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 240-2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 240-250(第5/14页)

理,这钱估计是皇上的私房。

    不管是谁的,这五万两银票可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有了这笔钱,他就可以大展拳脚了。首先

    他让师爷替衙门跑一趟,先还了欠富户的五千两银子。

    即便是前任闯下的祸,借来的钱款作为私用花出去了,但是他是以县衙的名义借的款,如果不填上,搭上的就是朝廷的信誉。无论何时,朝廷的信誉都无比珍贵。一旦信誉崩塌,以后推行任何政令只会事倍功半。

    接着他就立刻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为什么这么急迫,一来如今山洼县人口外流严重,空置的土地太多。二来如今正是晚稻播种的时候,错过了这一季只能等来年三月了。百姓本就因滇兵连年骚扰,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只有田地有了收成,才能衣食无忧。

    至于政策上,因为上一任县令已经提前征收了今年的赋税,作为新任县令他提出免除农人明后两年种田的赋税,知道这一政策百姓都高兴不已。

    可是新县令倡导种植水稻这不是难为人吗?山洼县为什么叫山洼县,还不是本县境内多山岭,少平地。

    因为山地贫瘠,以往他们只能在山上种些果木,板栗,去山上挖药材,若是有那稍微平整的土地,在这上面种点小麦,水稻,勉强够温饱。

    在山上种植水稻真是闻所未闻,山上坑洼不平,水土流失,怎么种植水稻,这县令莫不是读书读傻了?

    正当百姓心里腹诽这位县令的时候,县里就开始大量召集农工,包两餐,一日还能得五十文钱。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差事。于是纷纷踊跃报名干这个活计。

    原还以为招他们无非是跟前任县令一样干些修园子的活儿,等把大家召集起来,听着官差的讲解,大家才知道他们要做的就是将山地改造成梯田再分给农人种植。全县境内那么多山地,这个工程量就大了。

    不过这还没完,修好梯田还要兴修水利工程。因为山地水源不足,容易漏水,这就需要兴修水渠方便灌溉。

    甭管县令要干什么,只要让他们吃饱饭,给他们足够多的工钱就行。于是众人在吏员的安排下开始动工了。

    待到正午太阳高照的时候,就有人推着饭食上山给他们送饭了,以为还是按着以前上工的惯例一人两个又黑又硬的窝窝头呢,结果等大家排队打饭的时候,发现竟是掺着玉米面的馍馍。金黄的馍馍飘着粮食的清香,这县令人还不赖,竟舍得给他们吃这样好的粮食。没等他们感慨完,只见旁边一个锅被掀开了,一股霸道的香味扑面而来。这味道~多少日子没闻过了,竟是肉香!这味道直勾的人哈喇子直流。

    最后众人分到手的是一人两个大馍馍,一碗肉汤。下晌为了防止大家中暑还有免费的绿豆汤喝。晚上跟中午一样,也是一人两个馍馍,肉汤虽然换成了蛋花菜汤,不过不限量。这待遇就是不给五十文钱也干的。这县令看着是个好官哟~就凭着这份仁义,他们也得卖力干活,不然可对不起县令一日里的两顿上好招待。

    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大家干活更加卖力,进度比想象中的快了不少。

    颁布劝课农桑政令、改良土地的同时,岳展又让吏员在城门处张榜,要择优聘任优秀的人才,欢迎有识之士踊跃报名。如今县衙几个重要职位都有空缺。比如县丞、典史等职位都空置着。县衙要正常运行,各级官吏得各司其职,缺一不可。

    岳展更是新设了多位农官岗位,请专业的农官走进田间地头,免费为百姓讲解农业增产增收的知识,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

    本来在山地上种植庄稼遇到的问题就多,山地土壤贫瘠,养分不足,拿到土地先要改良土壤,合理施肥。刨去土壤改良,如何选择水稻作为良种,如何种植,如何灌溉。

    还有山地气候复杂,若是遇到极端天气比如干旱洪涝如何处理都是摆在农人面前的难题。这些都需要农官做指导。

    同时建立巡察机制,招募一批武艺高强的高手组建一支专门的队伍,在全县境内进行日常巡察,发现有烧杀抢掠者杀无赦。以此保证辖区百姓的安危。

    岳展坚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以这些人的俸禄都是顶格发放。本来也是要干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儿,于情于理也不能亏待。同时为了免去这些人的后顾之忧,提前约好,若是他们中有人因此丧命或者失去劳动能力,父母由朝廷赡养,孩子由朝廷供养到成人。这一项命令一颁布,诱惑力就太大了,让人将心放到肚子里,踏踏实实为衙门卖命。

    其实岳展颁布这一条政令也是为了让百姓安心种田。如今大魏兵强马壮,滇国也不想冒然发动战争,将自己陷入不幸的处境中去。他们只敢假借普通百姓的身份,进行烧杀抢掠。而这样的身份表象就注定了他们只能小股流窜作案。

    岳展治下开启巡察刚好可以完美的遏制滇军的不法行为。这也不是岳展的猜测,事实证明,随着巡察制的推行,本县境内百姓伤亡事件明显减少,此类事件也一直锐减。

    此外,修桥建路、扩大城区、鼓励商贸也是岳展推行的政策之一。

    这些政令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无一例外的,它们都提供了非常多就业机会,让百姓手里的银钱富余了。而手里宽裕了,自然百姓就舍得花钱了,通过刺激消费,带动整个山洼县的经济发展。

    虽然整治土地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是总有干完的一天。待这些人做完这些活计,又被派下了新的任务:筑就边境城墙。

    巡察制只能解决小股势力的涌入,但不能永绝后患。只有高筑城墙,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才能将滇军真正隔绝在外。这是他要筑城墙的最重要的原因。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岳展已经悄悄按着地图标记的地点,找到了那处金矿的所在。

    这处金矿所在的位置离着滇国极近。本身山洼县就与滇国接壤。这处金矿又靠近边境。若是不筑起城墙,滇军骑着战马只需一刻钟就能将那处踏平,所以修筑城墙势在必行!

    岳展鼓励发展商贸,作为夫人的陈江冉自然第一个支持夫君的决策,况且她也是个闲不住的,于是她又操起她的老本行,买下了一处离着县衙不远的二层小楼,想着装修一番,开个酒楼继续营生。

    这次可不光有好菜,更有美酒加持,生意估计想不火都难。翟霜作为翟家酿酒的第七代传人,有她加入,岂会少了美酒。

    本来酿酒只传男不传女。可翟家到翟霜这一代只有她这一个女娃娃,翟父为避免传承缺失早在她十二的时候就将自己的酿酒手艺悉数传授给了她。

    只见一双素手将浸泡好的高粱一点点装进木甑,然后添柴进行高温蒸煮。在这氤氲的热气中,翟霜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爹爹手把手教她酿酒的情景。她的眼泪瞬间又来了。

    虽然后来知道了当初对方是有目的的蓄意接近,她是中了对方的圈套。但是她就是不能说通自己减少对父母离世的愧疚。余生她就是为两件事而活,一是为父母报仇,将罪魁祸首绳之以法。二是不仅不能让翟家酒在自己手里断了,更要发扬光大。

    她擦了擦眼泪,填完柴将案板上的大曲块放入石臼中,低头捣起来。她捣的很认真,每一下都透着坚定,似是下了某种决心。

    这边岳展的一番动作,短时间内见效显著,自然吸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