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12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120-140(第8/36页)

路回填的比较少,个个都在等着排队到了自己继续干活,基本上是除了从京城城门到皇城城门的朱雀大街安然无恙外,其他的路一走一个坑,别说坐马车了,连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看准了再踩。

    看起来是出行不便了,拦住的却是大部分自恃身份的士族,不在意这些的被主家调来京城等着干活的佃户们四处转转,看着街道上不知何时流传起来的踢球运动,和西城接收孩童开蒙且来者不拒的群贤书社,不禁发自内心地感叹一声:

    京城真好。

    他们原本以为在庄子里什么都有,什么都比外面好,可来到外面后,却觉得庄子里的生活十分无趣了。年年月月做的事情不过都是干活干活,他们的子孙也都会继承这一切,不像京城中的小孩,还有球玩、有歌谣唱、有书读。

    由于调来京城的各家佃户带来了消费,京城内的低端消费铺子闷声发起了大财,纷纷喜笑颜开觉得三皇子搞出来的修路,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

    自鸣水传唱开来的“勤洗手”童谣和另一首有些怪异却节奏感十足的“一二三四”歌声在风中流传,孩子们带着皮球踩过化雪后的泥坑,相互追逐着嬉笑打闹,不小心撞上一个跟着父母出来做工的佃户少年。少年人扶住差点扑到地上的小孩,别扭了许久才问道,“你们玩的是什么?”

    小孩抱着皮球警惕地看着他,“公主球。一个做了好久的,不能给你。”

    小孩们跑远了,佃户少年跟着父母离开,因着自家主家筹建的道路还没有排上号,只能被遣回庄园继续待着。在京城的几天像是一场光怪陆离的梦,梦很快就醒了,直到回到庄子上的早晨,他们突然被叫了起来,接受管事们带领着比划起怪模怪样的姿势。

    “一二三四”的歌声再次响在耳边。

    少年人跟着哼了起来,他不知道这是被偷看后学走的变形版广播体操,也不知道一二三四到底代表了什么,但他总是想起在京城看到的一切,他忍不住去想,如果他能住在京城,那该多好啊。

    正在感受着好不容易养好伤就一个劲往泥水坑里踩的照夜白的热情撒欢,薛瑜尚不知晓众筹修路项目带给了庄园佃户的下一代什么样的梦想印记,她头疼地拍了拍照夜白的脖子,“再折腾下去,我就换一匹马出门。你看看你,满身都是泥点,你是白马还是斑点马?”

    本来想着照夜白终于能出门,发泄一下热情也正常,没想到它撒欢起来没完没了了。

    照夜白对换马威胁充耳不闻,对颜值打击只回应了一个响鼻,仿佛在说:斑点马里我也是最好看的那匹!

    薛瑜眼看它又往下一个泥坑跑了过去,拉住缰绳,使出了杀手锏,“奶疙瘩再也不给你吃了。”

    “唏律律——”照夜白原地人立而起转了个弧度,绕开了马上要踩进去的泥坑,双蹄落地,溅起路面上的稀泥。它回头无辜地望了望差点被稀泥糊到腿上的薛瑜,假装无事发生地往前走去。

    125.  鸣水综合中学(二更)   今天你以鸣水为……

    除了刚出门时遭遇了照夜白快乐散步这个小插曲, 赶去鸣水工坊的路上倒是十分平静。

    夜色渐深,鸣水工坊的工人们白天都要做工,只有到了傍晚下工后才会有短暂的闲暇时间。统一的食舍里袅袅炊烟升起, 延绵不绝, 排着队领了吃食的人有人夹着碗,顺便帮自家亲人一起领了。

    早早领了工作来到食舍的识字的部分工人一边吃着自己的饭, 一边在石头垒出的平板上为新来领饭的人名字后画圈。只有同一家的人可以互相帮忙领饭,若有误领或是骗领, 连带着记录的人都要一起被罚,因此每一个领到这份工作的工人都十分谨慎,反复核对后才敢点头发放。

