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240-260(第3/30页)
,天工坊出品是独一份没错,但人家也没说东西卖出去,不能卖同类型的啊,像自家买的风扇,也是在最初的如意扇卖出后许久买到的同类货物。
“是襄王啊。”杜小郎心气缓和许多,继续看了下去。
整条商街关门闭户的商铺随着锣鼓声次第开门,各家掌柜从中走出,四处道喜,宣传着自家铺子开业后的优惠和在商街上的统一活动,热闹非凡。
最热闹的要数靠近山脚的街头,锣鼓声意味着商街正式开业,薛瑜在锣鼓声中为东荆的丰登钟楼揭幕,同时也是为东荆藏书阁剪彩。
襄王难得出来做什么活动,商街里又有各家士族的铺子,在藏书阁外,吉祥话流水一般说出来,开业后的各家掌柜,也纷纷往街头走去,来在好日子里讨个彩头。
薛瑜被过于捧场的各家家主弄得哭笑不得,放下讲究仪式感用的彩带,刚刚入职藏书阁的部分员工出面,维持着逐渐变得拥挤的街头秩序。
薛瑜已经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了,虽然对士族们的过分热情有些无语,但该说的场面话还是要继续说完:“……阁中藏书,要感谢秘书省印刷监、齐国苏氏禾远、黎国崔氏齐光,三方提供书籍支持。日后也将广收藏书,愿天下想读书之人,皆有书读。惟愿此阁能为天下读书人,尽绵薄之力,”
京中运来补充东荆城书肆的后两批书籍里,有着薛瑜点名要的几本数理和律法材料,也有经过国子监大辩论重新修改后的一部分典籍新编,除了填充这间藏书阁书架外,也是库房里将要出售的部分。
薛瑜站在藏书阁台阶上,看着神色各异的众人,并不打算明说,此“天下”,可不只是齐国天下。东荆这么好的地理优势,藏书阁就是各国入齐后被大口塞安利的第一个阵地。
在热闹的环境里,薛瑜的发言很短暂,周围人闻言,不免多想了三分。
秘书省印刷监的事,众人皆知,虽然对具体如何印刷不甚了了,但在国都印刷完毕的书籍,填满了各郡县书肆,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被砸到小富之家也能买得起的书籍价格,更是如今齐国国子监吸引外来学子的利器。
这样一来,专程感谢秘书省,可以理解。但后面的两个人,一个苏氏,一个崔氏,听上去八竿子也打不着,能与藏书阁有什么关系?
商街开业当日赶来,想在襄王面前刷存在感的金家主心中有了估量,派人去打听,“苏崔两家,是不是捐了家中藏书?”
至于拉着襄王询问,他可没这个胆子。
薛瑜只负责了开业剪彩演说,后面的事交给了其他人。在众人都关注着她的行动时,与专程赶来的薛猛一起,认认真真逛起了整条商街。
背后,不敢阻拦襄王的士族们,对新开的藏书阁兴趣浓郁。各家都有藏书,但齐国能正儿八经设立藏书阁的,以前的钟家简家算两个,另一个就是皇室的秘书省藏书了,其他人家倒是也想以藏书炫耀一下家族底蕴,怎奈,实在底子薄弱。
被安排来藏书阁服务的仆役,训练有素地引导着整个围观人群,金家主率先踏入藏书阁范围,听着轻声细语介绍:
“藏书阁中书籍皆在二层,原则上是只能在阁内阅览,一层有专门的读书和抄写之处,买书、办理读书卡或是想要纪念品的客人,有需要的请跟我来……”
“想要借阅书籍的话,可以办理读书卡,支付十两银寄存就能拥有一人一卡,每次可以借阅一本。您放心,退卡时若没有损坏书籍的记录,十两银能全部退还。不过,东荆郡内在任官员以及殿下亲口允许的特殊贡献者,可以不受此限制,借阅书籍登记一下就好……”
蹭了第一个站出来的人的解说,排队进入藏书阁的队伍中,属于在任官员,今天来为顶头上司产业捧场的官员们不自觉挺胸。
襄王殿下给在任官员的福利,当真是无处不在。
越是意识到做官能享受这样的特殊优待,就越觉得年末的考试得好好考才行了。
暗地里下定决心的人不在少数,倒不是为了借书能不出十两银子,而是这样的与众不同,就是身份的象征。
243. 有心向学(二更) 借书卡、纪念品与戏……
被简单提醒过不能带明火、利器、食物等不利于藏书的事物进入阁中后, 金家主被引进楼内。
楼内明明没有点灯,却十分明亮,外界的阳光从小楼二层的玻璃窗洒下, 窗明几净, 还带着淡淡的墨香。
不像他以为的那样昏暗,更不像曾有幸去过钟家祖地藏书阁的东荆钟氏子弟夸耀的那样“具有厚重而特殊的书籍底蕴味道”。说得文绉绉, 其实不过是书籍储存所在昏暗又容易受潮,灰尘积攒下来, 形成的怪味罢了。
进入一楼,顺着引路的仆役指引,金家主第一眼就看到了立在正中的木板,不需要派出去的小厮回禀,他已然明白了感谢缘由。
张贴在木板上的榜单, 写着“自藏书阁建立至今,收《齐九章律》、《史记》……藏书来自……”
在来自的部分, 排在最前面的就是襄王重点提及的三方。
木牌下方用和商街街头石碑上一样的方式, 画着藏书阁一层、二层的指引。
从木牌向右, 金家主看到了占据了整整半面墙的抄写处,长条凳配合高脚桌,雪白的齐纸一号贴在上方,写着具体的抄写要求,“免费供应笔墨砚台, 纸张可自带也可在阁中购买, 书法优秀者,可用誊抄换取等量纸张”。
金家主自己在族中就选了几个佃户家的孩子来做孩子的伴读,自然清楚这样的条件对普通人家来说,是多大的吸引力。笔墨纸砚都昂贵, 而这里竟给出了如此优渥的条件,让人瞬间生出想要伏案奋笔疾书的冲动。
对着抄写处的是一排高柜,在商街里也定下了一间铺子的金家主认出来,这是商街管理大厅推荐的卖货家具之一。
柜上摆着“借还书处”的牌子,走近了就能看到,原本的高柜最上方的木板换成了玻璃。
透明的玻璃下展示着几种小木牌,有刻着水车的,有刻着东荆城墙的,还有刻着藏书阁顶层大钟的,每一个图案旁边都写着“借阅牌”。纹路里用明亮的色彩勾勒,光看手艺,起码也得值一二两银子。
金家主手有些痒痒,看哪个都好看,看到刻着钟的木牌时,不由得仰头望去。却发觉在藏书阁内,完全看不到外面那座钟的内里模样,好像整座小楼只有两层似的。
若金家主去过京城清颜阁,就会发现,木柜后方如今只放了一个东西的架子,和清颜阁内的博古架一模一样。
他一一看过借阅牌,才将注意力转到木架上。
那竟是一个木头做的藏书阁,连藏书阁顶部的大钟指针,都被刻了出来。金家主大为纳罕,想起之前听到的“纪念品”,试探着询问,“这座小藏书阁,是纪念品对吗?”
一直跟随着他的藏书阁员工笑了,“正是。不过纪念品藏书阁模型,需要您完成阁中挑战,才能领取,您若不想费时间挑战,可以选择我们的藏书阁拼图……”
金家主看到他从柜子中拿出两个木盒,上面画的都是藏书阁,只是标注的字不同。拆开后,两盒都是木片,只是一个上面有颜色一个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