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第一太子妃: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明初第一太子妃》 70-80(第14/17页)

抚陕西的时间。

    史书记载,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初九, 皇太?子朱标巡抚陕西, 当年十一月二十八返回?京师, 重?病。

    五个多月后,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 朱标病逝,享年三十八岁。

    这段历史, 常乐背得滚瓜烂熟, 任何可以查询到的细节,全部烂熟于心?。

    为此, 她特意?请戴思恭和?戴杞父女两?人每隔三日入宫,专门给朱标请平安脉。

    数年以来, 朱标的身体都极为健康,理当是健康的。

    但到底只是最原始的望闻问切,再高明也?比不?过现代化的各种检测仪器。

    时间一天天的溜走,北平飘起冬雪。

    常乐明显的焦虑起来,几?乎恨不?得每时每刻跟在朱标身边。

    朱标瞧着倒完全像个没?事人,依旧每日处理政事,未有丝毫懈怠。

    反正他的兄弟、臣子们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有什么?不?同。

    实际,别人不?知?道,常乐很清楚,如?今的他,每日特意?留出许多时间陪伴家?人。

    最兴奋的莫过于允熥和?允煌,每夜都要缠着他们爹爹讲睡前故事。

    雄英到底年长些,他观察数日之后,忍不?住问道,“爹爹,您最近是又提高了效率?”

    奏本什么?的,是绝对没?有可能减少的,或者,爹又找到了合适的“奴役”对象?

    朱标瞧眼困惑的大儿子,“雄英不?喜欢爹多些时间陪着你们?”

    他语气里满满的伤心?失落,眼角眉梢也?都带着明显的难过。

    朱雄英略显无措地眨了眨眼,“当然,当然喜欢”

    好奇怪呀,他们父子终于要走温情路线了么??

    朱标勉强压住蔓延到嘴边的笑意?,“小孩子早点睡才能长高,免得同你皇爷爷似的。”

    朱雄英:“”

    果然,温情什么?的,那都是错觉。

    冬夜静谧,三个孩子进入梦乡,朱标顺着廊道返回?寝房。

    寝房外间的书桌,数盏煤油灯烘托起晕黄的光。

    常乐满头青丝松松扎在脑后,身裹大髦,正襟危坐,奋笔疾书。

    她近些时日来的焦躁,他都看在眼里,但没?有任何可缓解的办法,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命途几?何,

    常乐听到声响,抽空抬眸瞧他一眼,“孩子们睡着了?”

    朱标合拢门扉,踱步至书桌对面,“睡着了。”

    他提起炉子里冒着热气的茶壶,给两?人都倒了杯热茶,“辛苦了。”

    常乐摇摇头,接过茶杯,真正辛苦的是他。

    朱标和?朱元璋有三十多年的父子情谊,相当深厚,如?今他为了她的命,不?得不?站在他父亲的对立面。

    他要以最阴暗的思路,把他的父亲往最恶毒的方向推测,然后预备解决方案。

    于他而言,最难的或许不?是方案,而是可能会发生的父子相残。

    当初全家?搬至北平,或许可以解释为他是为了迁都做准备。

    而今,如?果正到那一刻,他们父子之间或许会反目成仇。

    他现在要考虑的,做的每一个决定,对他都是煎熬。

    相比而言,她所作的,不?过是将?脑子里所有的知?识默写出来。

    万一,万一朱标病逝,而她难逃殉葬,她要把从六百年后带过来的知?识留给这个世界。

    常乐垂眸看着茶水,里面映照出个模糊的面容,毫无神采。

    这么?一想,她好像也?挺辛苦的,她得克制着自己的害怕、恐慌,她的求生本能。

    殉葬什么?的,朱元璋真的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常乐饮口热茶,看眼对面疯子的儿子,“北平冬日,风景独好,我想请我娘她们过来游玩些时日。”

    当然,游玩是假,她只是不?想留任何软肋在京师,在疯子的眼皮子底。

    东宫最最核心?的势力?基本全都迁移来北平,若非常、蓝两?家?女眷和?孩子的目标太?大,难以成行,也?不?至于拖延至今。

    如?今京师虽有蓝玉和?常升在,但万一到时候,怕是难以兼顾。

    当初蓝玉升任梁国公和?中军都督,本打算调常茂回?去,但北平守卫实在重?要,最终还是调了常升回?去。

    常升做事比之常茂,更为妥帖细致,更适合回?京师照应舅舅和?家?里。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蓝玉在朱元璋恨不?得带了放大镜的眼皮子,整整两?年,愣是没?被挑出一点问题。

    常乐翘了翘嘴角,暗自为弟弟骄傲。

    朱标看着妻子难得的笑颜,“那岳母大人得尽快启程,免得河水结冰。”

    按照计划,如?果自个能平平安安的,当然最好。

    倘若老天弃他,生了意?外,他会同爹请求,把他的陵墓建在新都。

    这样,他无需拖着病体返回?京师,常乐自然也?无需跟着回?去。

    那爹和?娘,他们应该会因?担心?自己而赶来北平。

    到时候,他会以重?病之身请求,请求爹允许常乐活着,代替自己看顾孩子长大。

    爹能同意?自然最好,如?果,如?果他非要坚持搞什么?殉葬,恐怕他们父子真得反目。

    父子反目,血亲相残,谁能想到,他可能也?会有那么?一天。

    朱标低垂着眸光,讽刺地勾了勾唇。

    常乐张了张嘴,想要安慰他几?句,但似乎没?有任何合适的言语。

    而且,她还有一个担心?,万一朱元璋不?来北平。

    按照常理,按照朱家?父子之情,他收到朱标病重?的消息,一定会赶来北平。

    但帝王之心?难测,朱元璋的疑心?病甚重?,万一他怀疑北平有变,那他肯定会要求朱标返回?京师。

    倘若返回?京师,那么?这四?年来的一切努力?,将?全部化为泡沫。

    如?果抗旨,那肯定,那必须得抗旨,相比性命,抗旨算什么?东西?

    常乐略略皱起眉头,只是,该以什么?名义抗旨?

    朱标病重?,难以挪动?

    也?只有这个理由,但无论如?何,无论多么?光明正大的理由,违抗圣旨,到底落了下风。

    且抗得了一时,难抗一世。

    只要朱标一死,朱元璋要求雄英返回?京师,没?有任何可以拒绝的理由。

    雄英回?去,她肯定也?得回?去,除非他们反抗到底,但那是以雄英的名声为代价。

    原本他是名正言顺,没?有争议的继承人,如?果违逆他皇祖父的圣旨,或许将?落个谋逆之名。

    作为母亲,她并不?愿意?拖累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