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咸鱼: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在年代文中咸鱼》 100-110(第8/10页)

 可能是这一届考试相对简单,亦或者她活这么多年,受过后世知识影响,拿到试卷发现题大部分不难。

    徐飞同样越考越自信, 他大笑着说:“那祝我们通通考上大学。”

    还有一门英语。

    只是现在学英语的人少,大多数人还是学的俄语,报考英语属于一些比较特殊的个别专业。

    叶榆目标明确,即便她会点英语,但也没报。

    接下来便是填志愿。

    叶榆填的全是燕京学校,第一个便是燕大,再然后,医科大学、农业大学等,有生物专业的都行。

    各省状元的考试成绩很快出来了,徐飞成了他们市也是燕京的状元。

    这并不出意外。

    从下乡那一年,徐飞从未间断过学习,后来还担任希望小学的老师。

    虽然是小学,有段时间城里特别乱,中学甚至高中的课程,他也有教。

    再加上从未间断过的写作,拿到状元理所应当。

    徐飞既高兴又激动,他考上大学已是铁板钉钉的事,王家沟的人比他还高兴激动,就差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王家沟不知出了个大学生,还是状元!

    什么?

    不是王家沟的人?

    那又如何?

    徐飞在王家沟待了十年,和乡亲们相处融洽,好多小孩都叫他老师,就是半个王家沟的人。

    燕京的通知书也送的飞快,除了徐飞,还有两人考上,叶榆是其中之一。

    包括他们三人在内,王家沟一共有八人考上大学。

    其中,有两名是本地村民,这和希望小学的学风影响脱不开关系。

    公社都为他们开了表彰大会,生产队更是举办宴会,花菲菲留下的文艺团可不止能歌善舞,因有电视,小品相声他们都能说一段。

    可热闹了。

    有人欢喜,有人忧,考不上的人占大半,王大妞今年就没有考上。

    其实大妞假如调剂一个专科学院,也不是不能上。

    可专科学院太远,在南边儿,她报的时候,只想跟着师父一起去燕京。

    王大妞很沮丧。

    叶榆拍了拍她的头:“又不是只有一次机会,今年不行还有明年。”

    不对,今年都快结束了,只需要再等半年。

    “后年,后年,后年和我一起考。”王二猫举手。

    王大妞:“……”她才不要和师妹一起上大学。

    白蓉蓉面无表情地狱笑话:“……”爸妈地主成份。我即便考上也读不了。

    “……”静默。

    王大妞的沮丧一下子没了,忙着安慰和她年龄差不多的小师妹。

    又过两天,有记者来王家沟访问。

    一是拜访状元,状元几乎是他们报纸的常驻作家,但见面还是第一次,二因王家沟的大学生数量堪称榜样。

    两名京报记者到时,知青们正在地里干活。

    其实冬天农活没那么多,但徐飞他们即将离开王家沟,在确认离开那一会儿,内心倒是生出不舍与挂念,便把这些情绪投入劳动中。

    记者们想象中的状元是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文青,第一见面却看见他一个人单手轻轻松松抬石磨。???

    徐飞的近视已经习武渐渐好转,人长得还是文青,只不过力气大了些,穿着一身干活蓝衣的他笑容质朴,“坐坐坐,喝水。”

    “谢谢徐同志。”有位记者也好奇这石磨莫非是海绵做的,尝试了一下,告辞!

    “徐同志文武双全。”另一位记者记得,“徐同志你这一身本领好像是和另一位知青同志学的?”

    这个,徐飞、花菲菲乃至韩景都有写,只是当时不能写武术,只能说锻炼。

    徐飞:“是的,她是我们的老师。”

    “那位叶同志呢?”

    徐飞严重怀疑,叶榆是听到生人入村后才跑的:“额,她可能在南山,陪着护林员王老爷子。”

    虽然记者们的主要拜访人是徐飞,但对于叶榆也很好奇,尤其是发现叶榆在村民们心中威望很高。

    “砖厂是叶榆同志建的,出的技术,她还是我们前厂长呢!”

    “小学也是叶同志花同志韩同志徐同志他们修建的,有他们,我们村里才能出这么多大学生。”

    “还有这拖拉机,叶榆韩景最先会开,再教给其他人,这电视机,这什么电机,录音机……都是叶榆他们组装的。”

    不要小瞧记者肩上的责任,他们打算南山。

    知青们不管考没考上,很多人也跟着爬。

    还有部分村民。

    很多人已经许久不爬南山,还有人从未爬过南山,发现南山是真难爬。

    “这路都没了吧?”

    什么怀疑叶榆他们爬山都是飞的吗?有人把疑问目光投向徐飞。

    徐飞:“……有路的,只是走的人少。”

    自韩景和花菲菲前后脚离开王家沟后,他就比较少来,春夏草木,冬天青苔雪滑,人很难站住脚,真的是字面上往上“爬”。

    两名记者苦中作乐地说:“这也是一篇文章。”这王家沟可有太多可写的了。

    这时,两声汪汪叫,草丛里窜出来几只猎犬。

    第109章 揭露

    有人吓的短促急呼, 有人吓的不断后退。

    徐飞解释:“不用怕,是白老爷子养的猎犬,他们不会咬人的。”

    稍微能放心些。

    然后, 记者们发现这些狗真的很有灵性。

    尤其是领头那一只, 似乎知道他们害怕, 不靠近,还会阻止其他狗靠近, 跟在他们屁股后面似乎在护航, 有人掉队还会汪叫提醒。

    有知青嘀咕:“这狗怕是成精了吧?”

    被同伴拍了一巴掌,不准搞封建迷信。

    何止狗, 后面来围观热闹的松鼠、麻雀也一样, 这麻雀知青们认识,叶榆养的,或者说,跟着叶榆的。

    老实说,若非不能搞封建迷信,他们认为跟着叶榆的动物都不太正常。

    松鼠麻雀也罢, 这蟒蛇、熊瞎子会不会太过分?

    徐飞:“……”我也不造啊!

    他还是根据这些动物和狗狗、麻雀间的亲和来判断的, 麻雀都敢落在黑熊的肩膀上,叽叽喳喳指挥它!

    天啊, 阿榆究竟在山里养了什么“小动物”。

    这些熊啊莽啊之类,韩景他知道吗?

    韩景:……欸嘿,这个还真知道,菲菲和大妞都知道,就你没遇见过。

    什么都不知的徐飞只能镇定地解释:“叶榆养殖很有一套的,她养的鸡下了十年的蛋还在下,最多的时候一天下四个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