。

    老掌柜便加了难度,期间会随机提问,问他们某几张纸上的相关内容是什么。

    突然面临这种问题,他们都很懵,当天表现都不好。过几天习惯了,就逐渐能答上来了。

    陆杨擅长记录“语言”,如果是传口信,当面给他说一遍,他能立马记住。这是他从小锻炼出来的本事。

    写在纸上的东西,他就需要多一点时间,也需要刻意去记,才能做到对答自如。

    陆柳表现挺好。他学认字以后,每天都会看看字卡、念念书。最初学认字的时候,就是强行背下字卡顺序,要记得纸上的字,才能对着学。

    他还记账,总怕出差错,不忙的时候常翻账本,对账目的记忆形成了习惯。不像陆杨,因自信有个好脑子,很多东西都忽略了。

    陆杨不贪多,上午学习完,他把当天的学习笔记和功课整理好,就会干点别的事,不会整天都耗在上面,这太累了。

    这天下午,谢岩从崔家回来,时辰比往日晚一些,带回来一个好消息,他找凌三师兄办下来了一件事,他们书斋可以卖年历了。

    年历事关农事,坊间不允许私自刻印,都要到衙门上报,得了允许,才能印年历。

    又是一年年尾,赶上书斋开业,有了年历,他们开业的时候多个宣传,能博个开门红。

    谢岩拿了明年的年历回来,夫夫俩凑一处看了看。官府的年历很简约,是一个未裁开的长卷,写了当今皇帝的年号和年份,再有几句“风调雨顺”之类的话,然后就是月历了。

    空白部分较多,裁开可以缝成一本小书。

    一本小书……

    陆杨眼睛一亮,想到他们书斋要做的爆款是什么了。

    谢岩提议的评论文章合集,他暂时没有采用。距离会试不远了,要抓紧备考,不能因着几两银子耽误事。

    现在做好的准备是全新的经营模式,铺子里没多少好书,再找作坊拿货,搭着卖些纸墨,可以满足附近书生的日用消耗需求。

    但年历不一样,做成书的年历更加不一样。

    陆杨脑子灵,当即就想了很多方式。

    他们能照着官府的模板,印刷小长卷,客人们根据需求,随他是卷起来看,还是裁剪后看,都可以。

    他还能做成不同样式的年历。这个他见过,县里书斋都有许多不同样式的年历。选用几个主题,像“五谷丰登”就是卖给百姓的;“财源广进”就是卖给商户的;“金榜题名”就是卖给书生的。

    特别一点的,就做成一本“年历书”。

    陆杨到书架上找到一本小画册,是谢岩在府学读书时,给他写的信。上面有固定的格式。以吃喝住行为例,最后写上特殊事件。

    圣人言“吾日三省吾身”,那这个年历书,就可以做一个“君子款”。让他们省去。

    还能像陆柳的生意记录本一样,做个小小的“记录款”。今日看了哪几篇文章、作了哪几篇文章、练了几个字。有什么特殊的,或者有什么不一样的、想要记录的事。

    他真是喜欢做生意,脑子里有了主意,便话语连珠,一串串的吐,让谢岩都插不上话,越说越喜,恨不能现在就出去把事情办了。

    但他知道雕版是怎么弄的,想到年历书所需要的雕版数量,又跟被人泼了一盆冷水一样,当即泄了气。

    年历每年更换,他们今年的雕版,用不到明年去。

    陆杨抿着嘴巴,十分不高兴。

    谢岩看他刚才还在笑,突然就垮了脸,愣了下,才追过去哄。

    “怎么了?这个不行吗?”

    陆杨说:“太麻烦,成本高,不适合批量印。我之前没见过这种年历,不知好不好卖。在我的想法里,这种年历需要很多书生都来买,带动一个新的习惯。就跟府城的菌子菜一样。如果不能批量印,第一步就失败了。”

    谢岩当即带他去月亮门后面的书房里,拿出稿纸,边研墨,边问他页面上需要刻什么东西。

    陆杨的审美一般般,也不会画画,没见过多少画卷,让他说样子,他讲不出来,就说了上面需要什么。

    既然是“年历本”,年份、月份、日子,这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