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君之罪: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欺君之罪》 90-100(第13/16页)

史……”

    许活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而许婉然受惊,也有许活的责任,她又写了一封信,即刻送回京,请府里送几个人过来,贴身保护、伺候方静宁和许婉然。

    各项事务皆有料理,许活方回到后宅。她不打算询问姐姐许婉然和陈少将军的事,她完全以姐姐的意愿为主。

    方静宁和许婉然没没察觉到她的体贴,全副心神都在小凌云身上。

    三人用完膳,已经接近就寝的时间,许活好几日未见到方静宁,宽袖下捏着她的手指摩挲,想与她亲近,“静娘,我们回房吧。”

    方静宁撒开她的手,兴冲冲地走向孩子,“我与阿姐说好了,今日我们和凌云一起睡。”

    许活不死心,“我一个人岂不孤枕难眠?”

    方静宁轻轻捏着小凌云的手,亲亲,敷衍道:“明日,明日我便回房。”

    许活:“……”

    第98章

    叶夫人在仁县住了两晚,许活第二日去拜见过一次,叶夫人临走前她亲自送行又见了一次,只这匆匆两面。

    年末县衙事务繁多,许活每日早出晚归。

    各村完成秋收,便要上交各种税,同时还要扣掉年初从县衙借走的粮种,并且预留出明年的粮种。

    在各村平均亩产不足一石的情况下,百姓的口粮几乎未有剩余,且县衙今年一直在要求各村加大屯垦,明年的粮种必须要留出更多,是以许活下令延迟了百姓归还粮种的期限,以保证各村百姓今年冬有粮吃,饿不死。

    而今年县衙没有任何贪墨,但许活不能为了政绩好看便克扣百姓,商税又不甚突出,是以仁县上交的税收依然只是平平。

    许活和县衙众人完全不焦躁。

    仁县的百姓仍然无法饱腹,却都怀抱着希望,他们会越来越好。

    入冬后,仁县百姓进入农闲,各村村民除了结伴打猎,每日练武,便是应县衙的招做些有偿或是无偿的劳役。

    有偿是普通村民,无偿是那些身上有罪责需要赎罪的。

    许活替方静宁和许婉然上报学政申办女学,得了允许,方静宁和许婉然便开始筹备女学。

    她们上一次出门贺喜,跟云州不少官眷都初步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进入筹建阶段,两个人在许活的建议下,没有选择全包揽,而是以为云州诸人考虑,在通信之中对诸人表示——女学属于云州,并非属于她们二人,应该由整个云州协力建办,待到建成后,再以石刻书写诸位的善举,留待日后学生们敬仰。

    方静宁和许婉然收到回信,不少人都乐得留名,欣然表示愿意出钱出力。

    建女学不算是县衙的劳役,乃是有偿招工,而这期间,有敏锐的商人在仁县建起一座客栈,一座酒楼,同样面对仁县百姓招工,仁县许多百姓得以做工赚些银钱。

    算是皆大欢喜。

    未雨绸缪,腊月下旬,县衙发布告示,上元节后,将面向全县招选衙役二十人,武试为主,文试为辅,公平竞争,不限男女,年龄在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

    长坪村,村长家——

    阿蓝蹲在院子里闷闷不乐。

    屋内,老村长和阿蓝兄嫂担忧地望向屋外。

    海珠叹道:“县衙的衙役人数有限,这一次招二十人,等阿蓝年纪够了,不一定会不会再招,她惦记那么久,恐怕当不了衙役。”

    兄长道:“那有啥办法,都是命。”

    “命啥命,咱们遇着大人,够好命了。”老村长不爱听丧气的话,“村里能报名的,都去报,甭管闺女小子,万一选上,就是吃县衙饭的,光宗耀祖呢。”

    县城——

    武阳激动地跑到乔四娘跟前,“先生!县衙要招衙役了!”

    乔四娘递给她一方帕子,笑着鼓励:“我们都听说了,先生们都希望你能考上。”

    女先生们在京城里,没见过女衙役,如今县令大人给了机会,让女子和男子同场竞争,她们都希望武阳,还有其他的女子能够凭着实力选上。

    武阳捏着先生的帕子,发誓:“我一定尽全力!”

    相似的场景,发生在仁县的各个地方。

    新来的县令大人一视同仁,几乎家家都有符合要求的,如若选上,于平民百姓来说,便是跨越阶级,那是阖村的荣耀,不论男女,谁都想试一试,搏一搏。

    许活为教百姓们能够充分地准备,又向全县公布了大致的考核内容:初考耐力,择限时内完成者;复考护卫所教授之内容,以及文试,择优四十;终考比武,定二十人。

    一时间,全县皆操练,更有勤奋者,昼夜不休。

    但有宵小行径可疑,狗狗祟祟,露头便被逮到,逮到便再无逃脱的可能,全成了仁县的苦役,干最多的活,赎莫须有的罪。

    而一到秋冬便十分猖獗的突厥探子,听说仁县有粮,一潜进来,便发现整个仁县十分森严,左躲右藏,慌不择路,没探到粮食,反倒看到了仁县全县皆兵、训练有序的场景,瞠目结舌,心生忌惮。

    以至于今年的冬天,仁县和定襄县都少了许多杀人越货之事,也算是计划之内的惊喜。

    百姓过了个安稳的年,没想那么多,便是宗祠庙里祭拜,也都为县令大人一家供上长明灯,感激县令大人,求神佛保佑县令大人。

    大张旗鼓地招新衙役,算是仁县的一件盛事,正好作女学用的宅子也建成,只是内里还未充实,方静宁和许婉然一商量,便借着这个机会,邀请全云州有意送女入学的人家前来仁县,观看招选衙役,顺便参观一下女学。

    两人陆续收到回信,便开始着手准备接待四方来客。

    仁县有一座旧客栈,一座新建的客栈,另外还有驿馆,两人仔细安排,尽量顾全到每一个愿意前来的客人。

    方静宁和许婉然还邀请了叶秋和石夫人,费刺史是许活上官,她们不喜费家,费家应该也恨极她们,但不能越过去,否则留人话柄。

    她们便也给费夫人送了一封请帖。

    费夫人始终没有回帖告知是否前来,方静宁和许婉然丝毫不在意,乐得她不来,还免去他们与费家人虚与委蛇。

    衙役选拔前两日,仁县变得热闹起来,每一个许久未见过仁县县城的宾客都刷新了对它的印象。

    县城整体还是那么狭小拥挤陈旧,它被打扫得格外干净整洁,县城内行走的百姓亦是如此,虽然衣着陈旧廉价带着补丁,但并不脏污。

    更为的奇特的是,宾客们发现,仁县的平民百姓似乎也变得有礼规矩了。

    很难想象,这是一座边陲小县,民风彪悍的百姓竟然会沾上“礼”!

    方静宁亲自接待宾客们,发现了他们的震惊,便不无骄傲地笑道:“这是教化之功,百姓只是认得几个字,便知理更胜从前了。”

    有宾客意有所指道:“本就不好管束,岂不更易祸乱?”

    方静宁闻言,正色道:“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愚其心智,蒙其眼目,百姓何以辨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