    虽然知道能提前来拿到一份吃食,若是关系好一点还能被打满满一碗饭,但要记下所有不是独自一人的家庭的关系, 在已经两百多人的工坊里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随着工坊里的人数越来越多,敢来领这份工作的人也逐渐减少。

    星星点点的灯火照亮夜色, 橙红的火焰将鸣水工坊外的麦地映出一片微光, 远远看去, 工坊竟有几分像不夜之城。鸣水的宵禁时间和京城保持了一致,但也没那么严格,晚上睡不着出来转转碰上巡查的队伍,大抵只是被呵斥两句送回住处。

    今夜的工坊与往日有些微不同,往常各司其职忙碌的几个负责人齐聚一堂, 颜色鲜艳的红绸花被打结绑在了工坊正门之上, 显出几分喜庆的气息。望见薛瑜一行骑马赶到,以江乐山和吴威两人为首,候在门前的几人纷纷施礼,“恭迎殿下。”

    作为今天学堂讲课主角的姜匠十分不讲道理地从后面挤了出来, 一张脸笑成了花,讨好地上前为薛瑜牵马,“殿下请,这学堂的名字还不曾起,就等着吉时到了请殿下赐名呢。”

    有时候说他们不信鬼神,对吉凶的迷信却无处不在。薛瑜挥手示意众人免礼,步入了工坊。此时已经下工,路途上排成两列迎接她的人不少,但仔细一看就能发现,每到有灯柱的位置,人数就更多一些,就算黑烟浓烈也并不退却。

    随着鸣水工坊内竹棚的彻底更新换代和布局定形,道路位置也被确定下来。绑着火把的灯柱照亮道路,许多人都是在下工之后拿了自己家里要做的针线活计,跑到路灯下去借着光亮进行进一步的缝纫。也有人是三三两两凑在一处,互相温习着工坊中教导认的字,借着木棍在地上画来画去,试图早些记住。

    人人都知道如今工坊中任务最赚钱的一个是重体力活,一个是认字的人才能领的去四处做登记或是给各个负责人做帮手。除了这两种人外,紧跟其后的则是原本就有些技术底子,能够快速上手做工的人。当然,像辛林那样肯干能干的人,虽然到底是少数,但看着他每天拼命做工学习,每一个看到他的人都不由自主受到了感染,对学习后赚钱的渴望通过劳动价值的不同设定,深刻刻在了工坊所有人心中。

    而已经被选中进入分支工坊做工的人来说,他们的优势却是能够在上工后接受管理者们的教导和进一步学习。

    看着筛选要求越来越严格,连需要人数最多的水泥工坊都开始经过考核才能进入工坊,早一些来的人心中升起了淡淡的危机感,一边庆幸于自己早早进入了工坊,一边又操心起工坊内部考核筛选,生怕哪一天自己就被筛了出去用新人补上。

    不过,这会更多的人已经去到了后门的空地上。空地上的水泥板们又往外挪了一些,在腾开的位置上,一座新的水泥板房被搭建起来,板房门口立着一块空白的挂着红绸的木板。

    姜匠引着薛瑜站到前面,江乐山笑着向薛瑜施礼,“还请殿下赐名。”

    旁边等待学堂开课的众人好奇又敬畏地望着这间房子,尚不知道听说了的消息是否真实,教的究竟是只是匠人手艺,还是认字等等什么都学。

    薛瑜沉吟片刻,“就叫……”

    她提笔落字,写下了“鸣水综合中学”六个大字。

    练字练了许久,虽然还没有什么自成一派的风骨,但也足够工整漂亮,算是拿得出手了。刨光后的浅木色木板吸收了多余的墨汁,略微洇开,让字形有些偏圆,没有了隶书的严肃,平添了一点讨喜的古拙可爱。

    江乐山在旁边看着她的字迹,“小学为字学,大学为高深教化传道,鸣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