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咸鱼: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在年代文中咸鱼》 40-50(第13/14页)

是最小有名气的知青团之一,与当地人相处的最和谐,脸色好看两分。

    顿了顿,又更难看了。

    他们可是公社内部会议上经常被拿出来举模范例的,不会是出了什么问题,和当地村民也斗起来吧?

    委婉一问:“你们是在王家沟生产队遇上什么事了吗?”

    “什么事?”

    “没事啊!”

    韩景、徐飞、花菲菲回的心虚,他们以为干事在说分食野猪的事儿。

    双方对话牛头不对马嘴。

    最后还是叶榆看不下去,或者说热闹围观够了,也怕韩景几个年轻没经验自投罗网,直接把报纸递给两个干事。

    “不是和生产队的事啊?”两名干事都松了一口气。

    等等——

    “报纸?”

    什么报纸来着?

    “上报纸?”

    “对啊对啊,”花菲菲自己的文看不见,但拿着徐飞登上的那份燕京日报也很开心,“看看看这里,有好大一个板块呢,上面平泉公社王家沟生产队徐飞这个几个字还加粗变黑,快看快看!”

    两名干事这才确认自己没听错,赶紧也扯着脖子望去。

    哟,还真是。

    “平泉公社王家沟生产队徐飞同志,”干事一个字一个字把落款读出声来,“好哇好哇,咱们公社上报纸来呢!”

    “哈哈哈哈,好呀!”

    “不愧是模范知青!”

    被点了好几次名,又被夸了又夸的徐飞脸熟得跟一个大苹果一样,有被夸赞的开心和骄傲,也有被不断点名的羞涩与窘迫。

    一名干事把这篇文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还把落款又多读了好几遍,着重点在平泉公社和徐飞几个字。

    另一名干事像屁股后面被火点燃的火箭一样,迫不及待冲进公社。

    他个子不高,一双腿却迈的飞快,一边跑,一边夸张地举起另一份报纸,大声且激情地呐喊:“社长,副社长,李主任,你们快出来啊,你们快出来瞧啊,咱公社出事了,出大事了!”

    叶榆:“……”

    这样抓重点和叙事表达的能力至今为止还没被开除合理吗?

    什么?

    这职业是带编铁饭碗啊!

    那没事了。

    第50章 喜大普奔

    现在正是午休时间, 公社领导和干事们有的在办公室休息,有的回家但也只是在附近镇上,还有的端着饭盒正在吃饭。

    一听见出了大事, 有打盹的从椅子上摔了下去, 有吃饭的把饭盒一扔往外跑, 还有在家里听到从家里冲出来。

    那位“呐喊”的干事实在是中气十足,那声音大的, 不说公社, 连公社的左邻右舍都听得清清楚楚。

    而围观热闹大概是烨国人的天性,这不, 有好几人伸出头来, 往公社里面瞧,一瞅见知青,他们反射性想的是这些知青是不是又搞出什么幺蛾子了?

    不知不觉中,公社围了一堆人。

    徐飞不知道后世有个词可以形容他现在的情况——社死。

    好想找个地缝钻下去啊啊啊!

    但不能。

    刚下乡的时候是副社长接待的知青,他记性不错,一眼认出叶榆几个来自王家沟, 也就是他们准备对外宣传的模范知青, 莫不是这些模范知青犯下什么大错?

    副社长忙问。

    “错?谁犯错了?”嗓门大的干事反而一脸茫然,他反应了好一会儿才解释, “不是错,是天大的好事。”

    好事?

    是好事你怎么嚎成那个鬼样子?他还以为有知青杀人放火了呢!

    副社长一看是干事小贺,立马明白怎么回事,这小贺干事热情也很仔细,但就是长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奇葩脑子,时常闹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来。

    想必现在也如此。

    他把目光看向另一位干事,另一位干事尴尬笑了笑, 她这不因太过震惊,忘记小贺一激动就容易出漏子的事吗?

    “小贺说的没错,的确是件大事,”一口气不断地继续又补充,“今年下到咱们公社来的两位知青徐飞同志和花菲菲同志,他们写的文章上报了,社长,副社长,你们看这燕京报和人民报,这里和这里,都写着投稿人来自平泉公社王家沟生产队知青徐飞。”

    “真的?咱公社上报了?”

    “喜事啊!”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公社长、副社长、公社主任个个喜笑颜开,心情一下子顺畅起来,也不再计较小贺词不达意的事儿了。

    而围观的吃瓜群众也很吃惊,上报纸?全国多少公社啊,平泉公社竟然能上报纸?还有那王家沟,一直可是他们公社不咋样甚至排末端的生产队,完全比不上头几名的模范生产队,竟然也上了报纸?

    这都和知青有关。

    看来知青并不是有人嘴碎人口中说的一无是处,人家下地干活不行,但可以拿笔杆子写文章啊,人家可以把平泉社王家沟的生活情况写给大领导看,给全国人民看。

    更重要的是听说这文被登报非但不需要花钱,还能挣钱。

    围观的一位大婶家有亲戚在邮局,消息最灵通,她亲戚说亲自看见带眼镜那个知青从信封里取出钱,听说好几十(?)呢,快抵得上他们一年收入。

    也不知道其他队里的知青行不行,有人娘家也在乡下,也来了三、四个手不能提、脚走不动路的知青。

    这是根本没用对地啊!这王家沟的知青咋这么厉害呢!

    赵社长把报纸上的内容又大声朗读一遍。

    徐飞写的本来就激情昂扬,尤其是把当时韩景和花菲菲的“演讲”场景完全还原出来,末尾还有升华主题。

    当时,王家沟的人能听得热血沸腾,为知青们拍红了双手。

    如今也能。

    到后面,赵社长每念一段,都有人啪啪啪热烈鼓掌,吸引过来的吃瓜群众越来越多,掌声越来越响。

    甚至有人也开始偷偷上前两步,询问看上去最好说话的花菲菲和韩景,这标题里出现的“红梅赞歌”怎么唱,他俩也顺利把这首歌安利给了整个平泉公社。

    也因为这报纸上的内容,徐飞终于能平复心情,坦然接受自己的优秀。

    此外,虽然邮局没有知青报,但平泉公社社长那里有订购。

    花菲菲终于也亲眼目睹自己的文章,在报纸的正中下方,也算是黄金板块,还有以前她只听说过的名人写文夸奖他们王家沟的知青。

    她非常自豪,接过报纸,自个儿声行并茂地朗读。

    徐飞的文章可能还有围观群众听不太懂的地方,花菲菲写的他们都能听懂,下地喂猪,可不就是他们经历过得事儿吗?自然也更让人共情。

    情绪值低点的直接抹眼泪珠子,言:“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